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媒体纵览     
正看引擎美国可控核聚变实验取得里程碑意义的突破美国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lgnition Facility)利用192束高能激光聚焦到氢燃料球上,创造高温高压以点燃核聚变反应。据报道,在9月末进行的一次聚变实验中,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超过了氢燃料球吸收的能量——在全世界聚变装置中首次取得了里程碑突破。半个世纪以来,可控核聚变研究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最新的突破将能进一步推动聚变能量的研究。(来源:看引擎2013年10月8日)  相似文献   

2.
1991年11月13日,欧洲受控热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取得令世界科学界瞩目的重大进展,实现了能量约束时间2秒,反应持续1分钟的可控热核聚变反应。这是这项长达近40年的试验、研究进程中,向实用开发阶段突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1991年世界科技领域中的头等重大事件。虽然最后实现商用可能还要几十年时间,但人类毕竟又向这一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领域迈进了一大步。这里谨向读者推荐这篇介绍受控热核聚变研究现状的综述文章。  相似文献   

3.
核聚变能被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理想的未来能源,受控核聚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聚变能的商业化应用。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聚变能研究战略,探索和发展能直接用于商用聚变堆的各种新技术和新概念,以加快这一进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世界各国已在磁约束核聚变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和实验装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文主要从国际相关战略规划、ITER计划现状、理论与实验工艺上的研究进展及关键前沿技术等几个方面对磁约束核聚变国际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从文献计量角度揭示出核聚变领域的主要国家、机构和科研人员特征,并提出了中国核聚变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田恬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8):314-314
 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正在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世界。它引领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带来了社会生产的变革,是人类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又一重大产业技术革命。互联网产生的数字技术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社交网络到自动驾驶汽车,数字技术正深刻地改变人们工作、交流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于建立联系的渴求,使得人类一直在追求更加快捷高效的通信方式。从人工时代的鸿雁传书,到光电时代的电报机、电话机,再到微电子时代的电子邮件,通信技术可谓一日千里。如今,当人们正置身于电子通信的海洋中时,一种全新的通信技术正在不断实现突破——微电子技术或许正在走向物理极限,具有神奇色彩的量子通信技术有望开辟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6.
《石河子科技》2003,(2):53-53
<正> 日本文部科学省热核科学研究所19日宣布,该所研究人员6日用大型螺旋装置把离子温度为8100万度的等离子体在磁场中成功封闭0.5秒钟,从而向在地球上实现热核聚变大大前进了一步。 大型螺旋装置是一种使用螺旋超导线圈产生磁场的装置,该研究所的螺旋装置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2001年12月研究人员曾通过这一装置使离子温度上升到5800万度,自此以后,一直保持离子温度世界最高记录。 太阳的巨大能量就来源于热核聚变,操纵热核反应使之造福于人类,一直是科学家们的宿愿。热  相似文献   

7.
人类第一次获得核聚变反应是40多年前爆炸的氢弹。氢弹爆炸过程非常猛烈,人们无法利用它所释放的能量作为生产建设及日常生活的能源。但是,根据现有科研成果积累的推测,可望下世纪中叶实现受控核聚变。为此,世界各国科学家正在不断努力,希望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以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我国科学家从60年代始,以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攻克精神,争速度,抢时间,攀登这项科学前沿领域,他们已经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重大成果。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称光机所)强光光学实验室的一群有志青年学者,接过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事业奉献的接力棒,在中  相似文献   

8.
普朗克在1912年提出了零点能的概念,1916年,W.Nernst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充满零点能的宇宙.在物理学中,零点能是指一个量子物理系统具有的最低可能的能量.当一个真空域的边界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零点能的改变.会导致可观察到的卡西米尔效应.二十一年前,"冷核聚变"研究者观察到许多异常现象,它们不能用已有的核物理理论加以解释.尽管这些现象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有着重要前景,但仍然受到主流科技界的排斥.经过"冷核聚变"研究者的长期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冷核聚变"研究的重大意义,有些政府组织意识到这可能是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能源技术,开始积极行动,投入研究经费.基于比费尔德-布朗(Biefeld-Brown)效应的飘升机(Lifter)是一种只用电能的、没有可动部件的、静音飞行的飞行器.实验证明,它也可以在绝缘油中和真空中运动.它的出现为推进原理的突破提供了新思路.随着时真空零点能、挠场、卡西米尔效应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冷核聚变"和飘升机现象是零点能的一种表现,对真空零点能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将带来能源和推进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科技界有人提出,二十一世纪是零点能世纪.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粮食。为了缓解匮乏的化石能源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人类正在致力于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其中包括核裂变、核聚变不可再生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由于其具有再生性特点,以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生物质第二代精炼技术)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技术研发,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该技术一旦得到突破,将有效避免化石能源短缺对世界经济的制约以及化石资源的工业化利用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正处在一个经济大转变的时代,伴随着只是经济的悄然兴起,借助于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活动大大的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电子商务--"永不关门的商店",正以依托因特网的发展,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经济活动的面貌,改变着人类商务活动的形式,同时也使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变化.面对着时代的挑战,有必要对这一新的营销方式进行理性的认识,进而掌握并应用它进行营销活动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中国和全世界面临的共同危机,而核聚变能是公认的可以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核聚变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标志就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 Reactor.ITER)计划的正式签署并开始建造。这是国际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2023,(4):14-15
<正>人类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会给现实世界带来重大变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在改变现实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正开发太阳系的资源对现在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宏大而又漫长的计划,到目前为止人类也只能找距离地球较近的月球或是小行星练练手。如果你实在有点等不及"开挖"这些资源的宝库,那就来把它们"切开"吧!太阳可不是一颗单纯的大火球,这颗通过核聚变来释放光热的恒星也有着复杂的结构,主要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部分。按由内到外的顺序,太阳的内部结构分为核心、辐射层和对流层,大气结构则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节日来临了! 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即将来临,欢庆这一全民的节日的活动也日渐进入高潮。在这些日子里,不单是十月革命的摇篮——苏联的人民正以无比的自豪和充沛的信心回顾光辉灿烂的四十年,瞻望共产主义的宏伟瑰丽的前景;不单是已经胜利地走上十月革命所开辟出来的道路的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正在以庄严的誓願和加倍的热情向往苏联,要使苏联的今天成为自己的明天;就是那些还处在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下的国家的人民,那些刚取得或正在争取自己的民族独立与主权的国家的人民,也怀着希望与感激,来迎接这首先突破资本主义及殖民主义羁绊的漫漫长夜的伟大的节日。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是热核聚变研究资历最深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首个托卡马克装置的诞生地。从最初的几十年占据世界受控热核聚变研究最先进的位置,到受经济衰退影响萎靡不振,再到21世纪后重振旗鼓,积极通过国际合作振兴本国核聚变研究事业,俄罗斯的所有努力都为推动世界核聚变事业贡献了力量。介绍了俄罗斯核聚变研究的发展历史、主要研究机构、主要装置沿革以及突出成果,分析了俄罗斯从最早开始核聚变研究至今各种变化的政治和经济原因以及经费投入,并简要阐述了俄罗斯未来的核聚变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机器正在改变着世界。机器人研发从基础研究,到开发应用,需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科技创新突破、产学研与金融投资相结合,才能推动机器人技术在科技、经济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上海宣言     
20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和科技突飞猛进的世纪。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如今,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正在快速地改变着工业经济的形态。技术、人才、信息正冲击着土地、劳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决定性地位,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人类社会的这一历史性跨越,社会形态的这  相似文献   

18.
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广萍 《创新科技》2003,(10):24-25
<正> 一、当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产业界,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重要判断: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在自然界中,大到星球,小到细胞,圆圈无处不在。圆圈是一个象征符号,代表了统一、运动和无限。它们很有趣,也很有意义,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科学、技术、艺术等领域中很常见,比如轮子。轮子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用双脚出行的方式,推动了人类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这是一本有关圆圈的百科全书,融科  相似文献   

20.
4月29日,中新网电,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实验室成功进行了核聚变试验,意味着寻找新能源的研究工作有望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