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阔的地球洋面上,除大西洋南部以外,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都会发生气旋性涡旋。关于它的名称,长期以来世界各地说法不一:凡出现在西北太平洋(180°E以西)和我国南海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1800E以东)的热带气旋被称为“飓风”。  相似文献   

2.
台风小知识     
热带气旋 公众通常所指的“台风”,专业的称法应为“热带气旋”,即发生在热带地区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按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的2分钟平均最大风力等级(以蒲氏风级表示)区分为不同的强度。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具有不同的名称,由弱到强依次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可见,专业术语中的“台风”涵义远比公众通指的要窄。  相似文献   

3.
台风和飓风的专业名称是“热带气旋”。它们是发生在热带地区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 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等级由弱到强的次序依次排列为:热带低压(风速在17米/秒以下),热带风暴(风速在17-33米/秒)、强热带风暴(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强热带风暴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字:在太平洋东部和大西洋称为飓风,在太平洋西部称为台风,在印度洋则称为旋风。  相似文献   

4.
制造台风     
我们都不喜欢台风,因为台风会带来多种破坏性危害。然而,在美国佛罗里达,有一批人却非常喜欢台风,他们不仅常常追逐台风,而且主动制造台风。他们为何要制造人们惧怕的台风?这群制造台风的人并非变态狂,也不是传闻中的恐怖分子,而是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他们追逐和制造台风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台风,减少台风带来的危害。制造台风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国际飓风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北太平洋西部沿海地区出现的超级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而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沿海地区被称为飓风。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5,(11):73-73
台风和飓风的专业名称是“热带气旋”,它们是发生在热带地区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  相似文献   

6.
强力飓风     
你知道地球上最强大的风暴是什么吗?是台风?是飓风?是旋风?对,全都对。地球上最强大的风暴就是这种强热带气旋。它生成于西太平洋和中国南海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就是飓风,而在印度洋则被叫作旋风。台风灾害祸患无穷台风(我们选一个最熟悉的名字)是最具破坏力的天气现象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这种强热带气旋80-100个。中国是世界上受台风袭击次数最多,也是世界上台风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台风灾害由台风带来的狂风、风暴潮和特大暴雨引起,有的台风还携带了飓线和龙卷,这就更加重了灾害。台风灾害首…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开始,人们在台风天气预报中会听到一些“龙王”、“玉兔”、“杜鹃”、“海马”、“悟空”、“海燕”之类的字眼,这是我国与亚太地区10多个国家自2000年1月1日起在发布台风气象信息时同步启用的新热带气旋名字。它为严肃刻板的气象科学技术增添了形象而浪漫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热带气旋强度变化预报的一种动力-统计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钮学新 《科学通报》1986,31(13):1003-1003
对于台风的发生和发展已经有过许多的研究。本文是在原先存在一个热带气旋或台风的基础上,用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台风和热带低压强度变化预报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一心 《世界科学》1992,(5):29-31
天气学研究领域中,气旋活动是天气分析的重要对象之一,摸清它发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规律,对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中国境内的气旋,从发生的源地来分有三类:西来气旋、本土气旋和东来气旋。其中对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有严重影响的,莫过于东来气旋,即所谓热带气旋,人们都称之为热带风暴或台风。台风是一种涡旋形低压环流系统,伴随着狂风暴  相似文献   

10.
夏季在热带海洋上经常出现强烈的涡旋,在大西洋称飓风,在太平洋称台风。1989年1月1日起,我国采用国际统一的分类标准,将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7级(≥17.1米/秒)的称为热带低压;8 ̄9级(17.2 ̄24.4米/秒)  相似文献   

11.
海温对台风影响的数值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铭 《科学通报》1985,30(18):1400-1400
足够高的海温是台风形成的一个基本条件。天气实践已证明,台风只能在海水温度高于26℃或27℃的洋面上生成。我们对有关海温对台风生成影响的问题进行了数值实验。本文的目的在于讨论最大风速为14米/秒的热带气旋发展为台风的条件,实验中发现海温低时台风很难生成和发展,即使发展,其强度也弱;而海温高则台风可以发展到很强,这与天气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12.
<正>不比美国以太平洋、大西洋两大洋为邻,我国并不会频繁地遭受热带气旋袭击。一般年份里,只有福建、浙江等少数省份受台风影响,偶尔成灾也只在狭小的局部地区内。所以,绝大多数国人对雷霆咆哮的热带气旋知之甚少,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有人曾经这样描写一场超级台风(也称飓风)精卵相遇的一瞬间:北大西洋的海面宁静而祥和,阳光在温暖的水面上洒下耀眼的金光,稀而薄的云絮在阳光中疾驰穿行,悄然传递着下层空气和水雾中的丝丝温暖,阔海长天,犹如静止凝固般平静,没有一点灾难业已孕育完成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
黎伟标  杜勤博  陈淑敏 《科学通报》2010,55(26):2655-2655
中国是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西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活动的演变特征备受关注. 过去的研究工作大多关注热带气旋活动频数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其他海气系统的联系, 而对热带气旋活动气候特征的各个方面, 如: 频数、持续时间、强度及活动区域等之间相互关联的规律性还缺乏了解. 利用1945~2007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观测资料, 对西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持续时间、强度和活动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相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  相似文献   

14.
正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地区称为台风)位居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之首,西北太平洋是台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生成于此的台风年均约占全球的1/3~([1]).西北太平洋区域各国和地区饱受台风侵袭,单个台风造成数十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例子时有发生,因灾情严重而被除名(永久命名)的台风每年都有~([2]).防台减灾受到亚太地区各国各地政府的共同关注,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由来已久.早在1880年,上海徐家汇观象台便通过书信的方式与马尼拉等当时全球54个气象台建立了气象信息交换网络(各台回执收到资料后的明信片),并据此于1895年绘制了首张东亚地区的地面天气图,于1920年完成了西北太平洋620个台风路径图的整编.此外,徐家汇观象台于1884年创立的"风球旗语"台风预警体系,受到国际气象组织(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IMO)认可和推荐,并在东亚沿海地区得到广泛应用(香港天文台自1884年开始使用直到2002年)~([3]).  相似文献   

15.
西北太平洋威马逊台风结构的卫星观测同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华  丑纪范  邱崇践 《科学通报》2004,49(5):493-498
以0205号台风威马逊为个例, 采用经过三维变分同化分析的AMSU微波资料研究西北太平洋台风结构. 分析结果表明, AMSU微波同化资料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台风三维结构特征, 增强了与强台风相对应的暖心结构, 台风中、下层的气旋性环流明显加大, 台风顶部出现强盛的反气旋性环流, 反映了台风本身所携带的水汽和水汽供应; 微波同化资料可以部分地弥补热带洋面上常规观测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对星载Ku, Ka和W波段微波雷达联合观测中纬度陆地气旋、热带台风和热带洋面气旋个例中云和降水的三维结构进行了模拟仿真.首先利用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云模式模拟了个例中各种水凝物的时空分布,并利用Aqua卫星MODIS观测结果直接检验了中纬度陆地气旋个例模拟结果;然后将模拟结果作为输入,利用星载雷达模拟器计算了相应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并利用CloudsSat卫星的W波段云雷达CPR实测信号对之进行了验证;随后利用该模拟数据研究了不同粒子雷达回波反射率的特点.最后假设Ku,Ka和W波段雷达的灵敏度分别为15, 5和-35 dBZ,定量研究了这3个波段在探测云顶高度、云底高度上的优缺点和误差大小.模拟结果证实随着频率的增高,水凝物粒子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减小.非降水云水和云冰粒子回波明显弱于降水和降雪粒子,一般很难被Ku和Ka波段星载雷达观测到.研究发现W波段雷达对云顶的探测误差一般很小(不到30 m),而Ku,Ka雷达对云顶的探测误差可达数千米.对云底探测而言,W波段雷达可以有效穿透低层液态水含量低的天气系统,但对强降水天气系统云底探测误差较大;Ka波段雷达在台风眼壁云墙附近的强降水区也会出现较大探测误差;而Ku波段雷达云底的探测误差都较小.  相似文献   

17.
第3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曾经遍寻一种神奇植物的种子。这种在历史上不仅迷惑了许多人,甚至连总统也感兴趣的植物就是食肉植物──捕蝇草。植物也吃肉?是的。食肉植物也被称为自虫植物,是指从动物(尤其是昆虫)中获取部分养分的植物。食肉植物必须自己俘获这些动物。大多数食肉植物生长在热带环境,它们体内虽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身需要的营养物,但由于热带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土壤呈酸性,因此得不到足够的氮素和其地矿物质营养。这类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及遗传变异过程中一具有了吃“荤”的本领,以此弥补体内氮…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的动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它们相互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例如,有的是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共同获利,被称为“共生”;还有的是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也无害,被称为“共栖”。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9.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与南极涛动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会军  范可 《科学通报》2006,51(24):2910-2914
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WNPTN)和南极涛动(AAO)的关系, 发现6~9月AAO和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WNPTN)具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1949~1998年期间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8722;.48). 还分析了和AAO的变化相联系的热带西太平洋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变化, 结果表明: 当AAO处于正位相时, 西北太平洋区纬向风的垂直切变幅度加大, 对流层低层为异常反气旋环流并且涡度异常为负值, 而高层为异常气旋环流并且涡度异常为正值, 海表温度降低, 这些变化均不利于台风生成和发展. 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热点关注     
一、台风预警信号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做好防风准备;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低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3.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易受热带低压影响的室外物品。(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