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宁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123-123,104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问世后,评论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美国的第一部小说。《红字》再现了清教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风俗人情。国内外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霍桑的创作思想主要受到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影响。超验主义思想与霍桑作品息息相关,在《红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罗薇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49-150
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的纳斯尼尔·霍桑,开创了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新时代。他的创作大多以道德宗教为主,往往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淋漓尽致的心理分析,匠心独具的场景设置以及明暗对照等手法来突显人物形象,探讨灵魂的内部世界,从而揭示“人性本恶”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他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试从《红字》中女主人公对欲望的表现来探讨霍桑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问世后,评论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美国的第一部小说.《红字》再现了清教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风俗人情.国内外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霍桑的创作思想主要受到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影响.超验主义思想与霍桑作品息息相关,在《红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十九世纪美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中几个主要人物名字含义的分析,探讨霍桑名因人定,名如其人的创作思想,充分肯定了霍桑匠心独运的严谨创作态度和以深刻寓意表达主题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霍桑因为他的小说《红字》而闻名于世。本文将讨论《红字》中出现的显性U形叙事结构和隐性U形叙事结构,同时指出《圣经》对霍桑创作的影响。文中U形叙事结构是通过人物命运发展而得到体现的。  相似文献   

6.
霍桑在《红字》主题的表现上,特别是在主要人物命运寓意的处理上,体现出了自己思想上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是“但丁式”的潜藏对抗,也是霍桑自身所无法摆脱的,可以说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上,无意中效仿了中世纪末的伟大诗人但丁。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分析霍桑的道德思想,通过其在《红字》文本中的具体表现,揭示霍桑道德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指出他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宗教教义基础上又不同于宗教教规的道德观,而后又进一步阐述了他这种道德思想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廖敏娜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7,(13):162-162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霍桑在小说中巧妙地使用象征手法,描写了17世纪人们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波士顿的生活,着力表现人生在道德与价值,自然与社会矛盾中的脆弱和悲凉。自始至终,小说中各种事物及人物形象的象征寓意都呈现出多种性,游动性,甚至矛盾对立性。本文从小说红字“A”贯穿全文的意象,场景描写及主要人物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多重的,飘渺的,进而了解霍桑内心强烈的矛盾冲突是其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9.
周晗 《科技信息》2009,(34):I0140-I0141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在他的一生中,霍桑创造了多部作品,特别是《红字》的出版更使霍桑成为当时公认的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作品优美的文笔,新颖的立意,奇特的取材使人过目难忘。特别是作品中的红字"A"的多种象征意义和其中表现出的霍桑的原罪的观点以及他作为浪漫主义作家所具有的特征更是耐人寻味。本文从霍桑生平入手探寻了《红字》中"A"的多重含义和其中透露出的霍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刘君莉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1):58-59,78
在撒尼尔.霍桑笔下,《红字》中的主人公都有"罪过",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使自己从罪恶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思想的净化和灵魂的重生。小说表达了人性救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红字》作为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受到评论界关注,取得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对霍桑的生平与《红字》仔细研读,处处能够发现超验主义“自然观”的痕迹。而在《红字》中,自然,主要以森林为主,揭示了人类灵魂的真谛,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直觉,对人的情感进行抚慰和净化,并使其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2.
吴杨 《科技信息》2007,(15):464
美国作者霍桑的《红字》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巨著。本文作者从小说中所展现的爱出发,分析了各主人公之间的爱以及霍桑对各人物所表现出的爱,从而反映了小说中主人公对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简洁 《科技信息》2010,(27):I0121-I0122,I0089
《红字》,一部关于爱情、清教、复仇的美国经典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无疑是文学史上的一大巨作。小说的主题是"罪恶"。它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净化"心灵的历程。通过自己的善行和努力,主人公改变了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甚至将原来耻辱的、表示"通奸"的标志"A"字,变成了德行的象征,赢得人们的尊敬。在他的小说中,霍桑让各人物自由自在地扮演各自的角色。而这些人物又在"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用最生动的形式演绎了人世的种种,于是形成了他文学手法最显著的写作特征,即是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与共鸣。在此小说中,不同事物也有着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这些都是霍桑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具体表现。也正是由于对此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之一。《红字》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霍桑在世界文学殿堂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甘洁盈 《科技信息》2011,(16):I0132-I0133
从某种程度上讲,霍桑是美国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小说《红字》则体现了他的女权主义意识。正是由于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促使了他在《红字》中塑造了一个反叛女性。小说女主人公海丝特是霍桑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物。本文通过在特定的宗教背景———清教的影响下,对海丝特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探析,从而揭示了霍桑在《红字》中的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15.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现在被诸多评论家推为美国小说中最杰出的力作之一。小说中,霍桑运用象征手法,像魔术师般地赋予红字A以灵性及无穷无尽的意义。本文试图浅析小说中神秘的红字“A”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红字》A的象征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字》(TheScarletLetter)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Hawthorne,1804—1864)创作的一部心理罗曼史。霍桑自1846年起笔,至1850年完稿面世,历时5年。小说以17世纪美国东海岸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镇上早期移民的生活为题材,以殖民时期严酷的教权统治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背叛了加尔文教规所严禁的通奸罪的女性海丝特·白兰一生的爱情悲剧。作者借此告诫读者:“我们希望,这篇讲述人性脆弱和悲哀的故事中间,可以发现甜蜜的道德花卉,用它来象征;这故事的悲惨结局,用它来调剂。”①这一声明,揭示了作者运用象…  相似文献   

17.
纳撒尼尔·霍桑由于受清教意识和神秘主义等时代特征的影响,其作品通常十分晦涩、模糊。《红字》充分地体现出了他作品的上述特征。本文从分析《红字》的写作手法入手,着重讨论了《红字》中象征、反衬与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内涵,再现出作者创作时的感情及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8.
霍桑是一位思想极为复杂矛盾的作家。其思想的复杂矛盾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思潮和清教徒家庭背景有关。这一切决定了他的作品《红字》除了包含一般性主题之外,还有其他更为丰富复杂的深层意蕴,主要表现为对人性中善与恶、爱与恨、犯罪与救赎的真诚探索,以及对人类道德伦理的心理擅变历程的真实描绘。人们对《红字》的研究也呈多元化的特色。传统精神分析对《红字》研究中存在着视域狭窄的不足,而拉康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可以大大扩展我们的研究视域,从而使我们对文本中人物性格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红字》是霍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丁梅斯代尔、齐灵沃斯、海丝特主人公不同性格的分析,以揭露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在其优秀长篇杰作《红字》中,刻意地使用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多层寓义。象征手法是霍桑应用最娴熟的手法之一。本文将论述《红字》中主人公姓名的象征意义,旨在说明该作品使用象征手法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