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正>全球最大的碳捕集项目"新佩特拉"设施已在2017年1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投产后的该设施每年将从发电站尾气中捕集超过140万吨的二氧化碳。捕集后的二氧化碳将被注入附近油田,可有效提高油田产量。"新佩特拉"项目捕集的二氧化碳是由德克萨斯州WA Parish火电站所产生,该发电站位于德克萨斯州首府休斯顿西南部,以燃煤发电的它是州内一家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三十年问,我国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上升80%,每年因癌症不治去世的人口数量高达180万。国际抗癌联盟发布的数据则表明,如今后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出现2600万新增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数每年也将达到1700万,中低收入国家更将成为癌症肆虐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3.
王珍 《科学大观园》2023,(14):50-53
<正>为什么要把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二氧化碳被顺利“捕捉”并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深圳西南约200公里,南海东部海域,深蓝海面上泛着波光,一望无际。从空中俯瞰,矗立于此的恩平15-1平台,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这是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拥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4.
作者介绍了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的概念,探讨了中国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可能性,提出了中国开采“绿色石油”的可实施性,指出实现低成本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应为我国现阶段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途径,同时积极进行二氧化碳在深层咸水层、枯竭油气层、深层煤层封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倍增加,各国对二氧化碳的处理却相对滞后。专家预言,如果不予治理,人类将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于是,一项用来从燃煤和燃气发电站和排放密集产业捕获和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被提上国际日程。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发现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的作用就像酒精所产生的效果,造成鱼类不能判断风险以及容易失去感觉。这种"中毒"症状使得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威胁加剧。据统计,每年有23亿吨由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放溶解于全球海洋中,使海水向更酸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铅工业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铅生产、消费中心,中国铅产量和消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的精铅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了423万吨和429万吨。随着我国交通工具、移动通信、核电等产业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我国金属铅需求量将超过600万吨。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4,(19):66-67
我国是世界上消耗橡胶最大的国家,生胶年消耗量约达270万吨,合成橡胶320万吨。而每年产生的废橡胶大约为520万吨,其中仅有不到40%得到再生利用。处理好废旧橡胶,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摆脱自然资源匮乏,减少环境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9,(13):14-15
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可生物降解树脂专业企业,相继承担“十五”、“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课题。目前,公司已形成年产能力1.5万吨生物降解淀粉树脂的产业化基地,计划未来5年投资完成年产能力20万吨的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10.
心脏被称为“生命之泵”,它源源不断地为人体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根据世界心脏联盟数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极高,并发症极多的疾病,每年导致全球1750万人死亡。在我国,由于营养过剩、缺乏运动及情绪压力等原因,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城乡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心血管疾病给人类带来新的严峻挑战。据了解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1700万人,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41%,远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成为全球上升较快的国家,形式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病虫草害受害面积大约2亿公顷(次),每年需要生产和使用农药约25万吨(有效成份).生物农药具有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毒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峰 《科学大观园》2014,(17):64-65
<正>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类生活的严重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引起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表现,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目前,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约为230亿吨。比20世纪初增加20%。至  相似文献   

14.
醋酸乙烯(VAc)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聚醋酸乙烯(PVAc)、聚乙烯醇(PVOH)、涂料、浆料、粘合剂、维纶、薄膜、乙烯基共聚树脂、缩醛树脂等一系列化工产品.据统计,1998年全球VAc生产能力约为450万吨,其中Celanese和BP Amoco分别占全球生产能力的28%和12%.全球1999年VAc产量为399万吨,预期到2009年VAc产量将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3-63
全球碳平衡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科学家们在全球碳平衡研究和估算时发现,有近20%的二氧化碳排放去向不明,这就是全球变化与碳循环领域的“二氧化碳失汇”问题,也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碳黑洞”。  相似文献   

16.
目前,欧盟、英国、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相继宣布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还有近100个国家正在研究自己的目标,碳中和已成为一场全球规模的运动,涉及人类的共同命运. 最近在与欧洲机构和企业交流过程中,发现欧洲许多企业和机构提出的碳中和路径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碳和二氧化碳(CO2)不分,存在"逢碳必反"的倾向,没有正确认识到碳元素在人类当今和未来的作用.二是在处理CO2问题上,强调以长期地质封存为最终目的的碳捕获与封存(CCS),而对碳转换和利用不够重视. 正视这两大问题并对此进行思辨,对中国制定基于科学、切实可行的碳中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1日,修缮一新并对公众开放的恭王府正在举行"中国·丹麦1600—2000"展览,展示了代表中丹历史上贸易和文化联系的161件艺术品,展品全部来自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恭王府的展览采用了丹麦的裸展风格,大部分东西都没放进展柜,而是设置了实物场景,展品几乎都融进了场景里,时代特征明显,这种陈列方式在国内较少采用。但遗憾的是,丹麦的博物馆可以根据展览的要求,把墙壁刷成不同的颜色和安装各种设备,在他们心中,即使是老建筑,只要不破坏,总是能为展览服务。不过在恭王府,先别说这些了,就是往墙壁上钉钉子都不是容易的事。问题是我们真的这么爱护老建筑吗?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的丹麦,有200多家博物馆,内容涉及工艺、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医学、建筑、电车、船舶、酿造、烟草等方面,每到周末各个博物馆总有很多人有序进出,有数字说丹麦的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次100万,丹麦人口是500多万。而丹麦国家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1,(5):59-59
近年来,我国整体工业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石油、石化、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无缝钢管仍将具有稳定的需求;每年国家需要进口直径在720mm~920mm、强度≥440MPa的大直径、高精度无缝钢管12~14万吨.因此,开发研制大型管材矫直机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地球持续升温,全球温室效应正在加剧. 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由干旱引发的火灾频繁发生,两极冰川正在加速融化……而这一切的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巨大的阴影——二氧化碳. 众多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目前以每年接近3%的速度增长,并且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使我们处于"人类世"的门槛,这表明人类活动已成为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自由之船”37层楼高 美国“自由之船国际公司”打算建造一艘史无前例的世界最大的超级邮轮——“自由之船”。它长1400米,宽230米,船体的高度110米——相当于37层楼高,排水量达到300万吨,由美国“自由之船国际公司”的总裁兼设计师诺曼·尼克松设计,是日前全球最大邮轮“玛丽女王二世”号的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