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提高单产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根本出路;提高单产的关键,则在于良种和良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奋勇登攀,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与拉丁美洲都是世界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加强中国与拉美农业文明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地农作物起源、文化及农业政策研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互学互鉴,且对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2022年7月5—6日,由华南农业大学主办,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东亚地区古代铁器及冶铁术的传播与交流(日本研究博士丛书)王巍著,37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5元。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的形成(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许悼云著,程农、张鸣译,220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1元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杨国荣著,33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0元。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法]让·拉特利尔(JeanLADRIERE)著,吕及基、往卓君等译,16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7.70元。李约瑟…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2022年我国科学家们完成了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高产高效的科技创新,实现了牛、羊等畜禽品种的育种新突破,不仅攻关主要农产品核心技术,也完成了多项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2022年我国科学家们完成了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高产高效的科技创新,实现了牛、羊等畜禽品种的育种新突破,不仅攻关主要农产品核心技术,也完成了多项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5.
<正>首次实现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从头驯化、首次绘制黑麦高精细物理图谱、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构建规模最大的猪肠道微生物基因组集……2022年12月16日,2022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2022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该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和农业信息研究所科技情报分析与评估创新团队研制,遴选了10项能够充分代表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具体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6.
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重新整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同时,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广泛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及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和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位置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将农业的地位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也有很大提高,已达到4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必将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取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程度,创新度越高,效益越显著,越能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强力支撑。”——以上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许旭明在接受采访时道出的对中国农业科研现状及发展前景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契机。美国是世界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各类生物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培训的开展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现阶段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缺乏有效的渠道、缺乏持续的师资、缺乏生动的内容等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一体式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了“移动便携式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成套装置”。该装置集成了海量三农高清视频和远程资源服务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渠道不畅、师资不足、内容不活的问题,打破了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时间、空间、人力的限制,促进科技要素加速向农业和农村集聚,为迎接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教育培训面临的多方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农法看循环农业技术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农业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是生态化的技术体系,自然农法是生态化农业技术体系的理论基础。自然农法的思想体系以生态整体观、人与自然和谐观和物质循环观为基础,对建构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具有深远的现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这已经成为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信念。然而,在农业生产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信念要注入新的内容,要使农业振兴,必须科学系统地思考农业与食物问题。现代与过去不同的是,在农业和食物之间,农产品的加工越来越重要,而农产品加工本身也需要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也要与农业生产相适应,也就是需要不断创新。除了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有着悠久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由农产品衍生出的其它行业,在这几年里也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军火业逐渐走向萧条,一些从事军火生产的企业,将军火生产的技术优势转向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生产行业。化肥、农药及农用塑料的使用,奠定了现代石油农业的基础。“石油农业”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在人们盛赞现代“石油农业”的辉煌时,人们也看到了“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激素污染及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5.
对农业现代化战略决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技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国自然、地理、农业与经济、社会条件的地域性差异极大,宜采取“选择性农业现代化”战略。农业现代化战略决策,要以系统论为指导,同相关子系统同步,协调地发展,在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5日,在波恩市德国前议会大厦举行的国际农业工程协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的隆重授奖仪式,将国际农业工程协会会士的荣誉称号授予了对国际农业工程科技事业和职业活动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汪懋华院士。而在此之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多曾是担任过国际农业工程协会主席、副主席和世界地区性农业工程学会主席等重要职务的杰出农业工程科学家和著名农业职业工程师,汪懋华院士算是打破了这一“行规”。这一年,他已经是74岁高龄了。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政策变迁及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有不小的差距。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百姓生活的不断提高,对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先”。农业是人类进步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发展更是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脉。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历史的脚步辉煌了几千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同时对农畜产品的品质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彭彦昆教授就是一位致力于农畜产品检测研究的专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2000~2008年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状况,通过构建农业科技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杈一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进行评价研究,从而掌握了解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整体实力,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