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兴起.各地掀起治河热潮.但由于缺乏科学态度。盲目裁弯取直,缩窄河道,与河争地,违背自然规律,结果洪水一来,漫堤垮坝。近年来,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河道内的荒地不断被开发成农田.此外.个别河段上存在着乱采乱挖砂石等现象.也破坏了滩地原有植被。受以上因素综合影响。目前河道淤积、滩地沙化严重,一些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已经给沿河地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困难.对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快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全面实施河道生态建设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江河道的特征,制定、采用不同的防洪对策,是当务之急的大事。在自然裁弯频繁的荆江弯曲河道,实施人工裁弯已取得了利大于弊的较好效果,提高了防洪排洪能力;但Pai洲弯道的裁弯,在未能提高黄石-武穴河段泄洪能力的前提下,将会出现武汉河段的河床淤积,加重武汉的防洪负担。对分汊支数较多或演变周期短的鹅头形弯曲分汊河段,则可堵塞掉一部分衰亡中的支汊,加强发展中的主汊,促成稳定单一河道的形成,取得改善洪条件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河弯流路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最小方差理论,对正弦派生曲线与河势流路的自然演变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正弦派生曲线基本可以反映天然河道自由发展河弯的河势变化形态,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的“模范河段”河弯布局与正弦派生曲线符合良好.在统计回归“模范河段”河弯布局参数的基础上,给出了正弦派生曲线中相关参数的表达式,提出了适合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床演变自然规律的河弯流路基本方程.利用该方程检验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未完善的柳园口至府君寺河段河道整治规划流路的可行性,为游荡性河道进一步整治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1996年汛前,黄河在清8附近进行人工出汊,至今已达12年。由于河道边界和水沙条件的影响,清6以下河段平面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局部滩岸坍塌严重,极大威胁滩区油田开发建设和河口生态旅游规划的实施,建议建设清加7右岸防护工程、清加8断面到新滩浮桥上游局部裁弯取直和改建新滩浮桥,以此调整河道的平面形态,稳定清8汊河,确保河口新滩油田安全。  相似文献   

5.
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道演变规律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鲁藏布江的演变受到水流泥沙的影响外,地壳运动、高原抬升、气候变化等对其作用显著,多重叠加作用下的演变较为复杂。根据收集研究河段的水文泥沙、实测地形及历史卫星影像等资料,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段的洲滩变化、主槽与支汊的变化和河相关系,探索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道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道河谷的宏观边界基本由高山控制;雅鲁藏布江的游荡不仅与宽深比有关,河岸的约束性、河道比降及床沙粒径对游荡型河道影响也较大;根据河相关系分析,拉萨河口至泽当段稳定性稳定性较差,进一步游荡的趋势明显;米林至尼洋河口段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雅鲁藏布江的演变受到水流泥沙的影响外,地壳运动、高原抬升、气候变化等对其作用显著,多重叠加作用下的演变较为复杂。根据收集研究河段的水文泥沙、实测地形及历史卫星影像等资料,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段的洲滩变化、主槽与支汊的变化和河相关系,探索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道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道河谷的宏观边界基本由高山控制;雅鲁藏布江的游荡不仅与宽深比有关,河岸的约束性、河道比降及床沙粒径对游荡型河道影响也较大;根据河相关系分析,拉萨河口至泽当段稳定性稳定性较差,进一步游荡的趋势明显,米林至尼洋河口段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增强、科技的发展,新时期的黄河治理工作,吸取前人的经验,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更新河道整治模式,积极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以稳定主河槽为基础。本文结合调水调沙,对现有河道工程裁弯取直、缩短两岸堤距,从而塑造一条能够高效排沙、输沙的主河槽,使之逐步控制河道淤积。  相似文献   

8.
张华  张利杰  鲍岗林 《科技信息》2011,(31):I0345-I0345,I0389
东明县黄河位于黄河右岸山东黄河最上游.黄河大堤上接河南省兰考县堤防,下界与菏泽市牡丹区堤防相连。河道长度约76km。高村(桩号207+900)以上河道长约66km.属游荡型河段.两岸堤局距5—20km,河道纵比降1/6000,河道宽、浅、乱,主溜摆动不定;高村以下河道属游荡型向弯曲型过渡河段。河道纵比降1/8000。由于河道的不断淤积,逐渐形成了槽高、滩低、堤根洼、堤外更低的地上“二级悬河”。  相似文献   

9.
河流及其流域的属性可以反映在其相关的地貌参数的统计关系中,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及其不同级别的支流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该研究以澜沧江云南段为例,选取其集水面积在100km2以上的一、二、三级支流的流域面积、河长、河道比降等地貌参数,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全部支流以及同一级别支流的上述有关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据此探讨了有关支流的河性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支流的流域面积和河道长度之间的统计关系,还是流域面积与河道比降之间的统计关系,都表明研究区河性具有如下的分异现象:在境内上下两段中,下段的支流特性更能够反映境内所有支流的统计特征;对于不同级别的支流,一级支流决定了云南境内澜沧江所有支流之间关系的总体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一般的棱柱形河道,建立了河弯水流的运动微分方程;对具有梯形过水断面的河弯水流,得到了弯道中线半径r_0中心角a对弯道末端流速不对称分布的影响公式,并求得了弯道后速度调整直段长度的计算公式。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
淮河上游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之一,大暴雨不但频次高,年变率大,而且时空高度集中,根据上游暴雨和地形特点,在山地丘陵区应以蓄为主,采取大、中、小型水库和挖塘垒堰多种办法蓄水,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平原区因坡降极小,应蓄泄并举,疏通河道,裁弯取直,加大泄洪量,同时利用浅平洼地和湖洼建设人工湖泊和滞洪区,加强小流域农田河网化建设,实行农林渔并举,改革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法对西河东联圩幕下裁弯取直堤防工程进行渗透稳定计算,并与监测资料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同类水利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弯道出流横向流速衰减公式忽略横比降的局限,推导了考虑横比降影响的出弯直道内横向流速发展的解析解.该解析解的各项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该解析解能够较为合理地预测出弯后直段内横向流速的发展,计算结果优于未考虑横比降的公式.横比降对直段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靠近弯道的直段入口和出口.当横比降影响较大时,不考虑横比降的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而考虑横比降的解析解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4.
河流及其流域的属性可以反映在其相关的地貌参数的统计关系中,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及其不同级别的支流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该研究以澜沧江云南段为例,选取其集水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一、二、三级支流的流域面积、河长、河道比降等地貌参数,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全部支流以及同一级别支流的上述有关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据此探讨了有关支流的河性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支流的流域面积和河道长度之间的统计关系,还是流域面积与河道比降之间的统计关系,都表明研究区河性具有如下的分异现象:在境内上下两段中,下段的支流特性更能够反映境内所有支流的统计特征;对于不同级别的支流,一级支流决定了云南境内澜沧江所有支流之间关系的总体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现场查勘、河道大断面测量、已有的水文资料、流域规划、工程河段堤防情况、地质情况等,多角度分析了码头工程对滁河河道防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定量地预测规划河道特别是规划河堰附近的河床冲淤情况,做好拦河堰与河道的规划工作,建立了一个能考虑各泥沙粒径组的级配、流线曲率与流路曲率的差异以及能同时对推移质与悬移质泥沙进行计算的正交曲线坐标系准三维全沙数学模型.用正规划重建倒伏式拦河堰的某河的现有河道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冲淤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以该河规划重建的倒伏式拦河堰为讨论对象,取其上下游一定的规划河道区间为计算河段,对设计洪水时的冲淤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水位计算结果与一维非均匀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并更符合河道的地形特征,河道冲淤趋势符合河道及水流的特征;规划堰上下游附近的河床冲刷量最大为3.0 m,整个计算河段的冲淤量也在-3.0~3.0 m范围内.可见,规划河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规划堰的选址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黄河河口河道的持续淤积,不仅使尾闾河段河床抬高,向海中不断延伸,而且对其上河段造成不利反馈影响,引起溯源淤积,必须加以治理。通过分析河口河段存在问题和以往挖河疏浚效果,提出挖河疏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挖河具体位置、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四川几个水电站影响区的鱼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四川境内几个水电站影响区河段的鱼类种群及其相对数量。其中电站脱水河段、电站库区尾水区河段鱼类数量稀少,已无渔业意义;库区或尾水区与天然河道相连区河段,鱼类种类数量较丰富,有一定渔业意义。还比较了岷江上游支流杂谷脑河的甘堡、理县引水式电站间留有长约15km左右的天然河道,其脱水河段鱼类显著减少;但库区及尾水区与天然河道相连的区河段鱼类种类数量仍较丰富。设计修建梯级水电站应采取甘堡、理县电站的开发形式,能保护水域环境、水生生物和鱼类多样性,少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维系和保护玉符河最基本的生态功能不受破坏,结合玉符河河道的几何特征,应用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即考虑河床渗漏的圣维南方程组,通过程序模拟得到玉符河研究河段内46个典型过流断面的水位和流量过程。结合生态流速-水深法的技术指标,计算和分析整个河段不断流所需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当上游来流量为2.9m3/s时,基本可以达到保护玉符河河道生态功能的目标。该结果可为玉符河河道的生态修复工作及水资源的合理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韩江三河坝-潮州供水枢纽段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17年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河道冲淤量及强度、断面及深泓变化,基于河段区间泥沙输移平衡关系,结合河道采砂情况,确定了引起河道冲淤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①韩江三河坝-潮州供水枢纽段深泓整体为下切趋势,2002~2017年期间三河坝-高陂枢纽、高陂枢纽-东山枢纽及东山枢纽-潮州供水枢纽河段平均下切分别为1.92 m、1.15 m和5.38 m;②2002~2008年期间韩江三河坝-东山枢纽河段略有淤积,2008~2017年期间为冲刷趋势,其中三河坝-高陂枢纽河段冲刷强度减小,高陂枢纽-东山枢纽河段冲刷强度增加;③2002~2017年期间东山枢纽-潮州供水枢纽河段的河道均为冲刷趋势,且冲刷强度先减小后增大;④基于河段区间泥沙输移平衡理论,结合河道采砂量,研究认为河道采砂是引起三河坝-归湖河段河床冲刷下切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