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是中国新世纪时代任务的价值引领,展现了引导全球时代文明走向的大国担当。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条底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融合"发展模式,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生态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正这场抗疫,让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国际社会同心协力、携手应对疫情才是人间正道。新冠肺炎疫情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方在继续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有关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促进国家之间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依据广谱哲学的价值场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同的原则,建构价值目标相容的价值场网,即区域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更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遵循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建构价值目标相容的更大的价值场网,并对之进行调控,实现合作共赢,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导致传统共同体的追求悖论,传统共同体中的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国家主义模式不仅出现功能弱化,且正在成为风险的源泉。共同体建设因此成为重要的时代议题。在风险跨国界存在的情境下,中国风险社会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对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探索风险防范规律,立足国内治理经验,以共建、共享、共治为实践基础,提出责任共担、命运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为防范与化解全球风险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5.
中国年初向世界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4月1日起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为世界科学界提供中国智慧,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国技术,为人类外空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贡献和中国发展经验……“中国天眼”邀请各国科学家携手走向星辰大海,共“见”未来. 遥望未知宇宙,全球科学家在未来若干年间将因“中国天眼”变得更为“火眼金睛”.从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类重大科学发现往往离不开尖端科研仪器.天文学界通常认为,宇宙中只有不到1%是人类能看见的发光物质.  相似文献   

6.
<正>"一带一路"建设借用丝绸之路这一历史资源,与沿线各国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它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海行靠舟,陆运需车。语言,即思想之舟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如何铺路、怎样搭桥?既达意又表情。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五通"。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石,需要在世界大变局中深入地理解和阐释。首先,在二者概念产生的历史过程中,提出强化和弱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以及从生命共同体的集合实体概念类比扩展到方法论意义。其次,二者的逻辑建构,既体现在世界生态文明实践观念发展的新阶段和理论观念的创新,也体现在人类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围绕国内外海洋高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以加强全球链接,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将青岛打造成为全球海洋产业创新高地和创新中心,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目标,选择海洋新材料、深海技术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水综合利用、海水健康养殖及捕捞、海洋仪器仪表、船舶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环保与生态灾害处置共十个海洋高端产业领域,运用文献和专利分析、专家智慧等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球创新资源分布路线图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围绕“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聚焦互联网衍生出的数字世界,纵论数字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谋划以数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美好愿景。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向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的视频致辞中指出,我们要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实现长效治水,促进人与水的可持续发展是水环境治理的实践难题。水环境治理从工具意义上认识水,将水看作人类客观改造的对象;水伦理治理把水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水共构、共生的理念,强调治水是一种合伦理性的治理,以水伦理为价值取向,围绕水伦理问题进行治理。浙江“五水共治”的治水伦理实践为我们在新时期处理好人水关系,促进人水和谐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融合     
生态融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其必然性体现在自然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工业社会的致命缺陷之中;生态融合的理论依据包括:自然规律是人类可以认识的;人类开始认识到改善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性;生态科学的迅速发展与扩散。实现生态融合的路径包括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生态创新的不断突破、生态生活世界的建构。生态融合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生态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哲学反思探究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及建设目标:首先,通过智慧城市观点的综合解析和建设现状的整体审视廓清智慧城市的基本理路;其次,通过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析为智慧城市的性质奠定历史基础;最后,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及至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奠基并启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带来的全球经济、军事和能源等领域的竞争和博弈日益激烈。水下焊接切割技术作为海洋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国防、海上打捞以及海洋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我国海洋焊接技术长期落后,无法满足国家大力发展海洋蓝色经济和蓝色海军等战略需求。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5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海洋焊接关键技术研究”,引进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下湿法焊接切割技术,改善我国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相关材料及设备的局面,填补我国水下200米湿法焊接技术空白。药芯焊丝水下湿法焊接适应了焊接生产向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代表了未来水下焊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工程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海洋社会学: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一项新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沿海各国都加大了对海洋的开发力度,人类针对海洋的实践活动越来越频繁。海洋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一项新探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海洋社会是海洋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围绕这一核心概念,海洋社会学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目前面临着"后空间站"时代发展目标缺乏共识的问题,制约其长远发展。目标缺失在美国表现为缺乏战略愿景,顶层设计和规划调整受政治斗争左右,在俄罗斯表现为体制与资源掣肘,计划进展缓慢、调整频繁。目标缺失的根源是载人航天价值定位的模糊。发展载人航天的现有价值诉求包括国家形象与国际关系、军事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教育与激励、科学与探索、人类物种的延续等方面,它们大多没有回答好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时代"为什么把人本身送入太空"这一基本问题。走出困境需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立足长远的战略定力,加强载人航天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界面"既是促进农业系统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容忽视的伦理学基本要素,农业伦理学应对"界面"有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与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界面具有特异性、系统性、确限性与开放性并存等几大伦理特征;由于不同系统之间共同的"序参量"而引发的系统耦合,界面为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伦理学依据;而伴随着生态系统的层级进化,界面还具有提升管理分级水平与能力的伦理学涵义;尤其是借助于界面的催化潜势、位差潜势、稳定潜势和管理潜势四大潜势,界面具有解放生产潜势的深刻伦理意涵。界面作为一把双刃剑,它也存在着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之间的伦理关联,当前农业伦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协调系统相悖扩大农业系统耦合,使其多层次、广覆盖,促进农业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风筝的历史     
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已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进一步探讨风筝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风筝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关系,对今后风筝的发展,将是大有稗益的。追寻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  相似文献   

18.
在学者们的学术活动中,学术共同体中的成员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推崇自己所敬仰的学术大家为学术权威(an academic authority).学术权威的存在,是学者们之所以能够凝聚为学术共同体的主要社会因素;同时也是学者们之所以能够凝集思想议题、凝炼思想精华,从而对人类思想(史)有所贡献的重要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进步之帆     
正从一煤独大到绿色多元,我国能源发展已经走进了新时代,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出路是什么?易燃易爆的氢,使用起来安全性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上,中国科技人一直在思考中探索前行。  相似文献   

20.
唐荔 《科学大观园》2010,(18):61-61
五彩缤纷的鱼、紫色的海蛞蝓和海胆,这些漂亮的生物看上去像是生活在马尔代夫或大堡礁暖海里,事实上它们栖息在英国威尔士近海水域。业余潜水人员在斯科默海洋保护区清澈的蓝色海洋里拍摄到了令人惊叹的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