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震后十五年     
《科学大观园》2023,(11):12-13
<正>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5周年。在2008年的这一天,汶川地震致近7万人遇难。15年过去了,汶川地震仍是无数人的牵挂。我们欣慰地看到,震后汶川,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5月12日也是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震后15年来,国内地震预警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在抗震防灾方面做了哪些新探索?当地震遇上人工智能,是否会有新的答案?我们无法阻止地震,但在求知和反思中,我们能增进面对地震灾害时应对和求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或预测不同.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事先发出通告;地震预警则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告知当地人们采取应急措施,以便减少伤亡.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而地震预警已经在日本、美国、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系统.日本不但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实时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还能在地震爆发后极短的时间内,向相关地区的民众传达地震波将要到达的信息,并且尽可能地将各种情况考虑在内,使预警信息“无所不至”.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之后,网上一则消息开始疯传,称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预测出来了。果真如此吗?陈建民:提前10秒预测地震没可能“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10秒预测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也绝无此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态度非常明确。他说,“云南地震局专家已对此做过解读了。”  相似文献   

4.
<正>汶川地震期间,当时国内的地震预警规模是什么水平?震后15年来,国内地震预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预防地震?时间回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近7万人遇难。地震当天,还在海外工作的四川人王暾在网上看到了消息。他隔了十几个小时才打通父母的电话,知道家人平安。“就像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财富,力所能及为灾区做点什么,作为科技人员,我在想能够做什么。”王暾留意到国内地震预警的空白,他准备出钱、出自己这个人,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心脏病猝死,却鲜有人关注心脏发来的求救信号。据山西电视台《都市110》栏目官方微博消息:一位中年女士突发心脏问题猝死,令人心痛的是,倒地前心脏曾两次向她发出救命信号,却被她忽视了……1分15秒,她不断搓手,这是第一次警报;25秒后,1分40秒时,她出现憋气、呼吸困难,这是第二次警报;5秒后,女士因为心脏问题倒地不醒,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6.
地震的危害不仅在于突发性强,而且大多在夜间,甚或在人们熟睡时突然降临。例如,被称为20世纪十大地震之一的1906年4月12日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发生在清晨5时12分;1906年5月22日智利的8.9级地震,则发生在日落以后的19时11分。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地区发生的7.8级大地震,发生在凌晨3时  相似文献   

7.
王敏 《科学大观园》2023,(11):28-29
<正>“这就好比踢足球,一旦球被踢出去了,它只会受牛顿第二定律的影响,而不再受踢球人本身的影响。”论文通讯作者李泽峰解释说,这个球相当于地震,他们发现了深浅地震的物理过程具有统一规律。深地震的成因和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中的未解之谜。当深地震遇上人工智能,是否会有新的答案?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李泽峰课题组利用机器学习系统分析了全球3000余次不同深度的地震,证明了这些地震破裂过程的差异由地球刚度随深度变化导致,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0,(9):6-6
<正>2010年初始,地球忽然狂躁不安起来。1月3日,所罗门群岛发生7.1级地震;1月12日,海地7.0级地震;2月26日,琉球群岛发生7.0级地震;10个小时后,8.8级智利大地震发生。地震其实挺频繁  相似文献   

9.
<正>海地地震原因是什么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凌晨5时53分,海地发生7.3级地震。这场地震被称为海地近200年以来最严重的地震。地震大约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5时,震中离首都太子港西部约15千米,是当地录得的最强地震。在1984年,该地区曾发生6.7级地震。  相似文献   

10.
当地震发生在陆地上时,它能造成巨大的破坏。但是,当地震发生在远离陆地的海中时,其影响似乎就可以忽略。那时,水会有些晃动,但肯定不会伤人。不过,发生在海中的地震也可以比陆地上的地震更加可怕。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震感.这是一位地震一线记者亲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空前的损失和灾难,使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创。据民政部报告,截至7月3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207人遇难,374216人受伤,失踪18194人。  相似文献   

13.
天空中雨云密集时,常常会伴有雷鸣和闪电发生。黑夜里,闪亮耀眼的闪光划破了漆黑的夜空,那是多么眩目的景象。然而美丽的闪电也可以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一个被闪电击中者的命运是在千分之一秒里被决定的,击中他的是一条带电量为2~4万安培,有几公里长但只有几毫米粗细的电流。电流周围的空气被加  相似文献   

14.
地震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类:气冲地震和火山喷发地震。气冲地震是属于地幔或地壳中某一区域的石灰岩受到地核岩浆溢入变成生石灰。这时受到水的浸入形成生石灰岩溶解室,当被溶解的生石灰岩膨胀力超过地表承载能力时溶室便会发生爆破。火山喷发地震,  相似文献   

15.
正7月12日清晨,唐山发生5.1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报确认为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余震。7月12日清晨,唐山发生5.1级地震,北京、天津等部分地区震感明显。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报确认为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余震。专家认为,唐山地区余震活动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6.
都芃 《科学大观园》2023,(11):24-27
<正>从过去的“震时救灾”到当前的“综合减灾”,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构筑了我国综合减灾三大体系,正在尽可能将震灾损失降到最低。5月12日,我们迎来了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应用于防灾减灾领域,一大批科技含量极高的防灾减灾设备投入实战。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四川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成不久就经历了“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考验。该系统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在对汶川特大地震进行科学的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借助恢复重建工作的支持,对四川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了升级与完善,特别是在灾情获取、地震应急专题图快速出图、辅助决策资料针对性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使之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快速获取震情、灾情信息,提供震害快速评估数据,以及为政府提供震区各种基础与分析资料以辅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0,(23):48-50
<正>每个人都会经历创伤。有些是突发性创伤,比如地震、雪灾、突发性车祸、失去亲人、离婚等等。而有些创伤发生了太长时间,称之为积累性创伤,比如经常性地感觉到被嘲笑、不被认可等等。当这些创伤已印刻于心,如何才能从创伤中更快地恢复过来?美国专家研究了一套新的创伤修复模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0,(7):10-11
<正>科学家称地质活动比以往更加活跃在海地发生7.3级地震仅仅一个半月后,一场强度更大的地震又侵袭了南美洲的智利。南美洲的智利一直是地质活动的热点地区,科学家认为此次发生在该地区的8.8级强震并不让人惊讶。即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都知道,电影被称之为"24帧的艺术",但《霍比特人》系列却采用了每秒48帧的技术来拍摄和放映。48帧版的《霍比特人》能带给观众什么?会有更多的电影采用每秒48帧的技术来拍摄和放映吗?电影中的帧率和刷新频率电影得以存在的基础是人脑的视觉残留,当一秒内闪现的静帧画面足够多,人眼就会产生运动图像的幻觉。帧率指的就是每秒出现了多少帧静止的画面,用单位FPS(英文Frames Per Second的缩写)来表示。而人的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