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学生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采纳行为是大学生从自身的使用意愿出发,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进行的利用。通过实际调研和对已有调查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出了影响大学生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采纳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移动短视频UGC信息流广告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共搜集213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软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模型适用性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感知易用性、自我效能、感知有用性和感知精准性对移动短视频UGC信息流广告用户信息采纳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为读者服务的崭新形式,满足了读者的移动数字阅读需求.从分析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阐述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模式,重点构建了APP和微信公众平台2种服务模式,对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图书馆需要针对用户不断变化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最终形成能够有效服务于用户的服务组织模式.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行为进行了分析,以当前移动端用户行为的归类,指出了数字图书馆用户行为的特征,并构建出基于用户行为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调查构建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以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选取有使用经验的用户以面谈方式完成问卷调查,从而提高问卷数据的参考性。研究表明: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质量、感知价值(含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对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前置变量个人特质显著影响用户对信息质量、服务价值和风险的感知。旅游电商企业可以通过保障用户隐私,提高系统安全性以降低用户感知风险;简化服务流程,注重情境相关业务;提高网站信息质量等途径提升用户的服务感知价值,增强用户的采纳意愿。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技术的成功发展及其应用,为用户方便地访问基于该技术的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技术保障.但由于该类数字图书馆具有海量资源且用户访问数量庞大、需求复杂,保障其用户服务质量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为了优化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性能,通过对服务性能参数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排队论的综合性能优化模型和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的最小服务优先排队论模型和先到先服务模型,该模型和方法能有效提高服务用户数量,减少等待时间和队列长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协同计算中缺乏群组形成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维策略的移动协同群组形成模型(FMCGM).首先定义了论域U和移动协同群组G,并构造了G的网络空间模型.依据G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移动协同群组划分为实体型群组(WG)和兴趣型群组(IG),以此抽取影响WG、IG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以这些因素为基构造多维因素空间,进而将移动协同群组的形成问题归结为参与协作的移动用户在因素空间上的相似性判定问题,从而构造出FMCGM模型,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的案例.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处理移动协作群体的复杂性、动态性问题,从而保证移动协同服务支撑平台具有较强的协作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8.
徐晓艺  程理 《科技资讯》2011,(15):255-256
现阶段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个人信息管理的需求、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移动设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强烈。随之而产生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则有助于提供公共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和网络知识信息安全。分析现有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模型,找寻其没有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研究中得到较广泛的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整合的TAM/TTF模型,通过定义任务特性、资源内容特性、资源构建特性、用户特性、图书馆认知等一系列对学科服务利用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与预测用户学科服务采纳利用行为的整合理论模型;采用基于该模型的调查问卷方式,分别从教师与学生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验证,并探究不同因素对教师及学生的学科服务采纳利用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各因素的影响力权重,最后给出结论并归纳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萌 《科技信息》2010,(16):234-235
图书馆界最近几年在探索和开发以移动终端为主体的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希望通过使用移动网络平台把用户的自主信息选择和信息广播服务结合起来,推出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平台——移动数字图书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就是让数字图书馆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移动终端连接这个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利用Silverlight技术在手机上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手机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是未来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Silverlight技术特点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如何利用微软的Silverlight技术在手机上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移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检索功能,实现了与图书馆OPAC系统的无缝对接、在线阅读或下载图书、个性化服务与设置,实现了"碎片化"阅读,增进了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移动图书馆作为数字图书馆的延伸和发展,是图书馆服务的新方式。从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服务方式3个方面对目前国内移动图书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解娜 《科技信息》2013,(21):215-215,282
图书馆移动在服务上打破图书馆的传统认识,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适应用户的行为变化,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授权访问的资源。在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基础上,研究移动图书馆的系统架构和服务模式问题,极大的拓展了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更好的为师生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云计算是继网格技术后产生的新型计算模式,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一种2.0时代的附属品,而是一场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改变。本文从云计算的概念入手,分析数字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可行性,并根据云计算的特征和构成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要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平台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模式、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模式的云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指出当前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不足。分析了电子商务网站的特点,并提出了电子商务网站对当前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王倩 《创新科技》2016,(6):94-96
本文通过对传统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与移动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总结移动图书馆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的优势,阐述高校移动图书馆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内容和特点,从用户、软硬件设备、信息咨询平台、电子资源建设、服务内容与效果、咨询馆员六个方面对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搭建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搞好服务创新工作,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读者的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素养,加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利用微信等新兴移动技术与平台,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等方式,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袁红志  张满红 《科技信息》2013,(17):220-220,268
HTML5目前得到了苹果及谷歌公司这两大移动互联网巨头的大力支持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移动设备也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新载体。本文介绍了HTML5的主要特点,分析了HTML5在移动设备上的优势,讨论了其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