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矿业是一项古老的行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采空区顶板安全的因素众多且错综复杂,虽然可以采取综合安全技术措施,显著降低甚至消除采空区大型灾害事故的发生,但要完全消除采空区顶板安全隐患也有一定难度。本文对矿山采空区顶板事故与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真实反映指标的分布特征与交互关系,提高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RES-可拓联系云的采空区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RES能直观反映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与指标、指标与采空区系统的交互关系,并且能甄别出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的关键指标与非关键指标;可拓联系云能吸取物元可拓理论与传统云模型的优势,同时能较好地弥补两种理论的缺陷,更贴合实际。最后,通过与未知确度法评价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与下伏煤矿采空区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的实际勘察资料,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该高速公路下伏煤层随采矿过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了煤层开挖前后整个岩体中的应力、应变状况及塑性区变化规律;分析与评价了该高速公路修建后煤矿采空区的应力与变形的特征,并对采空区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预测。结果表明,该高速公路下伏的采空区变形尚未完成,必须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氡气测量在山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氡气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在已知采空区与未知采空区的测量结果,说明氡气测量是探测采空区的有效手段。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对测试场地适应性很强,不受地电地磁影响,探测深度较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采空区防火问题,提出从采空区漏入风一侧顺流注氮,充分利用采空区漏风流向控制氮气的流向并控制漏风量的注氮思路。利用迎风有限元方法求解注氮时采空区风流移动渗流方程和氧气浓度变化过程的渗流-耗散-扩散方程。根据注氮与采空区流场流态及氧浓度分布规律,分析了注氮流量、注氮位置和时间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采空区瓦斯储集及流动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采空区瓦斯抽放巷道布置原则,并考察了淮南某矿-602mE2C13工作面顶板巷道抽放采空区瓦斯的效果,分析了顶板巷道抽放采空区瓦斯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空区剩余沉降量计算是确定采空区危害程度的一种定量的方法,其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采空区治理质量的好坏。本文通过FLAC^3D数值计算方法对西沟新村基建下覆采空区剩余沉降量进行计算,经过与实测资料的对比,结果相一致,说明该计算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基建下覆采空区质量检测以及剩余沉降量的计算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县石膏采空区的特点分析了石膏采空区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治理方法与安全评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复杂地下空区综合探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空区已成为矿山生产和工程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分析了采空区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主要危害,总结了当前采空区探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针对复杂关联群采多空区情况,在现场摄影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探地雷达和瑞雷波法为主的综合探测技术。两种不同的先进物探技术,相辅相成,提高了采空区探测的准确度和精度。该方法在甘肃省厂坝铅锌矿地下群采空区探测中得到具体应用,基本查明了采空区的分布情况、大小情况和贯通关系,并对原有采空区平面布置图进行了修正。探测结果,为该矿由露天开采转入地下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施工泄水钻孔,疏放采空区积水。首先进行积水量、水头高度计算,然后按规程严格控制“三线”位置,合理布置钻孔,实现了安全快速掘进。通过对采空区积水规律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在积水采空区下沿空掘进采用煤电钻探放水技术及方法,解决了钻机探放水的塌孔问题,既保证了沿空掘进的安全,又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河南栾川钼矿马圈矿区民采空区处理方案,对其民采空区地压进行了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采用RFPA’98软件分3种情况对民采空区顶板、矿柱进行了位移加载破坏过程的模拟,确定民采空区的危险区域,为预防预报民采空区的垮塌提供了安全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弓长岭何家矿区采空区调查的方法,并对采空区稳定性作出评价,对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影响的范围、塌陷的时间作出推测。  相似文献   

13.
采空区动力灾害监测的非平衡信号的子波变换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子波变换分析对大采空区动力灾害声发射监测的信号特征分析有很大的优势,本文尝试将子波变换技术应用在采空区动力学破坏监测的非稳态信号分析中。基于现场的工程分析与评价,结合统计力学的理论,对大采空区围岩非稳态破坏位置进行了统计推断以及对断裂位置正确定位。这为工程信号中奇异点的探测与识别和矿山采空区动力灾害声发射监测信号识别提供先进、可行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4.
均压灭火监测技术在六道湾煤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六道湾煤矿急倾斜水平分层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工作面及上分层采空区易发火的问题,通过合理分析与现场实践,采用对上分层开探孔监测的方法,即利用探孔作为观测孔,安装水柱计来动态监测上分层采空区与工作面之间的压差,并通过对调节风窗的适时调节及对上分层采空区进行开式注N2形成氮气蔽的方法,有效阻止了对工作面及上分层采空区的漏风,将供氧量降低到了相对较低的程度,达到了均压防灭火的目的,是均压灭火监测技术在煤矿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划分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结合实例,用迎风有限元方法求解回采采空区漏风渗流方程和氧气渗流耗散方程,从理论上说明采空区氧浓度分布的不均匀衡性,用高氧浓度区与蓄热区迭加确定采空区自燃氧化带,以及在各种边界条件下自燃氧化带形状所发生的变化,得出自燃氧化度与工作面风量近似叶负指数关系,由此导出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的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16.
综放面采空区流场模拟及自燃危险区域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放采空区容易发生自燃。以往对采空区“三带”的划分主要通过向采空区埋管观测来实现,对于现场观测不能实现的情况下,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难以判定。笔者通过对采空区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采空区渗流速度及O2浓度的分布。结合实验测得的煤自然发火期和自燃临界参数,对采空区“三带”进行划分。该方法计算量比模拟采空区煤自燃全过程少得多,但划分精度却能够满足实际防灭火需要。  相似文献   

17.
崔家寨煤矿井下采空区自然发火严重,为了掌握该矿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利用热电偶测量采空区的温度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束管测定采空区的气体变化规律,通过分析采空区温度、O2浓度与工作面推进度间的关系,确定了所观测工作面采空区"三带"的分布范围,对所观测工作面在不同推进度下的采空区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付晓  李强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9):27-27,40
文章针对平煤六矿井下老空积水探放的主要地区,即跨采区的老空积水、掘进过程中上覆采空区的积水、掘进过程中相邻采空区的积水、采煤过程中上覆采空区的积水探放水过程具体分析,有效解决了威胁六矿的采空区积水,为六矿的探放水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矿山企业因采空区数量逐渐增多而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采空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以采空区信息获取为基础,运用采空区精密探测系统(CMS)、矿业软件Surpac、数字化软件QVOL和三维模型编辑器Vrmlpad准确获取采空区的二维和三维信息,开发基于B/S模式的采空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采空区二维信息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和打印,通过IE等浏览器查看采空区三维模型,三维形态信息网络传输与管理,可以满足现阶段矿山企业各部门远程对采空区信息进行管理的要求,为矿山采空区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综合物探方法及其在复杂群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采空区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主要危害,总结了当前采空区探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针对厂坝铅锌矿存在大量复杂群采空区的情况,提出了以探地雷达和瑞雷波法为主的综合探测技术.介绍了2种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探测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提高了采空区探测的准确度和精度,基本查明了群采空区的层位、分布、范围和贯通关系,为矿山由露天开采转入地下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条件.图5,表2,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