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樟科3个属的5种植物的子房作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种类的雌芯均由1心构成。这一结果支持Cronquist等关于樟科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地位问题的看法,而与《中国植物志》及国内外其他有关著作中对樟科雌蕊的描述不同,根据雌蕊结构的证据对与樟科系统发育有关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扫描电镜下,对我国木兰科(Magnoliaceae)特有属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5种1变种植物的叶表皮和云南拟单性木兰(P.yunnanensisHu)乐东拟单性木兰[P.lotungensis(ChunetC.H.Tsong)Law]2种叶片的横切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叶部微形态在种间较为相似,因此是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自然类群;气器在下表皮分布的密度下表皮外表面蜡质纹饰种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沙区燥原荠属PtilotrichumC.A.Mey。植物的研究,认为研究沙区产此属植物物1种、1亚种、细胞叶燥原荠 P.canescens(DC.)C.A.Mey.subsp.tenuifolium(Steph.exWilld.)HaneltetDavamzac为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采用GC-MS技术对宜宾地区含有药用价值成分的五种樟属植物水浸提液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共检测出76种成分, 其中2, 2' 亚甲基双[6 (1, 1 双甲基乙基) 4 甲基]苯酚为五种樟属植物共有, 含量也较高, 是樟属植物的特征性化合物.1, 2 苯二羧酸单(2 乙基己基)酯、1 甲基 4 (1 甲基乙基) 1, 4 环已二烯和十八烯三种化合物在大部分樟属植物中存在, 这三种化合物也可以被看成是樟属植物的特征性化合物.除此之外, 检测出的成分中有57种成分分别为某一物种所特有, 表明物种的特异性很强.在研究中也发现, 顺式 四氢化 2, 5 二甲基 呋喃、2, 2' 氧二苯 乙醇及反 四氢化 2, 4 二甲基 呋喃三种成分存在于三个物种中, 且相对含量较高(85.20%~94.74%).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要红树科植物的分子系统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和分析了红树科(Rhizophoraceae)5属6种植物的rDNAITS区序列,所构建的ITS区分子系统树图表明:红树科植物可形成1个单系的类群.但在部分属种ITS序列分析的结果与红树科传统的分类系统有所不同,陆生红树科植物竹节树属(Caralia)的竹节树(Cbrachiata)和旁杞木(Cpectinifolia)之间的分子差异很大,呈复系演化的特征.旁杞木与红树林主要植物秋茄属(Kandelia)的秋茄(Kcandel)和红树属(Rhizophora)的红海榄(Rstylosa)的关系较近,竹节树则与另一红树林的主要种类角果木属(Ceriops)的角果木(Ctagal)呈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调查,萍乡市武功山地区共有樟科植物6属,42种或变种,综述了樟科植物的利用,提出了樟科植物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共记载了湖北省的丝状绿藻胶毛藻目(Chaetoporales)植物14属30种,包括我们采集鉴定的12属22种和此前他人报道的7属13种;其中湖北省新记录17种,2种为中国新记录.并对大隐毛藻(Aphanochaetemagna)和丽藻鞘毛藻(Coleochaetenitellarum)进行简单的培养,以观察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8.
采用染色体C带技术,对剑角蝗科(Acrididae)佛蝗属(PhlaeobaStal)的增强佛蝗(P.imfumataBr.-W、白纹佛蝗(P.albonemaZheng)短翅佛蝗(P.angustidorsisBol)、长角佛蝗(P.antennateBr.-W)四个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分析研究,绘制了C带核型示意图,结果表明,四种佛蝗的染色体数都为2n♂=23.具有2~3对大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别山双子叶植物化石木材(Ⅰ)—樟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湖北省新州县大别山下(北纬30°31′;东径114°35′)阳逻镇新近采到的一块木化石,其结构近似于现存樟科樟属植物。木化石的解剖学特征显示了大别山地区在第三纪时气候倾向更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5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贺兰山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均与其所属科或属的总体性状相一致,而同属豆科(Leguminosae)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其花粉形态主要在大小和表面纹饰的细微性状存在差别;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us)的花粉形态符合蔷薇科(Rosaceae),除地榆属(Sanguisorba L.)外的总体特征;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shanensis)的花粉形态与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L.)其他种的形态大致相同,但纹饰表现非常强烈;四合木(Tetraena mongollcus)在我国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e)的单种属植物,其花粉形态与蒺幕科其他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1.
川北医学院校园植物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期对川北医学院高坪校园草本药用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顺庆与高坪两校园分布的灌木和乔木植物,记录种类、分布情况,并进行分类、鉴定与分析,为撰写川北医学院校园植物名录和优化本科专业《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成立调查小组,实地调查校园植物,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总结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调查记录到校园植物共计233种,隶属于89科187属,其中蕨类13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209种。因此,校园植物分布以被子植物和草本为主,优势科分布明显。既有大量药用植物,还野生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种。结合调查结果,对校园绿化建设、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校园植物服务于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十字花科、豆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搞清了贵州十字花科和豆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与鉴定、资料考证等相结合,对贵州十字花科和豆科药用植物进行物种、地理分布、拉丁学名等考订。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十字花科药用植物30种(含2变种)、豆科药用植物180种(含8变种),其中贵州分布新纪录种1种,贵州药用新资源34种,贵州特有药用植物1种。5种为《贵州中药资源》误载、19种拉丁学名为异名。  相似文献   

13.
贵州杜鹃花科、紫金牛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树志  王学军  何顺志 《贵州科学》2005,23(4):35-37,53
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搞清了贵州药用杜鹃花科、紫金牛科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采用野外考察、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相结合。结果发现贵州现有药用杜鹃花科植物55种,其中22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现有药用紫金牛科植物36种,其中7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14.
湖北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湖北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分析,得出该区系具有种类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地理分布类型复杂和特有植物众多四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正交试验,分析土壤肥力及水分对四种豆科牧草的生物量及生长的影响,表明在温室条件下,水分对生物量增产作用最显著;水分对根系的生长也比肥力的影响显著;根瘤的形成及生长和水分关系十分明显,较湿的土壤有利于根瘤的形成,而肥力的作用和水分的作用相反,低肥土壤有利于根瘤的形成及生长;在生长中期以后,较多的水分及肥力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而在生长前期,适量的肥力及水分即可满足生长的需要.蝴蝶豆Centrosema pubescens的生物量最高,其次为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大叶千斤拔Maghania macrophylla及圆叶舞草Codariocalyx gyroides.即使在旱瘦的条件下,蝴蝶豆的生物量也最高,其次为圆叶舞草,大叶千斤拔最低;根系生物量以大叶千斤拔最高,旋扭山绿豆最低.  相似文献   

16.
饶军 《江西科学》1993,11(4):238-241
岩泉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黎川南部,处武夷山脉中段西侧.这里有高等植物1800多种,隶属于235科、816属;大型真菌100多种;隶属于26科、62属;有保护植物21种;药用植物有1008种,隶属于187科、555属.其中珍稀药用植物80多种,大宗药用植物20多种.文中按药用部位分成8大类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云台山亚气生蓝藻植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贵州省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区四大景区之一的云台山的亚气生蓝藻类的首次报道。据初步调查鉴定,共收录正气生蓝藻186种(含变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和4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18.
贵州龙胆科、萝藦科等四个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基本搞清了贵州龙胆科、萝孽科、紫草科、茜草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发现贵州现有龙胆科29种(含变种),萝革科。58种(含变种),紫草科21种(含变种),茜草科81种(含变种),增添30种(含变种)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19.
20.
重庆地区石灰岩植被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庆地区石灰岩植物组成简单,区系成分复杂,已经鉴定定名的维管植物有97科244属338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17属2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79科225属312种.从生长型看,乔木49种,灌木92种.藤本45种,草本152种.区系分区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植物地区.属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42.62%,温带成分42.62%,地中海成分0.82%,中国特有成分1.23%;全世界分布的有24属.植被以草本占优势,木本多落叶成分,纸质叶最多,小型叶占极大比例,有肉质叶;喜钙植物丰富;植株多具针刺,鳞片;次生性明显.森林群落少,灌草丛多,这与石灰岩地区的干旱和土壤含钙丰富,以及土层瘠薄,有机质含量少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