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山西省主要8所高校的三、四年级学生,并将这8所高校学生分为三个专业类别:普系类、体育类、医科类.采用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方法,调查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状况,运动营养认积压状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研究发现,医科类、体育类大学生由于其在校期间受到了营养学理论教育,故其营养学知识认知状况好于普系类.大学生普遍对运动时合理营养补给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运动中期营养成的补给常衩忽略.故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营养认知能力,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2.
采取问卷调查并结合体能测试,对青海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人力资本存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存量现状整体呈现"缓坡"下降趋势;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一般,肥胖的比例呈逐年"缓坡"上升趋势;身体机能水平有所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不容乐观。对此,从重视体育教育和健康投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体育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8项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山西省大学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山西省高校学生营养状况较海南等地的调查结果好。学生有较高的健康饮食意识 ;但普遍缺乏营养知识。建议在高校普及营养知识教育 ,大力推广营养早餐及课间餐  相似文献   

4.
对高职院校肥胖大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营养、运动等方面提出干预策略.建议对肥胖大学生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性干预,控制体重、增强体能为近期目标,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健康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大学生作为人才市场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其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在军训中由于体力不支而晕倒的现象屡屡发生,所以不管是基于提升大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考虑,还是用人单位的需要,对高校大学生运动营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对高校大学生的运动营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提升大学生运动营养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与营养结合方面缺乏科学指导,健康意识淡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在体育课中增加营养课教学,学校配备健康指导员和营养师,加强对学生食堂的监管力度,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小乐 《江西科学》2008,26(5):738-740
了解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意识、饮食习惯及近期健康状况,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两所大学中抽取200名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营养基础知识、饮食行为、自我评估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结构欠科学,饮食习惯不合理。大学生应自觉学习营养知识,改正不良饮食习惯,养成荤素搭配,粗细结合的正确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8.
崔蕾  孙晴婉  荆树鹏 《科技信息》2011,(24):I0031-I0031,I0033
目的了解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学生早餐就餐情况和认知态度,为改善学生早餐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共发放120份问卷,调查其早餐就餐情况和认知态度。结论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早餐就餐率偏低,对早餐营养搭配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早餐营养态度良好,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早餐就餐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涂芙蓉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1):85-86,90
本研究从饮食营养、睡眠质量和体育锻炼行为等方面设计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问卷,通过对皖北地区不同体质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比较,探讨日常生活行为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为改进健康教育和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普通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面临的新形式,探讨了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构建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1.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开设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项目多集中在四项,其中健身方法是学生首选目标,其次是生命安全课程,营养、运动与肥胖也是选择人数较多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健康人格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促其成才的关键,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学生社团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其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技能的成熟、能力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推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明确方向,加强领导;抓好队伍,加强辅导;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3.
郭淑玲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6):80-82,63
本文依据大学生健康测试成绩,对安徽省高校学生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对不同体质与健康水平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他们在体育意识与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安徽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提供有益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了解当前高校学生中长跑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文献查阅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中长跑运动兴趣不浓,大学生中长跑运动成绩偏低.为使中长跑运动真正成为广大大学生乐意参与的活动,提出引导观念、构建新教学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考核和评价方式等三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江苏省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江苏省高校学生、体育教师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知态度、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学校体育社团与俱乐部开设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认为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对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但体育社团或体育俱乐部情况不容乐观。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例偏低,不到一半。同时,运动场地不足成为阻碍江苏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健身街舞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街舞的健身、健心特性出发,对参加街舞运动的高校学生在身心各方面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丰富高校体育课堂,倡导健身与娱乐相结合的"快乐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8 889名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级(BMG)与其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MG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表现为BMG偏高将对大学生肺活量指数、握力体重指数、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体质健康总水平产生不利影响;而BMG偏低则可导致女大学生柔韧性素质、男大学生速度素质以及体质健康总水平较正常体重显著降低.因此,建议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体重观,全面掌握合理营养和科学运动锻炼的知识与技能,终身控制和管理好体重,促进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开设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项目多集中在四项,其中健身方法是学生首选目标,其次是生命安全课程,营养、运动与肥胖也是选择人数较多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9.
郑俊  沈磊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2):116-118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高校在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及长期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地认识并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保证高校学生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在饮食方面更加注重营养与健康,尤其是现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健康的饮食,饭堂的餐饮是否安全、健康、营养,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的问题,也关系到学生饮食消费权益是否得到保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际调查等方法深入了解高校饭堂餐食营养与健康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