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安山矿区银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矿区成矿模型,指出了找矿方向,对安山矿区及外围银金矿的寻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志强 《科技信息》2011,(31):I0311-I0312
本文主要就针对安徽省金矿分布概况与特征、主要类型及典型矿床特征、金矿成矿区划分、金矿资源勘查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详细指出了今后要重点寻找的金矿类型和重点地区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刁云飞  张苏  王刚 《科技信息》2009,(6):303-303,299
本文以黑龙江乌拉嘎金矿改扩建项目建设为例,分析了矿区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土地类型、矿区环境特点、周围环境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任建勋 《太原科技》2011,(8):99-100
介绍了山西省灵丘县料堰砂金矿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床特征,阐述了矿区的成矿要素,通过对矿区的物化遥等信息综合分析,总结矿区预测要素,并运用综合信息地质体积法对矿区外围资源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两当县金厂沟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阐明了研究区的金矿化特征和伴生元素特征,进而从地层、岩性、构造、成矿热液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的金成矿地质条件。最后初步探讨了金矿成因,提出了金的成矿模式,指出了金厂沟金矿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并总结了本区的找金标志。  相似文献   

6.
黄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价值物质,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不同的金矿成型特征来进行分类热液蚀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成因,也是金矿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恰若金矿区位于甘肃省南部金矿矿床中,周边包括若金矿区、大水矿区、格尔托矿区等在内的丰富金矿资源,现阶段探明储藏量超过60t,远景可开采储藏量可能超过1000t。基于上述的背景,以恰若金矿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具体的金矿床成因以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一方面可以对恰若金矿进行必要的地质条件梳理;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后续的金矿开采与找矿工作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肃北县460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兴吉 《甘肃科技》2009,25(7):52-53
肃北县460金矿是已经探明的中型金矿床。从金矿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分析了甘肃省肃北县460金矿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提出了寻找金矿的有利部位,旨在为今后在该矿区部署金矿普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金厂峪金矿是产于老变质岩中的剪切带型金矿。通过对该矿区原生晕化探研究,认识到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化探找矿评价指示元素及分带模式,并选定金厂峪金矿段的四个重点部位进行了深部化探预测。  相似文献   

9.
以辽宁四道沟金矿区的部分有代表性地质样品分析结果为依据,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地质观察对矿区地质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层次地球化学背景场的演化有利于金矿的形成、不同岩性、岩脉对金的成矿有一定的选择性但不具专属性,以及韧性剪切带不是控矿的主要构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陈磊  杨林楠  刘超 《科技信息》2012,(1):609-609,627
通过对黄沟金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的分析,指出本区的缓倾斜矿脉受熊耳山地区不整合面滑脱构造的控制,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冯昂  徐书奎 《科技信息》2010,(33):389-390
通过对寺家沟金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的分析,指出本区的缓倾斜矿脉受崤山地区不整合面滑脱构造的控制,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中山沟金矿的地质构造特征,中山沟金矿的成矿受矿区构造,围岩蚀变等多种因素控制,具有明显的矿化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甘肃北山460金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三  刁海忠 《科技信息》2013,(13):425-426
460金矿是甘肃北山北带典型的石英脉金矿床,位于北山成矿带北带西北侧,460—狼娃山金矿带中。该矿区外围金矿(化)点众多,通过分析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综合分析区内金矿床在时空分布、控矿因素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成矿规律,在系统成矿理论基础上,对矿区及外围有利成矿部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中辉 《甘肃科技》2009,25(20):45-47,131
肃北县金庙井金矿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金矿床。从矿区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分析了甘肃省肃北县金庙井金矿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指出金矿主要受含矿地层、断裂构造两大因素的控制。提出了寻找金矿的有利部位,重点研究大断裂两侧的次级小断层控制的破碎蚀变带及蚀变带中的石英脉、重点注意在破碎蚀变带下盘部位寻找富矿体。为今后在该矿区部署金矿普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解英芳  孙忠全 《甘肃科技》2008,24(2):70-71,66
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通过对山东省莱州市徐村院矿区金矿普查,大致查明了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解决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焦家断裂带南延问题,经分析并与北部焦家断裂带对比,确认矿区内所见的断裂带即为焦家断裂带的南延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省金矿利用现状调查汇总的基础上,对陕西省金矿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理,总结出了8条资源特征:矿区分布相对集中;查明量中主要分布在镇安、潼关、凤县、太白四县;矿床类型主要为破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勘查程度较高;矿床以中大型为主;矿石品位以中高为主;已消耗量占查明量一半以上;按现有产能分析可利用可开发6~8 a.理清了金矿矿区数、资源储量的数量、类型、消耗量、保有量,掌握了金矿矿区数量及区域分布特征,查明了资源储量的数量及结构、核查前后资源量的变化量,分析了变化原因。掌握了金矿开发利用水平、生产能力较强,未占用保有资源量较大,开发利用后劲大。建立了核查数据库,形成扎实的储量管理平台,为矿业管理、科学研究、企业运作、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处在3个I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即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金矿分布率极广泛,安徽已知金矿床共100余处,按照成矿构造地质不同,安徽境内金矿主要分布在皖北蚌埠、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古陆东段等金成矿区带。本文以长江中下游金矿带为例分析安徽省金矿成矿的地质情况、矿床类型及找矿远景区划。  相似文献   

18.
戈塘矿区层滑构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戈塘金矿存在多层次层滑动构造系统,其主滑面位于茅口灰岩之上的岩溶不整合面上,矿区内不同构造层的变形型式,变形强度差异很大,变形不协调,强硬岩层以脆性变形为主,软弱层则以塑性变形的为特征,对矿区内层滑构造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戈塘金矿的成因并进而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19.
刘占福  王元平 《太原科技》2012,(1):89-90,94
对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的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矿区成矿阶段进行了划分,得出了金的富集规律的特征和对矿区的成矿远景的评价,并指出了一定的找矿区域。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贡北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喜涛 《甘肃科技》2009,25(9):45-48
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控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成矿成因,系统的研究西秦岭贡北金矿区少有的灰质砾岩、砂岩型金矿床。对矿区西部及南部的远景预测和找矿靶区的定位。初步认为贡北金矿具有大型金矿的规模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