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红杰 《科技信息》2008,(1):268-268
十六大以来,在实现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务实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其形成全面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要明确其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途径,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具有丰富的内容.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协调推进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厦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作为指引经济发展的灯塔,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创造了特有的"厦门发展模式"。而"厦门发展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章即是加强区域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推进,军队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军队在自然灾害救助,营区建设和国际生态文明建设事务中所起的作用,军队是怎样担负起这个职责的进行了一个浅要的探讨,希望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成果。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工业文明之后更为高级的新型文明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具有内涵上的内在统一性,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实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的重要性,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陈然  高辉 《科技信息》2010,(8):52-52
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并且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阐述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从内在构成看,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文明发展的视阈进行考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文明交流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和谐精神为基点,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协调;以创新为基础,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刘杰  王彬 《科技信息》2009,(33):T0012-T0012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专门人才的基地,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高素质、高技能应用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意义。加强对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必须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就具体方法和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宁伟 《安徽科技》2007,(10):14-1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明确提出的重大任务,要求全党同志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快又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向明 《科技资讯》2006,(35):136-1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成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李淼 《科技信息》2007,3(7):219-219,182
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观,虽使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却导致了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当前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建设实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统一起来,理顺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肖航  王树松 《科技信息》2013,(5):151-151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胡锦涛同志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的,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由于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草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种重要性突出表现在它的生态意义上。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大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分类施策推进精准扶贫,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9.
中央领导同志对“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非常重视,先后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是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举措,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中…  相似文献   

20.
李代华 《科技资讯》2009,(20):139-139
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土保持事业,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所以在我们要做好监督保护工作与综合治理的同时强化多元投资机制,不断推进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