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琳 《科技资讯》2007,(16):123-124
H.323协议是当前发展非常成熟的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协议,H.264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视频压缩标准,研究H.264内容在H.323协议上的传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新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提出的要求,分析了H.264编码标准的特点和技术优势,并介绍了H.264在H.323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Linux系统因开源而被更多的企业所采用,H.264编解码因具有高压缩比、良好的网络适应性成为视频编解码技术的研究热点。怎样将H.264编解码器移植到Linux系统上,以完成效率更高、压缩比更高视频编解码技术,是突破编解码技术的关键。该文经过分析H.264编解码算法,将H.264编解码器移植到Linux系统中,实现了H.264对视频文件的编解码,为嵌入式系统的移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无线视频会议系统是多媒体在无线宽带通信系统(WBCS)中的一个应用,近年来在视频会议领域倍受人们关注。从此需求出发,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indowsCE.NET的无线视频会议系统。文中分析了windowsCE.NET在本琴统中的特性,讨论了无线视频通讯系统的特征并提出了基于H.264视频编码标准的解决方案。系统较好地实现了视频编解码部分,对移动视频会议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Linux操作系统和ARM开发平台,设计了基于TI公司TMS320DM6467 DaVinci系列处理器的无线视频会议终端,满足了实时控制和网络稳定的需求。并对无线视频会议终端的整体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硬件的组成,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建立,上层应用软件的架构。采用H.264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并优化了其算法,提高了视频传输速度。  相似文献   

5.
许德兴 《科技资讯》2009,(27):193-193
视频会议系统是指通过现有的各种电气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的静态/动态图形、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分别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技术,分析了视频编码标准H.264中引入的新特性,提出了基于H.323协议和H.264视频编码标准的视频会议的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袁丹洪  郭外庚  邓叔恒 《江西科学》2006,24(4):191-192,204
介绍了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混合网络环境下,采用隧道技术构建软件视频会议的实例,并实现与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互通。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同等条件下得到更好的应用,应选择合适的视频编解码工具.介绍了H.264编码的优点,提出基于H.264编码的视频发送/接收系统框架,并分析了实现该系统的关键过程.  相似文献   

8.
严亮 《科技信息》2006,(12):30-31
重点介绍H.264视频编解码的主要过程,离散余弦变换(DCT)以及DCT实践的一些改进的想法.结合X264_20061024版本的代码对H.264编码的流程和DCT技术的实现加以分析,同时对DCT的设计方法做了一些改进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及多媒体压缩技术的长足进步,提出了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中H.323终端不具有扩展性,而MCU的接入能力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参与会议的人数.通过对H.323系统及RTSP协议的研究,提出了可扩展的双模终端.系统采用应用层组播技术,以流媒体接入方式改进了H.323终端,实现了终端的扩展,提高了接入终端数量,促进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介绍了以OMAP35X,PC及无线通信设备为主要器件的视频会议的系统,系统采用了软件视频会议终端和硬件视频会议终端结构。软件视频终端,是基于PC架构的操作系统,主要依靠CPU处理视、音频编解码,其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软件集成方便。硬件视频终端是基于OMAP35X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体积小、低功耗、成本低和高性能,受环境的影响小等特性。本系统通过实验显示具有较强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