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豫西瓜9号(见图)是开封市农林科研所选育的中熟、大果、高产、抗病、品质优和耐贮运的杂交新品种。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相似文献   

2.
豫西瓜四号     
<正> 豫西瓜四号是开封市农林科研所选育的优质高产耐贮运的杂交新品种。199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特征特性:豫西瓜四号长势健壮,分枝性中等。单性花,第一雌花着生在第5—6节,雌花间隔5—6节,雌花率20—17%。果实椭圆型,指数1.43,果型周正。果皮绿色上覆墨绿齿条带,表面光滑,有果粉,厚1.2厘米,果肉大红,质脆多汁,风味纯正。单瓜重5—6公斤,心糖含量  相似文献   

3.
王玉霞  刘宏 《河南科技》2001,(11):14-14
开杂五号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中熟、优质、高产、抗病西瓜新品种,1998年分别通过河北省、开封市审定命名。 一、主要经济性状 1.品质。瓜型椭圆、皮黑而亮、瓤红、质脆沙、甘甜可口、风味纯正。经多年品种比较试验表明,中心糖和边糖含量均表现突出。河北省1996年品种区试,开杂五号心、边糖含量分 别 为 11.2%和8.6%,较金钟冠龙提高1.7%和0.9%,居试验首位。在全国第二届西瓜评优会上,心糖含量平均为12.23%,是参赛品种中含量最高的。农业部西甜瓜科研开发协作组杂优利用北方区区试,开杂五…  相似文献   

4.
<正> 豫芝四号是驻马店地区农科所用宜阳白作母本、驻芝一号作父本有性杂交育成。1989年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芝四号。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耐渍、抗病等特性。该品种1986—1989年经省和国家级95点次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6.63公斤,比对照(中芝7号、豫芝1号)平均增产21.26%。其中1986年河南省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3.23公斤,比豫芝1号增产37.47%,同年全国预备试验,平均亩产60.43公斤,比中芝7号增产22.67%。1987—1988年河南省区试,平均亩产71.82公斤,比豫芝1号增产22.86%,同期全国区试平均亩产62.27公斤,比中7号增产8.92%。1987—1988年河南省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5.
豫玉24号,原名安玉8号,是由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1993年用自选系安246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相配而成的玉米新杂交种,1998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产量表现:该品种1994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杂交种预备区试(直播组),平均亩产5199kg,比对照组豫玉12号增产213%。1995年和1996年平均亩产4588kg,比对照种豫玉12号增产10%,居首位。1996年参加开封县种子公司夏玉米新品种生产示范,平均亩产4819kg,比对照种掖单12号增产195%,居…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技》2005,(2):9
"合作88号"由云南师大薯类作物研究所和会泽县农技中心利用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42个杂交组合,于1990年在会泽进行单株选育而成.1994年通过省区试,1995年经专家鉴定会议审定,进入云南省农业推广体系.2001年通过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滇马铃薯4号.  相似文献   

7.
<正> 豫玉23是安阳市农科所1992年用外引系掖478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国家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200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产量表现:1994年和1995年在省玉米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502.7公斤,比对照种“豫玉5号”增产12.3%.居参试品种首位。1995年和1996年参加河南大区生产示范,平均亩产455.86公斤,比对照种“豫玉12号”增产9.46%,  相似文献   

8.
新稻18号     
审定编号 豫审稻2007001 选育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 特征特性新稻18号属常规粳稻,全生育期161天。该品种株高107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上举,叶鞘绿色,分蘖力较强,每亩成穗数24.35万:穗长1514厘米,着粒较密,易脱粒;平均每穗总粒数133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5.0克:成熟落黄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甘薯是河南省的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公顷左右。我们自1995年起开展“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应用研究”,至今已在豫西地区推广脱毒甘薯5万余公顷,增产幅度达 22.5—93.6%。现将适合豫西丘陵区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用 有徐薯18、北京553、豫薯4号、豫薯7号、豫薯8号、豫薯12号、鲁薯8号等。不同的品种其增产潜力、抗病性和用途不同,因此,在选用脱毒甘薯时,应掌握以下几点原则: 1、据用途不同,选用不同的品种,已脱毒的甘薯大致可分为烧烤鲜食型、切干磨粉型和饲用型三…  相似文献   

10.
郑单14号栽培技术要点河南省农科院田增元王振华张新王义波郑单14号(原名郑试20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室育成的竖叶大穗、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黄粒玉米单交种,19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命名为“豫玉18号”在全国20多个...  相似文献   

11.
审定编号 豫审棉2008013 品种来源 中棉所50选系&#215;豫棉121选系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特征特性“豫宝杂9号”为单价转基因抗虫杂交夏棉品种,生育期110天;植株较松散、塔形,株高79.4厘米,茎秆紫红色,着生稀茸毛;叶片中等偏小,深绿色,缺刻深;结铃性较好,铃卵圆形,有短尖;第一果枝节位5.7节,单株果枝数10.6台,单株结铃11.2个.铃重5.2克,霜前花率86.2%;吐絮畅。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豫宝杂9号”高抗枯萎病,耐黄蒌病,高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微波预处理-水蒸汽同时蒸馏萃取法所得公丁香(丁香花蕾)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主要含有丁香酚(相对含量62.21%),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乙酸酯(相对含量17.7%)和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O]-4-烯(相对含量15.29%).公丁香挥发油对供试的6种细菌和4种真菌具有相当强的抑菌活性,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25mL/L,普通变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12.50mL/L,枯草芽孢杆菌25.00mL/L;黑曲霉、青霉6.25mL/L,黄曲霉、酵母菌12.5mL/L  相似文献   

13.
<正> 豫谷2号(原名5498)是河南安阳农科所用1976年采用“安30×小柳根”×北京2122复合杂交,连续6年在安阳,海南交替选育,历经8个世代于1981年育成。198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谷2号。1982—1989年的七年中参加了地区、省、华北协作区三级四次区试和生产示范,99处试点平均亩产328.75公斤,比对照种豫谷1号平均增产11.52%,居首位。其中88-89两年省生产示范中,平均亩产340.5公斤,比豫谷1号亩增产58.5公斤,增幅20.9%。经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适应范围广。还具抗谷锈病突出,兼抗白发病和谷瘟病等优良性状。90年累计种植面积135.4万亩,净增粮5416万公斤。  相似文献   

14.
豫麦36号(豫农001)豫麦36号系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在范濂和吕德彬教授指导下,用(百农3217×豫麦1号)×陕农7859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品种。原名豫农001,1995年9月第四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并命名为...  相似文献   

15.
郑稻18号     
《河南科技》2008,(12):6-6
审定编号 国审稻2007033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郑稻2号×郑稻5号 省级审定情况 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 征特性该 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9.4天,比对照品种“豫粳6号”晚熟3.4天;株高107.1厘米,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1粒,结实率86.5%,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技》2008,(9):6-6
特征特性汴棉五号为单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130天。该品种苗期长势一般;株型松紧适中,平均株高99.0厘米,果枝上拳,茎枝韧性好;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结铃快而集中,铃卵圆较大,铃壳薄;  相似文献   

17.
(1)用0.3%花卉复合肥分别处理假槟榔、南洋杉花苗6周后,平均株高分别为对照的151.8%、143.6%,有极显著的促进效果,(2)每盆菊花、扶桑各一品红土施1.2g多效唑复合剂,3处月后平均株高或枝长分别为对照的8.9%、16.3%和12.6%,矮化效果极显著;(3)将0.3%多效唑复合剂处理绿篱植物--叶子花(三角梅)、冬青和小叶女贞,4周后平均枝长分别为对照的19.1%、25.8%和26.  相似文献   

18.
<正> 开封市农科所培育成功的“开8034-5”最近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命名为“予花三号”花生新品种。付研究员王一均等同志辛勤耕耘十年培育成功的“予花三号”花生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大果大粒、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麦垅套种,又是外贸出口最佳商品种。近几年经过全省和全国区试  相似文献   

19.
<正> 豫油三号系荥阳县农科所农艺师苗陶成等同志在1980年以南阳41×奥罗进行有性杂交育成,该品种在全省三年区试和二年生产试验中表现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最近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并命名。准予在我省中、南部地区繁育推广。豫油三号产量水平在175——200公斤/亩。比对照南阳41增产1.64—9.3%;脂肪酸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为78.83%,较对照南阳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技》2008,(3):6-6
审定编号 豫审稻2007005 选育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Ⅱ-32A×信恢1511 特征特性 Ⅱ优1511属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147天。该品种平均株高130.4厘米,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剑叶狭长上举,根系发达。后期落色好;穗长24.0厘米,备粒椭圆形,穗粒数136.5粒,结实率8313%,亩有效穗18.1万,千粒重29.2克。2006年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