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住宅产业急需实现标准化、工业化、集约化生产,积极推广装配式住宅是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为出发点,从发展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现状和装配式住宅的实践来初步探讨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装配式住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未来建筑住宅发展的趋势。本文对装配式住宅技术发展进展做了初步的探讨,通过系统介绍了装配式住宅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对装配式住宅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某装配式民用住宅楼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能耗、耗及CO_2排放量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基于调研数据,应用此模型计算出该栋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能耗、耗及CO_2排放量;并与传统现浇混凝土住宅进行对比分析,作出能比变化曲线。针对装配式住宅特点,建立围护结构形成阶段热力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装配式住宅围护结构形成阶段三项数据均高于现浇住宅;且能比较高,装配式住宅建造需要消耗大量高品位能源。拆除阶段装配式住宅建材高回收利用率有效降低能耗及CO_2排放量。假定建筑50年使用年限,全寿命周期内装配式住宅总能耗及CO_2排放量分别减少15.0%、12.6%;但能比略高于现浇住宅。建立的围护结构形成阶段热力学计算模型能客观评价两类住宅该阶段在能源消耗、能源结构及对环境影响的差异,结合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对装配式住宅节能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装配式冷弯薄壁轻钢建筑作为绿色装配式建筑的代表,更受到国内外的青睐。重点介绍了此种新型建筑体系的特点、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浅析。并就这种建筑住宅体系在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某装配式民用住宅楼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能耗、耗及CO_2排放量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基于调研数据,应用此模型计算出该栋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能耗、耗及CO_2排放量;并与传统现浇混凝土住宅进行对比分析,作出能比变化曲线。针对装配式住宅特点,建立围护结构形成阶段热力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装配式住宅围护结构形成阶段三项数据均高于现浇住宅;且能比较高,装配式住宅建造需要消耗大量高品位能源。拆除阶段装配式住宅建材高回收利用率有效降低能耗及CO_2排放量。假定建筑50年使用年限,全寿命周期内装配式住宅总能耗及CO_2排放量分别减少15.0%、12.6%;但能比略高于现浇住宅。建立的围护结构形成阶段热力学计算模型能客观评价两类住宅该阶段在能源消耗、能源结构及对环境影响的差异,结合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对装配式住宅节能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石家庄城郊农宅建设与需求的调研,以可支撑体住宅理论为指导,构建SM装配式农宅实验模型.提出"SM装配式农宅=通用控制体系(system)+选填集成模块(module)"的设计公式,并以"模数体系→场地划分体系→建筑定位体系"分3步构建通用控制体系,从"空间、构件、内装"3个角度组建选填集成模块族群,由此求解设计公式,探索SM装配式农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贯彻落实,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坚持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理念。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业的发展趋势,装配式住宅能够满足一定的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装配式住宅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缺乏对装配式住宅的全面认知,相关产业链条不够完善、技术不够成熟、人员能力不强等,因此必须要综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装配式住宅的大规模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装配式高层混凝土住宅设计质量管理水平,采用并行工程技术,通过分析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流程特征和设计目标,从构建并行设计过程、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协同工作环境和设计质量管理流程角度,建立了基于并行工程的装配式高层混凝土住宅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针对结构选型与预制率拆解、预制装配影响下的建筑设计以及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等质量管理点,对高层混凝土住宅设计质量管理开展了应用研究.为工业化装配式高层住宅的设计质量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石家庄城郊农宅建设与需求调研,以可支撑体住宅理论为指导构建SM装配式农宅实验模型,提出“SM装配式农宅=通用控制体系(System)+ 选填集成模块(Module)”的设计公式,并以“模数体系—→场地划分体系—→建筑定位体系”分三步构建通用控制体系,从“空间、构件、内装”三个角度组建选填集成模块族群,由此求解设计公式,探索SM装配式农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发明成果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动我国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发展,为今后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随着预制装配式建筑从住宅延伸到公共商业项目,建筑面积逐年大幅递增,预制率逐步提高,由低预制率非承重体系向高预制率承重体系转变。本项目对预制梁柱、预制剪力墙等高预制率承重体系的成套建造技术及装置进行研究,推动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主要发明点包括: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固方法——钢盒加固法.采用的钢盒用厚的横向钢板与纵向钢板焊接而成.它不但能够承受很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而且由于其刚度大,对钢盒内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有很好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由单向受压变为三向受压,强度有较大提高.对钢盒加固结构的承载能力公式进行了推导,并且多次将其在高层建筑混凝土剪力墙和柱的局部加固中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钢盒加固法不但受力可靠,而且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加固件不外露,是混凝土剪力墙和柱等竖向承重构件局部损伤加固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木栅栏砾石笼生态护岸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林庄港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系统地研究了木栅栏砾石笼生态护岸的技术要求和生态效果.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试验河段内河道水体中CODM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0.7%,13.9%,21.1%,同时生态护岸建设前后河段内底栖动物结构、种类和优势物种均出现明显变化,底栖动物的类群发生了由耐污类群为主向中间类群为主的转化,说明木栅栏砾石笼护岸对林庄港河流生态系统的改善和修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进水流道对立式混流泵装置能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三个不同的进水流道设计方案所组成的立式混流泵装置进行了内流数值模拟.在分析进水流道基本流态的基础上,对进水流道出口水流条件以及水泵装置能量特性进行了定量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水泵的设计进水条件与水泵装置中的水泵进水条件存在明显差异,进水流道水力设计对立式混流泵装置的能量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工程设计中应重视进水流道的选型以及进水流道与水泵性能最佳匹配的研究.进水流道水力设计优化可有效地改善进水流道出口流态,确保水泵有良好的进水条件,大幅度提高水泵装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切延迟椭圆反射腔映射系统良好的混沌特性,构造了一类新的S一盒,详细分析了其包括双射、非线性度、严格雪崩、输出比特独立性、差分逼近概率和线性逼近概率等密码学特性,并对Kocarev等最近提出用离散混沌判定s-盒强度进行了讨论.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构造方法容易实现且效率较高,构造的S-盒较用其它混沌系统构造的s-盒具有更好的密码学特性,可用于已有的密码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变速箱综合传动装置试验台主要用于变速箱出厂前工况检查试验.面向多款变速箱,设计、实现变速箱综合传动装置试验台.可自动测量各工况下的输入转矩、输入转速、输出转速、流量、油温、各测点油压等参数,实现空损计算,及转向功能、密封性能、拖车起动等功能性检查.运行结果显示,试验台运行稳定,工作可靠,参数测量准确.  相似文献   

16.
瓦楞纸箱计算机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采用计算机进行瓦楞纸箱的箱型尺寸与结构,内衬结构,箱体强度等设计的过程,保证了设计精度,为瓦楞纸箱CAM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迅猛,条件接收是数字电视系统中的重要业务支撑系统,条件接收系统保证了数字电视运营商的经济利益和收视用户的服务权益,目前我国的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基本上都采用智能卡与机顶盒配合的方式实现用户密钥的保护和节目授权,由于在大部分家庭中多人共享一个机顶盒,这就很难实现针对个人用户的个性化业务服务,同时也使得用户被限定在一个机顶盒上享受所购买的节目服务。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现有的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上,改进用户管理系统和用户授权系统,增加认证服务器和动态密钥授权系统,设计了支持动态用户分配密钥的机顶盒和智能移动终端认证架构,并通过个人智能移动终端、机顶盒和认证服务器之间的用户动态密钥认证和授权协议,实现个人的数字电视节目收视授权,实现了针对个人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最著名的噪声函数法就是K en Perli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Perlin噪声,它被广泛应用于真实物体的模拟。文章采用Perlin噪声方法来模拟破旧木纹的效果,发现采用一维、二维噪声合成的方法可以产生特别的效果;另外,通过加入几何映射,可使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多节段钢锚箱式索塔锚固体系的传力机理,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桥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1.0),研究了钢锚箱之间连接与不连接两种方式对索塔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钢锚箱之间是否连接对锚固体系各节段以及节段内各构件承担的水平力影响较小,对各节段整体承担的竖向力无影响,而对各节段钢锚箱及塔壁承担的竖向力影响较大;钢锚箱之间是否连接对钢锚箱板件应力、混凝土塔壁应力以及栓钉剪力的分布规律具有明显影响,与钢锚箱不连接体系相比,钢锚箱连接体系各构件的应力或剪力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20.
应用分形盒维数检测理论,对心电信号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格子尺度下检测到的覆盖信号盒子数与格子尺寸之间存在密切的对数线性关系,这表明心电信号也具有分形特性。同时,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当采用一个时间窗来对信号进行检测时,在心电信号中QRS波群位置检测到的分维较大。而且这种差异很显著。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形盒维数检测的心电信号QRS波群定位方法,经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速度较快,并能有效去除干扰,可用于心电信号特征点的实时检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