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用于大型滚塑成型的LLDPE/HDPE共混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国内尚缺少大型滚塑聚乙烯专用料的情况下,研究了用非滚塑级的LLDPE与LDPE共混,以代替进口滚塑级的LLDPE。采用二元和三元共混,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阻燃剂与PAN聚合物共混,制备出多种具有一定阻燃效果的共混物,其中十溴联苯醚与三氧化二锑混合物与PAN聚合物共混的阻燃效果最好.进一步实验发现,水洗后十溴联苯醚在聚合物中的浓度降低,引起阻燃效果下降,无法作为PAN的理想共混阻燃材料.硫氰酸根插层水滑石与PAN共混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共混过程中,有部分聚丙烯腈大分子插入到了水滑石片层之间,水滑石层间距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并且由PAN/SCN-LDH共混制得的聚丙烯腈样品其晶态有序性有所降低,说明两者之间形成纳米插层共混,共混方式较理想,但阻燃效果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EVA增容PVC/SB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冲击实验,拉伸实验,动态力学分析及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了EVA增容的PVC/SBS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VA对PVC/SBS有良好的增容作用,并且与SBS一起对PVC有协同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国产PPS与PA66共混增强体系的力学性能,考察了不同配比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从工业化生产的角度优化出了综合性能较优异的配方。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差显微镜、TEM 与体积应变测量等方法研究EVA 对PVC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剪切带、银纹与适量的空穴都对增韧有贡献,但以剪切带的贡献最大.并提出EVA网络结构在增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研究了共混工艺对ABS/PA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最好的是通过ABS和SMA挤出,再与PA6挤出,注塑得到的ABS/PA6共混物;其次PA6/SMA挤出,再与ABS挤出,注塑得到的ABS/PA6共混物;力学性能最差的是PA6/SMA/ABS一起挤出,注塑得到的ABS/PA6共混物。  相似文献   

7.
基于红外光谱法的SBS改性沥青共混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高速剪切工艺在实验室制备了SBS物理和化学改性沥青,基于红外光谱法对SBS改性沥青中沥青的杂原子化合物及SBS中特征官能团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基质沥青、SBS、SBS物理改性沥青及SBS化学改性沥青的四种红外光谱图,揭示了SBS改性沥青的共混机理.结果表明SBS物理改性沥青的红外光谱图为基质沥青与SBS红外光谱图的简单叠加,说明SBS与基质沥青只是简单的物理共混共容.而SBS化学改性沥青的红外光谱图却有略微变化,说明由于SBS与基质沥青在强剪切力作用下的溶混炼以及稳定剂的添加,其中少量的SBS发生断裂,产生大分子自由基,从而与基质沥青发生化学反应,SBS之间发生交联反应而SBS与基质沥青之间发生了接枝反应.利用红外光谱法还可以测定SBS改性沥青中SBS的含量,从而评价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加入各种增容剂(Compatibilizer)和采用粉末丁苯橡胶(PSBR)及经接枝、交联改性的粉末丁苯橡胶(PMSBR),研究了提高聚氯乙烯/丁苯橡胶(PVC/SBR)共混相容性的途径。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五种增容剂对软质PVC/SBR共混物的改性效果以粉末丁腈P83和丁腈-26(NBR-26)最佳;粉末橡胶对PVC的改性效果优于块状橡胶,PMSBR对软质PVC的改性效果优于以NBR-26作增容剂的块状SBR和PSBR;用不同改性方法制得的四种PMSBR中,以多层乳液接枝改性的PMSBR-4对PVC的改性效果最佳,用它改性硬质PVC的缺口抗冲击强度和软质PVC的耐寒性,效果皆超过粉末丁腈P83。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动态力学谱分析表明:PVC/PMSBR-4共混材料呈良好的韧性断裂,橡胶粒子分散较均匀,相界面模糊,低温Tg升高,说明PVC/SBR的相容性获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聚丙烯(PP)与阳离子可染聚酯(CDPET)在组成为97/3,95/5,90/10、85/15和80/20以及与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组成为90/10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共混物形态结构与流变性质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PP与CDPET、PBT的共混物熔体均为切力变稀的幂律流体。共混物PP/CDPET熔体表观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比PP/PBT小,而对温度的依赖性则比PP/PBT大。PP/CDPET共混物随着第二组分含量的变化其表现粘度在5(质量)%时出现极大值,这与共混物熔体中分散相的形态结构物有关;CDPET百分含量越大,PP/CDPET共混物熔体粘度对温度越敏感。  相似文献   

10.
采用PP-g-MAH为相容剂,研究了各组成份对PA6/PP共混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增韧作用及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W/O乳化液分散相液滴破裂的临界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牛顿型液-液两相乳化液的分散相液滴的破裂机理及其临界条件,用Couette双圆筒装置形成薄层纯剪切流场,通过白油包水型乳化液滴在不同剪切率下的变形和破裂情况,验证临界破裂条件并加以修正。提出对于油水旋流分离器,根据实际的流场分布和乳化液的物性特点,可以预测分离效果;或根据分离器的分离能力,适当控制其转速或流量等操作条件,使内部流场合理分布,防止乳化液进一步乳化。为此,研究液滴的临界破裂条件可为各类油水乳化液分离设备内部的剪切分布的合理性提供可靠依据和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抗剪强度指标C和φ是评价岩土体性质和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在工程设计质量和工程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直接剪切试验的步骤和计算公式,并以图解的形式使得试验过程更加清晰明确,指出了影响直接剪切试验的因素与试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试验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pH值对Mg-Al型类水滑石化合物(HTlc)/高岭土(kaolinite)悬浮体流变性的影响。对纯高岭土分散体系,控制剪切速率(D)得到的屈服应力(τy)和控制剪切应力(τ)得到的临界剪切应力(τc)皆随pH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pH=7左右出现最大值;而对质量比为R=0.25的Mg-Al-HTlc/kaolinite分散体系,其τy和τc在pH=11左右出现最大值。根据HTlc和kaolinite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实验结果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饱和福建标准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固结不排水振动三轴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强度发挥面和空间强度发挥面(SMP面)上的剪正应力比与正剪应变比关系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动荷载作用下只有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间在强度发挥面和SMP面上均存在线性关系,且在密度、固结周围压力、固结应力比、动应力幅值和振次发生变经时其关系均不受影响,而应力比与应变全量比间不能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表示。  相似文献   

15.
在自行改造、加工的高应力单剪仪试验系统上,对饱和粗砂、干粗砂、饱和细砂、干细砂与钢材、混凝土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高应力单剪条件下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段与双曲线模型较一致.干砂界面的初始剪切刚度和界面抗剪强度均大于同基底下饱和砂界面的值.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知,相对于土性和基底材料两影响因素,砂的干湿状态对剪切特性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参照了斜刃剪剪切力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了适合滚切剪剪切力的计算公式,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利用DV3T流变仪通过控制剪切速率和小振幅振荡剪切的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剪切历史对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的表观黏度不仅受降温方式的影响,还与测量过程中选取的剪切速率有关;即使原油降温过程中所经受的剪切速率很小,其恒温静止达到平衡时的储能模量与静态降温的原油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这种差距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降温过程中剪切时间越长,原油的表观黏度越大;但恒温静止阶段的最终胶凝结构却越弱;此外原油在降温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使其流变性恶化的最差高速剪切温度。  相似文献   

18.
一种在三轴压力室内测试土样剪切波速的新装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土的剪切波速与其三轴剪切试验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依据扭剪振动原理,开发出一种测试三轴压力室内土样剪切波速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工作频率达5kHz,比现有同类装置低至1/10左右;体积小、发射能量大,能够测试软粘土和饱和松散砂土试样的剪切波速;测试波形无偏振,它容易与目前各种形式的静、动三轴剪切仪配套,形成剪切波速与剪切三轴联合试验装置,剪切波速测试装置对土样无扰动,测试过程快捷,测试信号稳定,测试波形中无纵波干扰,很容易识别出剪切波的初至时间。  相似文献   

19.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tructures, fracture behavior and dynamic shear property were investigated for 7050 to 7N01 layer of 7N01/7A01/7050 multilayer plate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ratio fabricated by hot rolling bonding. 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ickness ratio of 7050 to 7N01 layer was 1 and 7050 layer was backplane, the absorbed energy of the multilayer plate was 39% higher than that of 7050 alloy. The excellent energy absorbing ability of 7N01/7A01/7050 multilayer plate is attributed to the blunted cracks in 7A01 interlayer, the enhanced 7050 layer by decreasing of secondary cracks and the delaying dynamic failure of 7050 layer.  相似文献   

20.
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用于分析带边框钢筋砼低剪力墙的软化桁架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试验结果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带边框钢筋砼低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建议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软化桁架理论的分析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