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扰自适应的动态信道分配(IA-DCA)的特点,并给出了它所能达到的极限系统容量。通过对固定信道分配(FCA),话务量自适应动态信道分配(TA-DCA)和IA-DCA的仿真,比较了各信道分配方案的含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说明,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具有明显的容量优势,而且容量的改善和系统中所有连接的平均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具  相似文献   

2.
宽带CDMA蜂窝系统中小区容量和覆盖半径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功率控制方程中加入干扰因子后,推导了中断概率,基站接收机灵敏度,移动台最大可允许的发射功率,信干比的期望值,路径抽耗与小区覆盖半径,小区容量的关系式,在2GHz频率,宽带,各种速率时,计算了基站接收信号的信干比,小区容量和小区的覆盖半径。  相似文献   

3.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圆形分层小区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智能天线技术与移动通信小区技术有机融合 ,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站智能天线在垂直面多波束覆盖形成的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的新型小区结构。考察了这种智能小区结构及相应频率复用方案下的载干比性能和动态覆盖的冗余度。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初步表明 :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结构有助于改善频率复用下的下行链路下的载干比性能及动态覆盖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4.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圆形分层小区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智能天线技术与移动通信小区技术有机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站智能天线在垂直面多波束覆盖形成的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的新型小区结构.考察了这种智能小区结构及相应频率复用方案下的载干比性能和动态覆盖的冗余度.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初步表明: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结构有助于改善频率复用下的下行链路下的载干比性能及动态覆盖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蜂窝系统的载干比的分析,计算了各种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系数和系统容量。由码分多址(CDMA)蜂窝系统与其它蜂窝系统的容量的比较可知,CDMA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效率约为62%,其系统容量优于其它蜂窝系统。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选择最大多用户分集MIMO信道调度方法,能在不降低性能的基础上减少反馈负载.每个用户将最大的信干噪比值与设定的门限比较,只有大于门限的值及对应的发射天线序号返回给基站,基站分配独立的信道给最大信干噪比用户.给出了所提方案的系统平均容量和反馈负载量的分析,仿真结果与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多媒体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一种基于业务的非线性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用于上行链路,在同时满足平均信干比和掉话率要求的条件下,利用迭代求得各业务在到达基站时所需的最小功率,从而使系统容量达到最大,同时保证了各业务具有高服务质量,通过对一个三业务的数仿真,验证了此功率控制算法的优点,并显示了服务质量与系统容量的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种移动通信智能圆形分层小区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智能天线技术与移动通信小区技术有机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站智能天线在垂直面多波束覆盖形成的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的新型小区结构。考察了这种智能小区结构及相应频率复用方案下的载下比性能和动态覆盖的冗余度,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初步表明:智能圆形分层小区结构有助于改善频率复用下的下行链路下的载干比性能及动态覆盖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高空平台CDMA(HAPS-CDMA)系统干扰并提升容量,针对CDMA系统上行链路容量受干扰所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层蜂窝重叠覆盖方案。该方案在原有HAPS-CDMA系统热点小区上引入单个地面CDMA基站服务小区,形成双层蜂窝重叠覆盖系统,并通过调整引入的地面CDMA小区大小来达到最大可能减小HAPS-CDMA系统小区内干扰、提高系统容量的目的。为了更贴近实际,假设地面用户呈高斯分布。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系统相比,该双层蜂窝系统能够较好地降低小区内的干扰,改善各层小区系统容量,尤其是热点地区容量提升最大,且在双蜂窝半径比达到特定值时各层小区均获得最佳容量改善量。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考虑整个蜂窝系统的情况下,结合环境阴影衰落深度等因素,分析了地面基站天线倾斜对CDMA系统整体容量的影响后,提出了一种CDMA系统多区基站的天线倾斜方案.该方案将基站天线倾斜技术应用于整个CDMA蜂窝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将CDMA系统容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斜拉桥异型钢结构主塔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以安徽涡河三桥为工程实例,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主塔钢结构部分和塔根的弯矩、轴力和应力以及主塔最大位移随恒载、主塔高度、塔根无索区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恒载及主塔高度的增加,钢结构部分和塔根的弯矩、轴力和压应力以及主塔的最大位移都呈增加的趋势;当恒载增加到1.4倍实际恒载时,钢结构出现局部屈服;主塔高度变化对钢结构部分和塔根的弯矩、轴力和压应力以及主塔刚度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因此需合理控制主塔的高度;塔根弯矩的增量比主塔钢结构部分更大;塔根无索区长度增加对主塔受力有利,但考虑到索距及施工的需要,无索区长度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线性预编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线性预编码的信干噪比最大化方法中,共信道干扰抑制和噪声抑制不能有效平衡的问题,提出将其中的噪声方差项修正为以噪声方差为变量的分段线性函数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噪声方差项的分段修正,在噪声方差的值较小时依然能够保持共信道干扰抑制和噪声抑制间的平衡,从而使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和容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仿真结果表明,与信干噪比最大化法相比,所提方案对于基站天线数为5、移动用户数为3、移动用户天线数均为2的多用户系统,在平均误比特率为10-4水平上可以获得2 dB的性能增益,当信噪比为10dB时,可以使系统的各态历经容量增加1 b.(s.Hz)-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空气的载带能力,提出一种新型热空气除湿-加湿含氚废水载带系统,系统首先对环境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再加热,然后采用一种新型2层多喷嘴雾化加湿塔,利用含氚废水加湿热空气;针对新型系统搭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研究出塔温度、出塔相对湿度、载带量和加湿效率的变化规律,并总结不同热风温度、热风流量、喷雾流量以及除湿系统、填料等参数对雾化加湿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未除湿的湿润环境空气相比,经过除湿后其出塔温度和相对湿度下降,载带量和加湿效率能分别提升20.6%和37.2%;与无填料系统相比,加湿性能提升明显,载带量和加湿效率较无填料系统能分别提升47.8%和37.0%;喷雾流量增加能提升载带量却降低了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优先级借用的信道分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信道借用方案,该方案为每个小区的名义信道设定借用优先级,并在借用时判断信道的载干比是否满足门限要求,这种方案设计避免了繁琐的借用闭锁以及大量的信道状态交换,因此适合于应用复杂的动态信道分配有困难的GSM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热点区域的阻塞率,提高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了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软切换和系统容量之间关系,介绍了CDMA系统软切换的过程以及软切换所涉及的关键参数,通过CDMA系统容量的计算方法分析得到软切换对系统容量的增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仿真工具CE4仿真得到在软切换状态下移动台发射功率和基站接收功率以及不同移动台的切换控制比例对于基站接收功率的影响,从而得出软切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容量的结论,对实际系统参数的设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终端的大量使用,使得传统的异构网络很难满足用户对数据速率的追求,面对这样的需求,小小区技术成为了未来移动通信的热点.然而在此场景下,小区间干扰严重制约着系统容量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小小区关闭策略被提出,如随机关闭、基于负载关闭等算法,但是这些方法的应用都没有考虑小区的系统容量.所以对基于每个小小区基站关闭前后带来系统容量增益进行了研究,有效地选择合适的小小区基站关闭策略,来减少小区间干扰,从而提高小区的系统容量.最后,仿真比较了基站在全开情况以及随机关闭和基于负载状况关闭的系统吞吐量,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在复杂的室内电磁环境下精确地对室内的无线发射机基站进行部署规划,本文软件仿真分析模块采用室内优势路径传播模型,该模型可以对仿真区域的电磁覆盖以及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多径传播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软件将仿真结果即室内仿真区域内各点的接收功率、电场强度以及各基站的载干比等以二维三维可视化的方式显示。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下,室内优势路径传播模型比传统的射线追踪模型运算更加精确、仿真运行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地震带的分布特点,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地震救灾的链状空间应急通信系统.该系统由若干个高空平台链状排列而成,每个平台搭载一个移动通信基站.针对基站、频谱等系统资源受限的现实约束,为了提高用户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用户分组和平均功率分配的低复杂度基站协作方法.对该方法的用户容量性能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水声通信系统的通信速率,同时更好地解决能量供应问题,提出了一种水声中继放大转发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案.该系统的声呐中继配备无线充电设备,利用从基站获取到的能量时分复用地放大转发来自基站的信号.采用拉格朗日优化算法,从信道遍历和容量上界最大的角度出发,推导出一种充电时隙资源以及水下各个传感器通信时隙资源的最次优分配方案.对不同信道、不同发射功率以及不同通信距离的水声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配策略比传统策略显著提高了系统可达遍历和容量上界,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以及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提出一种传输方式自适应调度算法。方法该算法由各移动用户根据信道状态选择与基站的通信方式,包括波束形成和空分复用,并向基站自适应反馈信道信息;基站根据各移动用户的反馈信息选择用户子集。结果该算法实现了基站和移动用户联合用户调度,系统反馈开销由各用户的信道状态共同决定。结论与已有方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同时获得高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BER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