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的目的在于用较低的成本来生产优质的畜产品,以达到较高的效益。而传统的饲养方法,饲料成本占到养猪总成本的70%以上。因此,拟定生猪各年龄阶段的日粮配方组合,满足生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精心配制日粮,已成为生猪产业盈亏的关键。然而经调查,镇巴县大部分生猪养殖户仍在沿用传统而原始的养殖方式,饲养管理粗放,养殖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2.
生猪生产波动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猪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波动,是正确预测生猪生产、指导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根据陕西省生猪生产的年度记载,解放后,陕西省生猪发展基本上可分为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1971~1972年前,基本上是以追求存栏增长为主,走的是外延发展的道路;1972年以后,基本上是以稳定存栏,追求出栏增长为主,走的是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鉴此,本文在分析生猪生产发展长期趋势和周期波动时,是以陕西省为例,以1972年为界,分两段进行的,并通过研究出栏指标来探究生猪生产波动的原因。一、生猪生产的长期趋势图1是根据陕西省…  相似文献   

3.
李艾 《汉中科技》2013,(4):37-38
文章就生猪免疫过程中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诸如疫苗、免疫剂量、母源抗体、免疫程序、免疫操作、饲养环境的、应激、猪体健康、免疫抑制性疫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要求在生产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影响免疫质量的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来提高免疫效果,这样才能避免疫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全国性生猪生产价格低迷、效益下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已影响到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动摇养殖户养猪的信心。生猪养殖如何平稳度过低谷期,笔者特提出以下六点建议,仅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的应激综合征是在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饲养密度大,人为干扰多,使生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对生猪生产和猪肉品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预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高平安  强清芳 《汉中科技》2006,(2):33-34,38
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是市县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从宁强县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看,养猪生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山区农民的饲养习惯决定了生猪产业必须依赖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在先进的养殖技术与传统的喂养习惯并存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益如何?我们以100头生猪育肥统计资料,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效益分析,探讨和寻求生猪育肥的合理阶段及理想品种组合,以期从中寻找规律,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做大做强双江生猪业,提高生猪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作者在对双江生猪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猪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优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快速养猪这一综合技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有了飞速的发展,不断的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生猪直线育肥技术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综合技术,是我们适应当前牧业高速发展、快速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将我们应用这一综合技术的结果总结如下:一、实验方法1、分组选三里丁村商XX家做具体实例。一次人拦25头猪做实验组。社办村柯XX养猪13头做对照组。品种都是杂交一代(民请X长白)入栏时无明显差异。2、饲养管理(1)实验组的饲养管理。圈舍是坐北朝南的半开式砖舍,水泥地,板铺炕,水槽和食槽是砖砌水泥抹面,底边留有放水孔。猪入栏前两天…  相似文献   

9.
近年,南郑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生猪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产业。在生猪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信贷资金困难、私屠乱宰严重、生猪价格不稳定、疫病风险加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经过深入走访调研,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古柏乡位于岷江河畔,依山傍水,地势平坦,物产丰富,盛产粮食、生猪、油樟、烤烟、花生、茶叶、土豆,素有“油樟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古柏乡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乡实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成功走出了一条依托协会、创建品牌、壮大支柱、促进生猪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的好路子。生猪产业在古柏乡生猪协会的带动下,生猪生产迅猛发展,2005年全乡出栏生猪5.8万头,人均出栏2.3头,全乡生猪产值4100万元,占全乡畜牧业产值的70%。2005年生猪协会会员生产肉猪2.6万头,会员人均25.5头,养猪总收入达1838万元,会员人平增收1671元。  相似文献   

11.
管瑞凤  何伟 《海峡科学》2007,(6):166-167
对2006年漳平市生猪养殖业现状及其治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系统阐述了生猪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从管理和技术角度,提出了消减生猪养殖业污染、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柳谷春  李助南 《科技信息》2012,(10):115-115
荆州市历来是生猪养殖大市,养猪业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一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2010年全市生猪出栏437.28万头,比2009年增加40.09万头、增长10.09%,占全省出栏4441.7万头的9.84%,居全省第四位。2011年上半年,我市生猪出栏195.68万头,同比增长0.51%,占全省出栏1825.59万头的10.72%,占全省出栏比重增加0.88个百分点。在全国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的情况下,荆州生猪生产不降  相似文献   

13.
徐光涛 《科技资讯》2014,(2):238-239
生猪养殖在中国畜牧业中占绝对主导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在生猪的养殖规模上则是进入了发展的阶段。本文主要对生猪在养殖规模上的经济效益做了相应的阐述,同时总结了在经济效益上的研究成果,并且对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彭名胜  刘建平  王榕 《广东科技》2014,(20):155-156
生猪产业作为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们对肉食产品的需求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生猪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规划、加工业跟不上养殖业发展的步伐等,严重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分析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生猪产业链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演化过程具有远离平衡态、产生非线性、形成巨涨落等复杂适应性特征。生猪产业链的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非健康生猪产业链阶段、亚健康生猪产业链阶段和健康生猪产业链阶段,在生猪产业链演化的不同阶段,由于环境、组织及机制条件的不同,演化模式也不相同,非健康生猪产业链阶段的演化模式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非健康生猪产业链的转型模式;亚健康生猪产业链阶段的演化模式是在政府与龙头企业共同主导下亚健康生猪产业链的升级模式;趋于健康生猪产业链阶段的演化模式是在龙头集群企业主导下的健康养殖产业链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金猪年,猪年猪行情好,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均涨到历史的最高点,然而在养猪户收获着生猪涨价带来喜悦的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在为肉价高涨而担忧。猪肉价格已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就肉价涨因和生猪生产现状作分析,同时,也对今后健康发展生猪生产提出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玮  刘小飞 《科技咨询导报》2010,(34):225-225,227
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分别从大气环境、水环境的影响及固体废物污染三个方面探讨了生猪规模养殖场对环境影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汉中市中小型养猪场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安庆  郑婧 《汉中科技》2010,(4):10-10,24
汉中市素有生猪养殖传统,优越的环境条件给生猪养殖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生猪养殖业被全市列为主导产业之一,使生猪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一大批生猪养殖企业的崛起,对全市生猪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最近,因业务工作需要,我们对全市50多家养猪养殖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发现许多养猪场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养猪业的发展,现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凤仙 《科技信息》2012,(15):427-427
生猪屠宰栓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对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结果处理颇有体会,现将本县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要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的核心产业,有效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有助于保护农业环境、保障猪肉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供应链整体运作。基于绩效评价原则,从生猪绿色供应链业务流程执行水平、运作绩效水平、节点企业绩效水平、绿色水平4个方面为生猪加工配送企业建立了一个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离散霍普菲尔神经网络模型对某企业2007—2011年绿色供应链实施评价,研究表明:基于离散霍普菲尔神经网络的生猪绿色供应链评价是合理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