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锥尾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conicaudatus)作为对照,在韩国不同地域和寄主中采集了15个松材线虫分离物、3 个拟松材线虫的分离物及5个未鉴定的该属的分离物,并对其进行了ITS 和 D2D3 rDNA序列分析。以单条雌线虫的DNA为模板,ITS 和 D2D3 区由PCR仪扩增并克隆其序列。结果表明,所有松材线虫的ITS 和 D2D3 区序列相同,没有种内变异。然而2个采自黑松和红松的拟松材线虫分离物的基因型分别是亚洲型和欧洲型。5个未鉴定线虫的数据表明,它们分别接近B. tusciae、B. lini、B. thailandae、B. doui和 B. hylobianum,该结果同时被形态学结果所支持。利用5种酶(Hinf I、Alu I、Msp I、Hae III、Rsa),PCR产物克隆并测序的数据也可以区分不同种和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2018年7月自辽宁省沈阳市枯死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体内分离得到一种非常见的线虫,经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到该线虫在枯死松树内种群单一且数量较多,为研究其与松树枯萎的关系,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该线虫进行系统的描述说明,以确定该线虫的种属,更好地进行线虫的鉴定与分类,并对咽滑刃属线虫的数据库进行补充,便以期为松树枯萎病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采集到的华山松枯死木样品劈成1 cm(长)×1 cm(宽)的薄片,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在室温条件下分离8~12 h后收集线虫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时将分离到的线虫用4%的甲醛溶液浸泡法杀死并立即固定,制作永久玻片。将一定数量的线虫用无菌水漂洗3次后移入长满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中,置于培养箱25℃暗培养7 d后可得到大量线虫。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拍摄雌成虫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采用De Man公式进行形态测计,并依据特征绘制出墨线图。扫描电子显微镜则用于观察线虫的侧区、唇区、阴门区、尾尖突等部位处的细微差别。提取线虫DNA并对其18S和28S D2—D3进行片段扩增、克隆和测序,多基因串联构建进化树,通过Bootstrap值分析聚类可靠性。经系统的形态学观察、测计以及分子生物学系统发育分析对该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该线虫能以真菌为食,主要形态特征为雌虫体长1 252~1 722μm,角质层具环纹;唇区圆形,缢缩明显;口针长12~16μm,具有明显的基部球;中食道球长卵圆形近圆形,瓣膜清晰;排泄孔通常位于中食道球后方;食道腺长叶状,从背面覆盖肠;卵巢前伸,卵母细胞呈单行排列;侧线数量为4,具阴门盖;尾部具单个茎状末端,附两个梗节,分别具4~6个端缘指状突起;雄虫体长略短,为972~1 383μm,体前部特征与雌虫相似;单精巢前伸,交合刺呈玫瑰刺状,长24~30μm,具2对尾乳突;尾部形态与雌虫相似,但更向腹面弯曲。系统发育分析基于核糖体RNA(rRNA)的18S和28S D2—D3基因序列,多基因串联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也表明该线虫种群与基因库中具有可用序列的其他咽滑刃属线虫物种分开聚类。【结论】该线虫鉴定为辽宁咽滑刃线虫(Laimaphelenchus liaoningensis n. sp.),在形态特征方面通过具有阴门盖、4条侧线和尾端梗节的特征将其与其他类似种区分开来,在分子特征方面则通过与该属中其他种类分开聚类进行区分。这是中国关于咽滑刃属线虫的首次报道,同时华山松也为该属线虫的一新寄主。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灰葡萄孢成功培养了该线虫,表明该咽滑刃线虫能以真菌为食。咽滑刃属线虫的尾端结构在不同种间存在差异,只有借助扫描电镜才能观察到特征上的细微差别,说明仅基于光学显微镜的形态分类学鉴定面临一定困难,扫描电镜是观察线虫细微的尾尖形状和结构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包装木的树皮象伞真滑刃线虫新记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2年从厦门口岸出口的71批货物木包装的83份样品中,多次检出多种伞真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spp.),有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奇异伞真滑刃线虫(B.aberrans),还从9份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木包装样品中检出另一种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鉴定为树皮象伞真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hylobianum(Korenchenko,1980)Hunt,1997).其特征是雄虫交合刺大而强壮,末端有帽状突起,髁突明显突起,靠腹面喙突钝圆,雌虫阴门处有小的阴门盖,尾部末端钝圆,明显向腹面弯曲.室内培养表明该线虫很容易在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培养物上继代繁殖.该线虫为中国的新记录种,马尾松为该线虫的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中国蛙科-新属——肛刺蛙属(蛙科:叉舌蛙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叶氏隆肛蛙Feirana yei具有较多独特性.其雄性个体肛部隆起,肛孔下方有两个布满黑刺的大的白色球形隆起、具单咽下内声囊、第一指具婚刺等外形特征可区别于隆肛蛙属已知的另2种和蛙科叉舌蛙亚科中的其他各属;在棘蛙族系统发育关系树上独立为一支,位于Quasipaa支系的基部,与该属其他种明显分开,构成姐妹群关系.这些特性表明叶氏隆肛蛙不宜划入隆肛蛙属或Quasipaa,适宜另立一新属,即肛刺蛙属Yerana gen.nov.  相似文献   

5.
长尾线虫属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尾线虫属(Seinura spp.)是一类能捕食其他线虫的捕食性线虫,具有维持土壤线虫种群生态平衡的作用。此外,长尾属线虫还是被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的生物材料。笔者综述了长尾线虫属的形态分类特征及其43个有效种的主要区别特征,为长尾属线虫的研究提供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PCR-RFLP方法对食线虫菌物节丛孢属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该属10种12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进行了PCR扩增,4种内切酶酶切。结果表明该属的ITS区长度没有明显差异,其长度范围在658-705bp之间,酶切图谱能体现不同种间的多态性,根据4种内切酶酶切结果,利用UPGAM法检建的节丛孢属分子系统树,基本体现了属内不同种间的亲缘关系,从节水平证明了节丛孢属形  相似文献   

7.
十一种重楼属植物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作者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重楼属植物11个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2个引物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有82条(95.3%)表现出多态性,说明重楼属植物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用UPGMA法则构建分子系统树,并把11个种划分为6组.  相似文献   

8.
以rDNA ITS1-5.8S-ITS2序列作为分子标记,采用直接优化和常规分析两种方法,探讨膜盘菌属内种间及其与相关属间的亲缘关系,并比较了两种建树方法在解决该属内种间关系的效果。以Lachnum spartinae为外群,选取31条序列构建了最小进化树、最大简约树和直接优化树。结果表明,Hymenoscyphus ericae复合种与其他膜盘菌属的成员关系较远,除了H.ericae外,其他膜盘菌形成一个单系群。模式种Hymenoscyphus fructigenus与H.caudatus,H.fucatus,H.scutulus等构成一个高支持率的分支,与另一分支(H.epiphyllus,H.lasiopodium)形成姐妹群。相对于常规的两步分析法,直接优化所产生的系统树与当前形态学特征基本相符合,因而更合理地反映膜盘菌属的分类地位和种间关系,表明该分析方法在真菌系统发育分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蛙科一新属——肛刺蛙属(蛙科:叉舌蛙亚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叶氏隆肛蛙Feirana yei具有较多独特性.其雄性个体肛部隆起,肛孔下方有两个布满黑刺的大的白色球形隆起、具单咽下内声囊、第一指具婚刺等外形特征可区别于隆肛蛙属已知的另2种和蛙科叉舌蛙亚科中的其他各属;在棘蛙族系统发育关系树上独立为一支,位于Quasipaa支系的基部,与该属其他种明显分开,构成姐妹群关系.这些特性表明叶氏隆肛蛙不宜划入隆肛蛙属或Quasipaa,适宜另立一新属,即肛刺蛙属Yerana gen.nov.  相似文献   

10.
目的2017年在安徽省黄山博村林场枯死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体内分离得到一种不常见的线虫。经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该线虫在枯死松树内种群单一且数量较多。为研究其与松树枯萎的关系,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该线虫进行系统描述,确定该线虫的种属并对线虫数据库进行补充,以便于更好进行线虫的鉴定与分类,为松枯萎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