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科技产业大省的广东,近年来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建设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实施的"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即是广东全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项创举。如今,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已迈入第十个年头,这项立足产业发展前沿、服务企业发展所需的创新行动,极大拉近了广东企业与全国高校、科研机构间的距离,一方面,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将实验室和象牙塔中的科研创新落到了产业一线,带动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在广东;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融合创新,使广东产业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特派员行动基础上实施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更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将广东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推向高潮,进一步深化了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界首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健全创新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有效发挥了科技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界首特色的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与发展有效衔接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全市7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全省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发明专利授权十强县""安徽省专利申请十强县"安徽省首批  相似文献   

3.
<正>经济的腾飞需要科技作为支点,需要金融作为血液。产业革命的兴起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这是历史的启迪。面对经济新常态,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总体设想,为我们以科技金融为支撑,全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总方向。科技与金融"联姻",是这个时代赋予的崭新命题。如何破题?如何解题?立于全国改革发展潮头的广东做出了诸多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科学技术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开启椒江"科技新长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创新驱动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合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定位为引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全局的重心,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优先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创新载体,配套科技体制改革,改善创新环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为中部地区创新高地正加速崛起。  相似文献   

6.
柯办 《安徽科技》2015,(11):5-7
<正>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把"建设创新安徽,推动转型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省首轮改革的重点任务,把创新驱动发展列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4105"行动计划十大工程之一,出台创新型省份建设"1+6+2"配套政策,并强力推进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支撑了经济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了安徽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驱动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新路径和主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一直把"创新"当作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同时,它还扮演着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广东发展的主战略,究其原因在于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当前,广东正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广东RD投入强度达到2.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S创新曲线2%的临界点,开始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全新阶段。与此同时,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发达国家创新能力整体优势的竞争压力,又要避免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以来支撑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土地、空间、资源、环境等方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韩国大力推动创造经济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竞争力显著增强。广东的经济总量与韩国相当,又都处于创新发展的探索阶段,通过对韩国创造经济的分析,有助于为广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有益的借鉴。创造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创新追赶战略",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型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正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是甘肃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攻坚阶段,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和经济综合竞争力,成为当前全省科技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全省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来抓,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十三五"时期时代发展的最强脉搏。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是科技创新,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三五"广东省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与《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相比,体现了由"科学技术"向"科技创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科技服务业的勃兴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科技服务业不仅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大局的重要科技突破口,而且成为"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的重要助推器。当前,在南粤大地上,科技服务业正释放出源源不竭的活力,成为广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成为广东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召开后,科技工作将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支撑引领、全面小康"的总要求,坚定不移的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作为为引领新常态的总体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构建绿色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努力实现"科技宜宾创、产品宜宾造"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当前,我国经济正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人才是关键.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以来,宣城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顺利实现了"十三五"科技发展的良好开局。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宣城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招引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序曲】广东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效凸显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牢牢扭住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个总定位,先后出台并实施《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普惠性科技金融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支撑、政产学研金紧密结合的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2017年全省创新发展大会强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必须牢牢扭住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个核心定位聚焦聚力。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中央从全国发展大局和广东优势特点出发,赋予广东创新发展的核心定位,是我省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之策。广东科技金融为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自2012年"广佛莞"地区和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孵化培育"专精特新"  相似文献   

19.
日前,省委、市委分别出台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动力,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创新驱动战略,宁海县坚持"人才强县、科技强县"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和科技领域投入,优化引才育才环境,相继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实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科技经费突破1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2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2668件、2157件,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期检查,被国家科技部正式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技》2012,(10):17
位于杭州市西郊的临安市,风景秀丽。在临安市十二届十次全会上提出了高举"两面大旗",即"依托生态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临安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在战略层面得到了确立。三年来,临安市把科技创新作为生态与经济共赢发展的基本支撑点,取得了一些突破和宝贵的经验,这也更加坚定了临安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这条必由之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