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蔬菜生产中怎样巧用赤霉素赤霉素又叫九二0,在菠菜、韭菜、芹菜等蔬菜.上推广应用,可增产鲜菜30%—50%,且蔬菜质地洁白、嫩绿、适口性好、经济效益高。一、菠菜于收获前约10—15天,每66.7平方米地(即1分地),用20—30PPm的赤霉素液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2.
<正>灰霉病是早春温棚内蔬菜的主要病害,它喜低温高湿,早春温棚内小气候很适宜该病的发生。近几年随着该病害抗药性的增加,防治越来越难。为此采用一些新方法新药剂进行综合防治,可使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3.
王慧娟 《河南科技》2001,(11):37-37
一品红又称圣诞花、象牙红,原产墨西哥,现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是近年来颇受欢迎的一种家庭盆花。一品红是一种小灌木,茎含乳汁,叶背面有软毛,总苞片是主要的观赏部位,呈叶片状,披针形,有红、黄、粉、白等颜色。目前栽培的主要园艺变种有“一品白”、“一品粉”及“重瓣一品红”等。 一品红性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微酸性的肥沃砂质壤土最好。不耐寒,适生温度15~30℃,冬季室温应不低于15℃,以16~18℃为宜。它是短日照植物,18~20℃温度下,每天光照8—9小时,50天左右可以开花…  相似文献   

4.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邓州市赵集乡农技站王国勇一、黄瓜枯萎病的识别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死秧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生普遍。感病率高,毁灭性强。一般减产30-50%,重者绝收。幼苗期感病,茎基部变褐缢缩,严重时倒伏死亡;成株期发病,茎基部纵裂,潮湿时病部呈...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鲤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庆伟  李霞 《松辽学刊》1997,(3):49-51,37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鲤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鲤鱼胚胎发育最适温度为20-30℃,致死温度为15℃以下和40℃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秋番茄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对增加菜农收入和稳定“菜园子”、丰富“菜篮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秋番茄的前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尤其是今年夏秋,我省阴雨天气较多,更适合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蔓延。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导致番茄质量变差,产量降低,重则造成植株大片死亡。病原及发病规律番茄灰霉病为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侵害引起。病菌主要通过土壤、气流、雨水及田间管理操作进行传播。一般当空气温度15℃,相对湿度达到80%即可发病。气温升至20--25℃,湿度继续增大,则病情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小西葫芦灰霉病 1.发病条件与症状.该病主要为害花和幼瓜,多从开败的花入侵,使花腐烂,产生灰色霉层,然后由病花向幼瓜发展,使瓜顶尖褪绿,呈水浸状软腐,萎缩,病部生灰色霉层.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土壤表层及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浇水或农事操作传播,棚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或植株表面结露易发病.  相似文献   

8.
西瓜枯萎病及防治信阳地区农科所许国信阳地区植保站石鸿文西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烂脚病等,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真菌性病害。据信阳地区调查,轻病田一般减产15-25%,重病田减产50-70%,甚至颗粒无收。幼苗发病,子叶与真叶褪色,子叶萎垂,根茎部变褐...  相似文献   

9.
螨死光是一种新型速效广谱杀螨剂。对哺乳动物毒性中等,对鸟类低毒,对鱼、虾和蜜蜂毒性较高。该药剂触杀性强,无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对叶螨的各个生育期(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锈螨的防治效果也较好,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一般可达1-2个月。 1.防治苹果叶螨、防治苹果红蜘蛛、山楂红蜘蛛。于苹果开花初期均匀施药一次,用20%螨死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有效浓度50-60mg/kg),可有效防治苹果叶螨,持效期可达30-50天。 2.防治柑桔叶螨、防治柑桔全爪螨。按树的不同方位…  相似文献   

10.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一)概念初释 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史实出发,根据大学适龄人口(18—22岁)的入学率,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其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或大众阶段,入学率为15%—50%;普及或普及化阶段,入学率为50%以上。 (二)基本特点 根据马丁·特罗所述,三者区别不仅在于入学率这一数量指标,还表现在高等教育系统其他各方面的质的指标上,在此我们将其定义为三个阶段的特点,并列表如下: (三)对于大众化的深层理解和认识 1.高等教育大众化阶…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花期施药好邓州市赵集乡农技站王国勇油菜从苗期到成熟都可发生菌核病。据试验,防治菌核病以盛花期施药效果最好。防治方法: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每亩每次喷液50—75公斤;...  相似文献   

12.
刘淑新 《河南科技》2001,(10):38-38
秋末冬初,是马驴骡大牲畜冷痛病的高发期。因为马驴骡不适应变冷了的气候,有时突然受到寒流袭击,淋雨雪或喝了温度较低的凉水,吃了带霜雪的饲草饲料等,其体表和胃肠受到低温的刺激而发病。本病的主要症状是:病畜骤然起卧,腹痛剧烈有间歇性,毛逆立,肠鸣如雷,耳鼻俱凉,口色青白,舌滑利无苔,严重时常继发肠扭转或肠套叠而死亡。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择其一即可)。 130%安乃近50ml,一次肌肉注射。 2.桂皮酊30ml,姜酊50ml,陈皮酊50ml,水合氯醛10g,加水适量,一次灌服。 3.人工盐200g,姜酊…  相似文献   

13.
<正> 西葫芦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等。在防治上,除严格控制温、湿度,合理浇水追肥,提高植株抗性能力外,还要及时采用药剂防治。 1.病毒病。定植后喷施800~10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或喷20%速灭杀丁乳油20OO倍液防治蚜虫,尤其要注意消灭越冬菠菜、芹菜蚜虫,以减少病毒侵染来源。 2.霜霉病。保护地栽培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治,每亩次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250克,分堆放置,均匀放在日光  相似文献   

14.
陈战峰 《河南科技》2001,(11):40-40
25%速杀王系高效、广谱、复合新型杀虫剂,是一种速效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虫剂。本品属乳油制剂,淡黄色透明液体,有一定挥发性;中性至微酸性条件下稳定,在光照及碱性溶液中易分解。据多省田间示范推广药效证明,可广泛应用于棉花、蔬菜、果树、谷物、大豆、烟草等作物上大多数害虫的防治,对环境人畜安全。 1.防治小麦蚜虫。在小麦抽穗初期,百株蚜量500头施药,每亩用25%速杀王乳油30ml~50ml兑水喷雾,进行防治并可兼治蜘蛛、粘虫。 2.防治棉花棉蚜、棉铃虫。当棉田有蚜株率达30%,平均单株蚜虫10头或卷叶株…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规律 小麦赤霉病主要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等症状,从幼苗到抽穗均可受害,以穗腐为害最重,在初花期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在河南省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冬或越夏。在气温高于12%,降雨或空气潮湿时,病菌的子囊孢子成熟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后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间郁闭发病重。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选用及育苗 彩色甜椒宜选荷兰紫椒、黄玛瑙、橙水晶、白玉、红水晶、绿水晶等抗病性强、易栽培、产量高的品种。在温室内,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去除种子上的病菌。浸种后放在25-28℃下催芽,当60%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播种的前一天给营养钵浇一次透水,等水渗下后,每一营养钵点播一粒发芽的种子,然后覆一层1厘米左右厚的过筛细潮土。为了防止苗病,每平方米覆土中加入5g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播种后白天温度30-35℃,夜间不低于15℃,这样有利于壮苗壮秧。 二、定植 小拱棚加…  相似文献   

17.
一、烟草病害 烟草生长进入中后期后,病害大量发生,做好此期病害的防治,是保证烟叶优质丰产的关键。 病害的种类主要有:烟草病毒类病害、黑胫病、赤星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角斑病、野火病、白粉病等。其中叶斑类病害为防治的重点,以药剂防治为主,同时辅助农业防治,注意天敌保护等。 1. 人工防治:结合田间管理,发现青枯病、黑胫病、花叶病等严重的病株,应立即拔除,防止蔓延;在个别烟株的底叶上发现病斑时,应及时摘除,把病株或病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烟叶采收完之后,结合拔除烟秆,将地面枯死叶片等残体清除出田间,集中…  相似文献   

18.
鸭三包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指以鸭心脏、肝脏、胸腹气囊表面有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原为鸭疫巴氏杆菌。该病发病快,传染快,发病率达80%,死亡率达60%,主要危害2-4周龄幼鸭,由于该病往往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且极容易产生耐药性,故治疗效果较差,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严重疫病之一。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消毒及接种苗。2.一旦发病可选用下列特效药物治疗:“三包病”治疗剂,每羽肌注0.5毫升,1次见效;“949”(一服灵)每瓶加水50千克,连服3-5天, 番鸭三周病主要…  相似文献   

19.
<正> 莲藕腐败病是莲藕的重要病害,俗称莲瘟,分布较广,危害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地下茎部,药剂难以直接到达,防治起来很困难,是莲藕生产上的一大顽症,一般减产在30%在若,严重田块减产6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正> 稻茬麦的病害主要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害虫主要有蚜虫、牯虫等。在优化品种布局、合理栽培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只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药剂防治措施,一般就能达到控制病、虫发生及危害的目的。一、麦田病害的防治 1、赤霉病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是稻茬麦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仅信阳地区1985年发病面积达316.15万亩,损失小麦8500万公斤。因此,抓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其农业防治措施有:健全麦田沟系,降低田间湿度;选用高产、耐病品种,消灭菌源,改善田间环境条件等。药剂防治的方法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即80%以上麦穗抽出定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