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露天矿道路组成,对露天矿道路的不同路段进行合理划分,划分方法涉及到道路的路面质量、坡度和承载能力等因素,从而完成对露天矿道路的描述。提出露天矿道路网络节点的选取原则及其网络边权值的计算方法。建立起露天矿道路网络模型,设计露天矿道路网络数据库作为道路网络模型的后台数据库支持,数据库中包括网络节点数据表和节点间关系数据表,每个网络节点对应一个路段端点,每个关系对应一条网络边。设计出网络图节点的自动提取程序,并将节点数据信息自动存储到露天矿道路网络数据库中。选择粒子群算法作为道路网络路径的优化算法,实现了求解指定两点间的最短路径的粒子群算法。程序将搜索到的最优路径自动显示到网络图中,并达到了较高的搜索精度。  相似文献   

2.
移动Ad-hoc网络AODV路由协议在路由断掉时,源节点会重新发起路由建立的过程,而在建立新的路由之前,分组会被丢失和通信被中止,针对这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可靠的移动Ad-hoc网络路由算法——AODV-RBA(Ad-hoc On-Demand Distance-Vector with Route Break Avoidance).新算法基于AODV,提出了新的路由维护机制:一条活动的路由上的每个中间节点都能检测到通往上行节点的链接中断危险,并在路由中断之前重新建立新的路由,可避免路由中断.NS2仿真结果表明,与AODV相比,AODV-RBA算法在网络时延、丢包率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现有有源网络可靠性参数不能描述网络中源点与指定节点集中一定百分比端点间连通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源网络可靠性参数——S(k/N)T可靠度,并阐述了参数的具体概念与内涵,解释了它与经典有源网络可靠性参数的关系.通过将S(k/N)T可靠性的连通条件组合转化为SKT可靠性(源点到指定节点集K中所有节点的连通概率)的连通条件,建立反映SKT连通能力的K树,并基于容斥原理进行计算,给出了一套适用于S(k/N)T可靠度的精确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案例应用.结果表明,S(k/N)T可靠度参数符合工程需求,基于容斥原理的算法适用于系统二态性、故障独立性假设前提,同时考虑了端点故障和链路故障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可以得到精确解.  相似文献   

4.
移动代理通过遍历网络收集信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代理及其内部数据的安全受到巨大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移动代理的路由算法的设计思想,使用概率值来构造路由表,通过移动代理在网络节点间地迁移,来发现网络状态,更新节点路由表.同时在网络节点处建立信任表,定期生成TestDataAgent(测试代理)在虚拟空间中运行,并对其属性和关键数据进行检测以保证网络节点的可靠性,实现代理在网络中的安全.还用Grasshopper移动代理开发平台构造了一个简单网络模型,对此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中的标签交换路径(LSP)选路算法,存在所选路径相互干扰、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文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阻力的LSP选路最小干扰算法.新算法中定义了信道阻力的概念,通过对通信网中不同源和目的节点对间的链路阻力求解,来获得各条边的阻力分布,并以干扰后的链路阻力为权值采用Dijkstra算法求得节点对之间具有最小干扰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均衡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因果网络结构学习算法难以适用于高维网络的问题,该文提出1种快速且适用于高维网络的因果网络骨架构建算法。采取基于最大依赖性、最小冗余度的互信息加速策略,在2个节点间找出2个因果节点集,在这2个因果节点集的并集内分别对节点进行条件独立性测试。真实数据实验表明,在对高维网络进行结构学习时,该文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优于传统算法;由于减少了条件独立性测试的次数,提高了网络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的是无负回路的有向网络,在己知网络各节点间最短路的前提下,当网络中的个别节点、权值、弧发生变化时,变化对最短路有无影响,若有,如何利用变化前的最短路得到改变后的最短路,即:利用网络的独特优势,建立最短路问题的灵敏度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8.
在分布式网络应用中,节点聚类是构建高效网络体系结构的有效办法. 网络坐标能够反映节点在Internet中的位置,利用网络坐标可以对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进行预测. 在测量各个节点的网络坐标的基础上,利用Triangulated heuristic方法对节点间的网络距离进行预测,提出了网络距离作为参数对网络节点进行分布式聚类的算法,并在PlanetLab分布式实验床遍布全球的156个节点上进行了实际的测量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网络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对网络节点进行分布式聚类,算法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的协同中继自主转发跨层QoS路由算法(MCRICQR)。节点根据能量、信道、拥塞以及与汇点的距离等综合因素形成一个选择度量,度量最大的节点根据自己所处状态自主选择直接转发、中继转发以及跃进转发数据包。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根据网络状况及时转发数据,提高网络可靠性,对网络负载进行均衡,提高网络吞吐量和能量效率,从而延长网络寿命,保障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QoS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拓展服务发现的范围提高服务发现效率并使得各个服务注册中心上的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Equalchord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模型(ECSDM).在此模型中,服务发布时首先按照NACIS进行分类,并以分类码作为标识符按照Chord路由算法分布到网络节点上.针对Equalchord中的节点负载均衡问题提出了过载率的衡量指标.为了实现节点间负载均衡,提出了节点加入算法和节点自动负载均衡算法.节点加入时根据网络中的负载信息来设置自己标识符以分担负载过重节点的负载,节点通过周期性的比较与邻居的负载情况调用自我负载均衡算法按顺时针分担负载,实现节点间的负载均衡.通过仿真系统ChordSim模拟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及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带负权的有向网络中求最短路的前趋法的不足,结合动态规划思想从提高算法效率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新算法.新算法通过引入变量记录当前节点到宿节点的最短路权,避免了前趋法中比较多条前趋路时反复计算最短路的冗余运算,同时弥补了动态规划不能直接求解带回路的有向网络最短路的缺陷,是一种计算带负权最短路问题的简便方法.该算法对非负权网络中的最短路问题同样有效.最后仿真结果和算例表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陈默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849-7853
拓展了Jan R H的网络全端可靠性上界。根据网络失效类型(节点自身失效与边失效造成节点孤立的两类网络系统失效状态),给出了节点与边均不可靠的网络系统全端可靠性上界的计算方法。在多项式时间内,该上界计算精度较以往的一个上界算法有显著提高。该上界适用于交通网络、ER随机网络、BA无标度网络等不同网络结构的可靠性评价与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定向天线网络拓扑中拓扑结构的设计的问题,综合考虑了网络中节点的最大度、最大通信距离、连通度等因素,着重考虑构建一个k连通的通信网络拓扑,这个特性很好地保证了网络的抗毁性与可靠性。基于此建立了最优k-连通的网络拓扑模型,提出一个节点间的新的连接方式作为一个固定的模版,以此来确保网络的连通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来对连接方式进行优化,给出了一种有效的编码方式,并且采用有序交叉作为交叉运算,避免了每次交叉后的个体网络连通性检查,降低了交叉运算的时间复杂度,同时保护了染色体中较好的模式被遗传到子代个体。找出了节点间更好的拓扑连接形式,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准确地评估无线网络的可靠性,使用Weibull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发送功率的无线网络链路存在的概率模型.在已知节点发送功率和节点间距离的情况下,得到无线网络中各节点间链路存在的概率,进而得到各种拓扑存在的概率.并针对每种拓扑分布分别使用两终端可靠性的求解方法,得到无线网络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当无线节点的可传输距离小于节点间直线距离时,网络可靠性为0;当无线节点的可传输距离大干节点间3倍直线距离时,链路完全可靠,网络可靠性由节点可靠性决定;当无线节点的可传输距离在前两者之间时,网络可靠性随着节点发送功率的增加而增加.该模型为现实中无线网络两终端可靠性的设计评估和无线功率资源的有效分配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决策树算法中,即使存在两个"最好"属性,也只是随机选择一个作为根或节点属性.因此,决策树算法产生的分类规则较少.此外,决策树算法采用全匹配测试实例,测试实例最多匹配一条分类规则甚至没有匹配,进而影响分类准确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属性节点部分匹配的决策树改进算法(DAID3):首先,如果存在两个信息熵相等或相近的"最好"属性,DAID3算法选择两个属性构建节点,它们的属性值及组合作为分枝.因此,每个训练实例可能被多条分类规则覆盖.其次,判断新实例时,在分枝节点上可能匹配到多条路径,为了选择最好路径,为每个分枝节点设置了节点强度.最后,如果不存在一条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全匹配测试实例,则找出部分匹配该实例的路径,返回该路径的终节点强度最大的类标值.为了便于部分匹配时返回强度最大的类标值,为每一个分枝节点设置节点类标值.实验结果表明,与决策树算法相比,DAID3算法具有分类规则多且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智能光网络被认为是下一代高速广域骨干网的最具竞争力的候选方案,代表了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方向。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RWA)是智能光网络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它是指网络某对节点间有光路建立请求时,如何寻找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并在路由上分配波长。优化光通道的选路和波长分配(RWA)是网络设计的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寻找一条合适的光路并为之合理地分配波长,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以提供尽可能大的通信容量。  相似文献   

17.
用独立通路法确定矿井通风网络的极值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矿井通风网络极值流的常用算法有Ford-Fulkcrson法、Edmonds-Karp法和Dinic法。所谓独立通路就是采用深度优先搜索法在找通路的过程中,后面的通路至少要含有一条前面的通路所不含有的分支。独立通路法确定网络的极值流,就是利用找独立通路的思想来找增广路,找增广路时每次至少有一个分支达到饱和。从网络的源点开始进行寻边,找分支的可增广量为量大的出边,将该出边的末节点作为新的寻边始节点,继续找可增广量最大的出边,该搜索过程一直到所寻找的分支的末节点为网络的汇点为止,一条增广路即一条通路确定完毕,将该通路中分支的最小增广量作为通路的增广量对通路的各分支进行增广。增广后至少有一条分支达到饱和,删除饱和分支,用导出的网络继续找新的增广路并增广。  相似文献   

18.
Mesh网的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固定无线Mesh网中可用路径多样性带来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将有线网络可靠性算法和无线网络传输模型结合,提出一种Mesh网终端对可靠性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出全部链路和节点的故障率,以及基于多跳/多路径链路的性能计算出用户站和基站间链路的总故障率.实验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地评价Mesh用户站群与基站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网络节点选择到基站最可靠通路和避开网络中较差链路,以及在更可靠的链路上获得更低的误码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机会网络通过节点的运动带来相遇机会进行数据传递,结构的拓扑变化给机会网络的路由算法设计带来了挑战.现有的经典路由算法认为节点与节点的关系是独立的,没考虑节点之间的关系,根据"节点的最大介数与网络的传输能力呈近似反比的关系"这一关系,结合引力场理论,将机会网络抽象为一个引力场,网络中的节点视为引力场中的暗能量和星体,节点间的相互作用转化为路径对数据包的吸引力,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机会网络路由算法(routing algorithm for opportunistic network based on gravitation field,BGF),通过在ONE上的仿真实验,然后与Epidemic算法、Prophet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节点数与节点缓存比较大时,BGF算法的传输成功率最高,传输延迟与路由开销最小.  相似文献   

20.
1 物流的网络概念 从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来看,可以将物流系统看作网络结构来进行研究,用流和积累等流机理来进一步掌握和控制网络。这种网络结构一般至少有一个源(发点,如油井、油库、车站、港口和计算中心的处理机等)和一个汇(收点,如炼油厂、另一个输送站和计算机通道等),网络中有多条支路,各支路的交点称为网络节点(如输油线上的阀门,计算机系统中的门电路等),每一对收发点间都有许多带方向的动态连线,以表示两点间的运动路线。相对静止的节点和动态的连线,构成一个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