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薄旱粗”是丘陵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为了提高旱地水分在小麦生产中的利用率,我们于1981-1984年在丘陵旱作麦区的洛宁县卡村,结合改革耕作制度和调整作物布局,对土壤水分动态进行研究,总结出丘陵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经验,及时指导大田生产,取得了小麦增产的好效果。一、试验处理及试验期降水量试验地选择在卡村的一块肥力一致的土地上,设一年一熟制的晒旱麦、绿肥掩青和  相似文献   

2.
<正> 我省小麦低产田中面积最大的是旱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亩,占全省麦田面积的20%,平均单产只有200斤左右。除平原旱薄地以外多分布在太行山和伏牛山的丘陵地带,岭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墒能力很差。丘陵地区年降雨量虽有500—800毫米,但在小麦生育期间降雨量仅200多毫米。干旱是影响小麦增产的主要障碍。丘陵旱地一般是人少地多,劳畜力不足,运输困难,施肥少,耕作粗放,土壤脊薄,这也是小麦低产的重要因素。据芦氏、嵩县、三门峡市土壤普查结果,有机质含量多在百分之一以下,有效氮在百万分之四十以下,速效磷在百万分之三以下。又因干旱条件限制,仅有  相似文献   

3.
<正> 为尽快改变豫西落后面貌,豫西山地丘陵治穷致富开发利用途径研究协作组,对豫西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初步提出豫西治穷致富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技术措施,供参考。一、充分认识豫西自然特点、优势和问题,制定该区农业发展战略方针。该区位于河南西部,可分深山区、浅山丘陵和河谷平原,及山间断陷盆地。从宏观上看豫西有三大特点:(1)光照充分,热量较丰富,但降水变率大,季节分配不  相似文献   

4.
<正> 郑州市辖六县(市)六区,118个乡镇,耕地469万亩,占土地面积的41.35%。郑州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降雨599.5-707.0mm,日照充足,日较差大,有利于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花生、棉花、红薯、烟草、西瓜等的适宜生长。农业生产露天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常发生的有旱、涝、病虫草、干热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如水土流失、肥力下降、耕地减少、耕作粗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淮南稻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80万亩左右,其中稻茬麦约190万亩。由于土壤粘重,耕作粗放,病害严重,尤其是雨量过多,造成水渍湿害,因此小麦产量很低,平均单产仅250斤左右。淮南稻区,尽管有不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的因素,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低产面貌是可以改变的。近年来,有些社队单产在500斤左右,高产田块单产达到700斤以上,这说明淮南稻区小麦,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淮南稻区麦的低产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湿害。小麦是既怕旱更不耐湿的旱地作物,这和淮南降雨过多,土壤粘重造成的湿害有很大矛盾。淮南地区小麦生长期间,常年平  相似文献   

6.
一区豫西北强筋白麦适宜种植区 该区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及洛阳的孟津、偃师等市(县);土壤属于褐土类的不同土种,多为中-重壤土,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高,光温条件较好,冬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和安全越冬.小麦拔节抽穗期春旱机率较高,10年会遇到5~6次.该区主要问题是生长后期干热风危害重,自然降水少,小麦生育季节降水量约为160mm~200mm,与小麦需水量相差很大,属于土壤水分亏缺区和严重亏缺区.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小麦产量自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一个大幅度增长的时期,年递增率达10.8%。但1984年以后,连续四年平均年递减1.8%。虽然近几年确有不同程度的旱、涝、病虫等自然灾害,但不是根本原因。从我省自然条件分析,光、温、水条件都比较好,基本能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相比之下,自然条件不比河南好的法国,自1985年以来,7000万亩小麦单产一直稳定在350公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技》2008,(8):6-6
审定编号 国审麦2007018 选育单位 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洛旱7号是利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抗旱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连续3年在国家黄淮旱肥及河南省区试中夺魁,表现出了下列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 一、基本情况干热风是我省小麦生长后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当五月下旬,当干热风袭来时,正值小麦灌浆时期,在高温低湿和较大风力的综合影响下。麦株蒸腾量加剧,细胞失水、呼吸停滞,迫使小麦青枯急熟,千粒重降低,一般可减产1~2成,严重时可达三成以上,干热风在北、中部偏东地区十年可七、八遇,部分地区年年有,只是轻重不同,在发生严重年份,估计全省要减收小麦十亿斤左右。农谚:“麦怕四月风(农历)风来一场空”。说明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影响是很大的。我省重干热风区在安阳、新乡、开封、商丘、周口地区,次重区在淮北平原和予西丘陵  相似文献   

10.
<正> 针对轻砂潮土区长期实行小麦-玉米或大豆一年二熟和小麦/玉米-红薯两年三熟制,种植方式单一,复播重茬,自然资源及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利用,经济效益不高,生产效益较差的实际,“七五”期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适宜于轻砂潮土区的集约经营的种植模式。①小麦/菠菜/大蒜或洋葱-玉米/大豆采用8.7尺为一带,种4耧小麦,小麦行距0.6尺,小麦品种为徐州211或郑州79201或郑引一号。每亩播量6-8公斤,在小麦播种时先将菠菜籽撒种麦的空档内,然后再播种小麦,在留1.5尺的空档上种大蒜或洋葱。小麦收前10-15天在空档上套  相似文献   

11.
<正> 河南省丘陵旱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向东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南北呈细长的弯曲条带状。丘陵旱薄地约一千万亩,摸清该区土壤低产主导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变低产为中产,乃至高产,对加快河南农业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一,丘陵旱区土壤低产的主导因素 1,天气干旱干旱是河南省最普遍,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据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在2155年间发生旱灾1056次,夏、商、周之灭  相似文献   

12.
<正> 旱地农业也称为雨养农业,是指水资源不丰富,或利用有困难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也就是不靠灌溉,而是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充分提高自然降水的生产效率,达到稳产、高产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并不是非灌溉农业的总称。一般仅指年降水量250到750毫米的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水分比较充足,从事农业一般没有干旱威胁。这类地区的雨养农  相似文献   

13.
宜阳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距省会郑州185公里,县域国土面积1670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特征为"三山六丘一分川",所辖区域常年降雨偏少,"十年九旱",农业生态脆弱.全县7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59万,可耕地90万亩,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谷子、花生、油菜、烟叶、红薯、蔬菜等,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4.
<正> 南阳盆地位于豫西南,北靠伏牛山,东南属桐柏山,东部和东北部为大别山余脉,西南为秦岭余脉,三面环山,中部向南开口形成“南衮盆地”,盆地边缘丘陵起伏,中央为平原,境内有唐河、白河、湍河及丹江等水系。按全国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或湿润地区界线划分标准衡量,年降雨量(不论日平均气温≥0℃或≥10℃期间的降雨量)650毫米以上,属湿润区;干燥度(不论年或季)为1.00,则属亚湿润区。据统计全区日  相似文献   

15.
<正> 小麦贮藏期害虫又叫仓库害虫。其主要种类有玉米象、谷蠹、谷盗和麦蛾等。据调查,每年因仓库害虫损失的小麦约占3-5%。被危害过的麦粒几乎蛀成空壳,或食去粮食外皮和胚,使维生素大量损失,蛋白质、淀粉减少。导致食用价值和发芽率降低。主要防治方法是: 1.曝晒法:刚脱下麦子,可在炎热晴朗天气下,将其摊在条件较好的晒场上,摊晒的粮食厚度在3厘米左右,曝晒4-6小时,一般粮温可达45-50℃,晒后过筛趁热入仓,可有效地杀死麦蛾、玉米象等,且可降低麦子水份。 2.压盖密闭法:由于麦蛾善在粮面交尾产卵,因  相似文献   

16.
<正> 豫南大别、桐柏丘陵山区总面积2600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5%。该区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温14.6-15.5C,全年≥10C的活动积温为4850-4950C,常年日照时数1940-2180小时,年降水量800-1300毫米。全区有大中小型水库2400多座;坑塘堰坝30多万处;水域总面积297万余亩,占总面积的6.99%,其中可养殖水面200余万亩,是河南省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该区水温适中,全年水温在14C以上的时间有  相似文献   

17.
利用西安浐灞生态区空气负氧离子监测数据,分析西安夏季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研究降雨对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以及气象环境因素对负氧离子浓度的预报预测。研究显示:西安夏季浐灞生态区负氧离子月均值8月最高,无雨日负氧离子最大值常出现在深夜至凌晨时段;雨日负氧离子小时浓度与前0~3 h各时次的降雨呈直线相关关系(p0.05);中雨以上的降雨与负氧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较小雨更显著,表明降雨能激增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PM_(2.5)、PM_(10)、CO、日降水量、日均风速有显著相关性(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夏季负氧离子浓度的多元逐步回归预报模型(p0.01),拟合曲线与实际观测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正> 黄淮海平原的土壤水分状况黄淮海平原地处暖温带的季候风区,年降雨量500—800毫米,地下水位1—3米,土壤水分虽然主要靠降雨来补给,但地下水也是重要的给源,土壤水分的补给属于降雨——地下水补给型。由于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因此,土壤也具有明显的干湿变化,土壤水分状况属于淋溶水成型。土壤水分的年循环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春季初夏返浆蒸发水分强烈消耗时期:初春气温回升,土壤开始化冻,但由于冻层下部尚在冻结,影响上层融冻水的下渗,使表层土壤含水量增高,呈泥浆状,此即返浆期。此期为时很短,干旱年返浆现象并不明  相似文献   

19.
<正> 前言郑州市常年插秧水稻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稻谷1.68亿斤,全市人口474万,年人均大米(粳米)仅25斤,因此优质米供应非常紧缺,尤其近年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随着广大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粳米的需求更为迫切。但是,我市除个别县有引黄水灌溉之利外,大部地区为历来旱作区,旱灌区以井灌为主,发展常规水稻水利资源不足,因此,扩大稻作生产出路在于把稻作推向旱田,实行水稻旱种,即选用抗旱性强的粳稻品种,在具备一定灌溉条件的旱灌区或原夏玉米区种植,利用本地年降雨量60%左右集中在夏秋的自然特点,接纳大量  相似文献   

20.
王彩芝 《河南科技》2002,(14):16-16
<正>草菇是喜高温高湿菌类。适于夏季生长,多在6-9月份栽培。由于河南省为小麦主产区,有充余的麦糠资源,下面就介绍一种以麦糠为主的草菇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