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供应链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价格、质量等方面,在知识共享方面同样也存在竞争。对于由两条二级供应链组成的竞争环境,构建了知识共享过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根据一定的竞争机制,得到了供应链成员企业在知识流无协调、混合协调和协调三种情景中知识共享量的均衡解,研究表明知识流协调对每条供应链而言都是一个占优策略。同时,对供应链利润的最优解进行了共享风险系数和单位知识成本的灵敏度分析,共享成本优势越大,采用协调策略后的收益越大。最后以供应链中共享知识所创造的价值为切入点,研究了成员企业的最优知识共享态度和知识存量,从而得到了供应链知识协调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单位知识的预期价值、共享风险以及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面向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的系统性金融服务,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长期以来相关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其风险频发,特别是风险评估技术相对滞后,使得供应链金融难以得到有效推广.因此,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成为业界亟需解决和学界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相关文献着手,通过知识图谱技术从152篇中文文献和61篇英文文献中提取知识,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一方面探究了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研究视角片面、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数据样本小、研究模型性能和可解释性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展望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以下问题有待深入探究:如何多渠道采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以及实现隐私数据的信息安全共享.如何从互联网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中挖掘供应链金融风险关联知识,并从中提取风险特征,以此建立高维度、细粒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何运用深度学习方法来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整体性能,并通过解析风险特征的重要性和边际效应来确保模型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本体建模方法,对供应链环境下,信息共享的语义异构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本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本体驱动的信息共享模型,给出该模型的基本框架,描述了供应链环境下本体驱动的信息共享的流程,并阐述信息共享请求方及应答方的行为。该模型利用本体论的思想,实现了供应链环境下语义层面上的信息共享,可在较少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获得理想的信息共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概念聚类的知识地图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组织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问题,运用知识地图作为工具来促进知识共享,建立了以知识空间三元组(知识、属性、关系)为背景的知识地图模型,并设计了一种知识地图的概念聚类算法.在概念聚类构造的知识地图中,知识按其属性自动聚类成知识节点,它描述了知识及共属性和关系,并将知识节点以偏序关系排列起来.将它作为组织知识共享的工具,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查找,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潘星  王君 《系统工程学报》2012,27(2):169-176
针对组织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问题,运用知识地图作为工具来促进知识共享,在以知识空间三元组(知识,属性,关系)为背景的知识地图及其概念聚类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的渐进式增量模型及其概念聚类算法,避免了由于知识空间中知识属性的增加而重新生成整个知识地图的繁琐过程.在知识地图中,知识之间的关系组织有序并得到很好的描述,所以作为知识共享的工具,它可以有效、便捷地查找所需要的知识.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是一个动态的进化博弈过程,是在组织成员之间由于知识共享和交流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之上进行的.为了研究网络结构和博弈收益对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首先构建了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网络并分析其重要的结构特性;分析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博弈的收益矩阵;然后引入网络上的进化博弈,运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对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研究两个竞争供应链的产品差异性与信息共享问题。信息共享要求销售商将所掌握的市场需求信息与生产商共享。根据是否实现供应链内部信息共享,在分析三种情况下竞争均衡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产品差异性对信息共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差异程度会影响不同信息共享模式下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大小关系,从而影响信息共享的价值。随着产品差异程度的增加,信息共享所产生的效果趋于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针对企业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知识传播效用低、传播不畅等问题,从感知公平视角出发,在经典的SIR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公平因子,构建了基于公平理论的企业社交网络知识传播机理模型,探索了企业社交网络虚拟情境下员工感知公平程度对其持续知识共享行为的动态影响机理及状态转化.结果表明,员工在企业社交网络中的感知公平程度对其持续共享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当感知公平程度增加的时候,持续知识共享者数量出现明显增长,持续知识共享者与知识共享者达到平衡的时间明显缩短.当持续知识共享者人数到达平衡点时,ESN中的知识共享行为达到最佳水平.并且互动公平、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员工的持续知识共享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互动公平的影响最大,分配公平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针对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中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关于信息系统有无价值的冲突性结论,为从理论上厘清和明晰信息系统的价值,本文放松了传统模型中供应链信息共享无成本和共享完美信息的假设,既考虑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成本,又考虑共享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存在的程度差异,构建供应链最优库存模型. 通过比较供应链有无信息系统时信息准确性与及时性的交互作用及其特征,以及不同情况下供应链库存成本的高低,本文研究发现: 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正向影响信息共享的价值,其中准确性的作用更大; 供应链信息系统价值创造的机理在于同步提升共享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供应链信息系统建设投资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部分取决于现有的信息共享成本和信息质量状况. 最后,算例仿真表明信息系统可以显著提升信息共享的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带来更多价值. 本文结论适用于最终产品需求在时间序列上正向相关的情境.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的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供应链整合领域的学者对供应链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的关系的观点并不一致.文献综述发现存在四种关于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的关系的观点.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提出内外部整合是相互影响的,即内部整合会促进外部整合,外部整合也会促进内部整合.进一步指出,当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匹配时绩效最优.基于此,构建了内部整合、外部整合、财务、运营和供应链绩效的理论模型.利用我国五个主要城市617家制造企业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多项式回归和响应曲面法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内外部整合是相互影响的且运营绩效在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都很高时最大.同时还发现,供应商整合中等水平时,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与运营绩效、财务绩效和供应链绩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发展了供应链整合的相关理论,丰富了供应链整合的相关文献,对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责任成本分担合同已被供应链企业广泛采纳以降低产品安全事故.基于此,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在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研究了责任成本分担对制造商产品质量决策等的影响,并考察了渠道权力结构对供应链均衡结果及契约协调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制造商为领导者,则其责任成本分担的增加不影响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反之,将促进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的增加;制造商为领导者时的产品质量可达到供应链系统最优;领导权力可使制造商获得较大利润,但对零售商不一定适用;制造商为领导者时可通过零售商收益分享与制造商转移支付实现协调,反之,可通过一个相同的由制造商收益分享与零售商质量成本分担、转移支付构成的组合契约实现协调.  相似文献   

12.
考虑零售商公平偏好的促销努力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制造商主导的二层供应链框架下,考察零售商的公平偏好对于促销努力水平和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影响,并设计一个基于Nash讨价还价博弈的收益共享契约作为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发现:1)在缺乏协调机制时,制造商可以通过降低批发价格,来维持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的促销努力水平与公平中性时相等;2)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效用水平,但会降低制造商和供应链整体的效用水平;3)合理的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实现双方效用水平Pareto改进,改善供应链运作效率.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收益共享契约作为协调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中共享信息价值的量化:基于Agent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量化的信息价值有助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战略的实施.为此,考虑一个面临非线性需求AR(1)的三层供应链系统,利用Agent对其进行建模,同时讨论了系统中Agent的结构、Agent之间的交互与决策以及基于Agent的供应链系统的运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供应链中共享信息的价值进行了仿真研究.在仿真实例中,分析了共享信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以及各供应链成员成本的影响,讨论了信息共享的价值在供应链成员中的分布及对分销商成本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创新对于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意义重大.鉴于知识共享与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创新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将二者一并纳入到校企合作创新体系的研究范畴之中.运用微分博弈方法,综合考虑知识共享和人才培养的共同影响,分析动态框架下的校企合作创新问题,考察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协同合作博弈三种模式下,大学和企业的决策过程与最优策略.结果表明,企业通过对大学的成本分担,可以提高双方的最优收益;协同合作博弈下,体系整体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研究结论为校企合作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绿色供应链双重边际化效应和绿色创新的双重外部性特征需要协调机制来激励成员企业开展生态设计.为此,用博弈模型构建了以供应商为领导者的成本分担机制和基于信息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而研究其对生态设计努力和供应链各方收益的影响.结果显示供应商主导的成本分担机制激励效果甚微,而增加信息共享的程度可以极大地提高供应链企业利益分配比例和生态设计努力水平.此外,核心企业增加绿色信息的共享能显著激发供应链非核心企业的绿色研发投入,为改善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效益发挥引领创新和协调合作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从生态设计视角为实现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优化,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建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Information sharing in procurement occurs in rich and varied industry contexts in which managerial decisions are made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is formulated. We explore how information sharing ought to work in procurement contexts that involve investments in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IOS) and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CPFR) practices. How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does a firm that plays the role of a supply chain buyer decide to share information on key variables, such as point-of-sale consumer demand data with its supplier, up the supply chain? This is a key issue that crosses the boundary betw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S) management. The answers that we provide are based on our use of a game-theoretic signaling model of buyer and supplier strategy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ies about final consumer demand. We als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operational cost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firm’s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information withholding strategies. Our results provide normative guidance to supply chain buyers about how to interpret different demand uncertainty scenarios to improve their decisions and generate high value. From the IS management perspective, we show the impacts on the firm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sharing approaches that are made possible by present day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7.
在时变需求条件下,多级库存问题中需求变异放大的现象给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供需匹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考虑一个单条供应链在信息共享条件下采用订至点补货策略的情形,在随机需求下,研究了一个四级供应链系统中的牛鞭效应及其抑制方法.基于反馈控制理论构建了一个四级库存系统的动态控制模型,并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推导出了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四级库存反馈控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牛鞭效应自补偿机制,使供应链进销存系统的需求变异维持在原有水平.数值试验及仿真进一步对牛鞭效应自补偿算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自补偿算法后供应链各级结点企业的订货量波动明显减弱;剩余库存量的波动大幅下降;供应链整体牛鞭效应约为信息共享条件下的三分之一,仅约为信息不共享条件下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条件风险估值的风险度量准则下, 建立了随机弹性需求条件下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决策模型, 分析了集权供应链系统以及分权供应链系统中风险规避零售商与风险规避供应商的最优决策行为, 并进一步探讨了随机需求变量服从均匀分布时集权与分权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研究结果表明集权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库存因子随整个供应链风险规避度的减小而减小, 而整个供应链的风险规避度对最优销售价格的影响则与随机需求变量的分布函数有关.分权供应链系统中的最优库存因子则仅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度有关, 而最优零售价格受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度、收益共享系数和批发价格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另外, 研究还发现分权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收益共享系数受各成员企业的风险规避度的影响, 即零售商越害怕风险或供应商越不害怕风险, 分权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收益共享系数则越大.但数值分析结果却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并不能完美协调此类分权供应链系统.  相似文献   

19.
软件需求获取过程中知识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洋  刘伟 《系统工程学报》2012,27(3):424-430
软件需求开发以用户和软件工程师的知识共享为基础,知识补偿是促进用户共享领域知识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构建用户和软件开发方的需求开发成本收益模型,研究软件工程师和用户的努力投入决策,并通过对二者决策博弈的推导演算,得到一种基于双方价值认定的知识补偿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价值认定的知识补偿策略可提高需求开发的效率,促使需求开发活动得到最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