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行性和因素指标,利用神经网络的BP算法解决突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突出灾害等级的非线性网络连接,特别是利用遗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对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拓扑结构等进行进化操作,设计出具有较好性能参数和全局搜索能力的神经网络模型,同时神经网络也可用地遗传算法的进化训练,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融合优化了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测模型,并且该方法对其它灾害预测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遗传算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算法,主要用在全局寻优方面,是以种求解非线性问题的主要方法。神经网络具有学习功能,目前已有的算法是BP算法,RTF算法。本文试图从另外一个方面求网络权值,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网络权值。将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有机的结合,完成对非线性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非线性动力系统特性和因素指标,利用神经网络的BP算法解决突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突出灾害等级的非线性网络连接.特别是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 对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拓扑结构等进行进化操作,设计出具有较好性能参数和全局搜索能力的神经网络模型, 同时神经网络也可用于遗传算法的进化训练.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融合优化了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测模型,并且该方法对其它灾害预测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BP神经网络强处理非线性问题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总结出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多维客户行为细分模型,对客户进行细分,挖掘出潜力客户,有效降低营销成本。最后,利用Matlab对多组数据进行测试,并与纯BP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焊接工艺参数中的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问题,提出了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得到不同条件下的焊接效果;利用遗传算法全局最优值的搜索功能,不断地进行焊接参数的全局寻优;通过旋转电弧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参数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的优点,适用于焊接工艺参数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准确地评价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状况及安全等级,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非线性识别计算能力设计神经网络中的分类器,把分类计算出的结果输入到网络中计算,更加精确的计算了网络中相关的参数,弥补了传统神经网络缺点。利用该模型对3家实例运输企业进行仿真评价然后与传统模型评价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实例企业真实评价期望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2%~1.0%之间,比传统神经网络评价误差值小,说明改进的BP神经网络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也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可以正确的评价企业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7.
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近似分析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人工神经的高度进行和非线性映射的功能,提出了用多层BP网络描述任一弹性结构的应力、位移等量和结构设计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全局近似分析方法,利用复合形优化思想对BP网络进行设计和学习,建立结构近似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桁架算例分析表明,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近拟分析的结构优化人有较高的设计精度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水泥强度值的预测精度,通过结合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各自的优势,提出一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水泥强度预测算法.利用遗传算法具有的全局优化搜索能力优化BP神经网络的各层节点连接权值与阈值,训练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并将训练以外的样本数据用于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水泥强度值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同时可缩短网络收敛时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神经网络存在许多局部最小点,在某些初值的条件下,算法的结果会陷入局部最小等问题.文章将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用遗传算法替代BP算法学习网络权值,并将其应用于聚类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结合将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网络结构不稳定等缺陷,提出一个小生境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搜索能力和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和学习联想能力,通过小生境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及小生境淘汰等操作,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并采用BP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有效解决网络初值不合理的问题,提高网络收敛速度、稳定性.实验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将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结合,提出入侵检测的进化神经网络方法,它是个高效并行非线性动态处理系统,可以满足实时处理要求·首先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结构,然后用优化的神经网络进行入侵检测预测、预警·用进化神经网络方法不断演化,寻找最优的网络结构·当进化神经网络学会系统正常工作模式后,能够对偏离系统正常工作的事件做出反应,进而可以发现一些新的攻击模式·实验表明预警率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设计了一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以一种遗传算法进行该模型参数的组合优化建模,将其用于非线性模式识别.该方法不仅对线性问题有效,对非线性问题同样有效;该法简洁易行,优于多段线性分类器设计方法与BP误差回传网络算法.实例表明,遗传算法仅繁殖40代就能达到理想结果,其识别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柱效关系用于RBF神经网络色谱重叠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引入色谱重叠峰解析领域·为了使RBF神经网络能适应于色谱重叠峰解析的需要,先在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中引入了基于可行域约束和共享小生境技术的遗传算法,而后又用两阶段遗传学习算法训练该神经网络以使其具有了结构自学习和参数优化的能力,适应于组分数未知的色谱重叠峰解析的需要,最后又将柱效关系引入至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中,极大地限制了解的空间,减少了病态解发生的概率·实验表明本方法解析精度较高,很适用于多组分色谱重叠峰解析,并且具有不需人为干预,自动确定网络结构即组分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考虑结构的材料非线性,采用力法、能量原理和遗传算法对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分析.首先给出了基于力法和能量原理的线性分析问题的方程,推倒了结构的余能,并采用遗传算法使结构的能量达到最小的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结构的材料非线性,利用力法和遗传算法进行分析.最后用该方法对不同桁架结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运用Castigliano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证明采用力法和遗传算法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是准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RBF神经网络训练方法——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并用改进差分进化优化的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系统进行逼近.采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对RBF神经网络的中心值、宽度和权值进行了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具有比遗传算法更强的非线性系统逼近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漏磁非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的缺点,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遗传神经网络的混合算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统计学检验,表明该算法可以运用于爪极发电机漏磁非线性回归分析中,并且遗传神经网络非线性回归是准确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7.
递阶结构进化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进化神经网络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递阶结构的遗传算法与进化规划相结合的神经网络学习新算法 ,利用该算法可以同时对网络进行结构优化和权重求解。通过旋转机械故障分类应用实例 ,与传统的 BP训练算法作了比较 ,证明基于递阶结构的进化神经网络算法不仅在权重训练方面比传统 BP训练算法更加快速稳定 ,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点 ,而且同时对网络结构进行了优化 ,得到了结构更为简捷的旋转机械故障分类网络  相似文献   

18.
求解计算机通信网的时延和路由选择是一个多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本文以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遍历匹配选择法,通过实例计算,采用这一选择方式的遗传算法能快速求出问题的全局近似最优解,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在ADAMS软件环境中建立高速烟支切割装置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得到64组实验数据构成样本,在MATLAB软件环境中,用BP神经网络构建支撑装置的数学模型,为遗传算法提供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完成最小值优化,得到的结果为原仿真样本中最小值的1/5.  相似文献   

20.
拉延筋是板料冲压成形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设计和布置拉延筋是冲压模具设计的关键。研究反映拉延筋成形效果的3个参数与拉延筋几何参数之间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构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拉延筋的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