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阐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论述“一国两制”理论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邓小平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提出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解决了在坚持祖国统一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的问题,既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制胜战略.  相似文献   

3.
一、“一国两制”的原则性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其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主要表现在: 1.体现祖国统一不可动摇 “一国两制”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毫不动摇的坚定原则。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强大和统一。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干部会议上发表了《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讲话,阐述了  相似文献   

4.
阐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论述“一国两制”理论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理论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两制”能够同处于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一国两制”这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也是为祖国统一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一国两制”构想来解决台湾问题,虽然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但也初步具备了国际国内条件。我们应该坚定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心和决心,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统一的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率先实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澳门的回归是继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洗雪国耻彪炳史册的又一民族盛事,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伟大胜利,它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1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  相似文献   

8.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功地实现了我国恢复行使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佳选择.“一国两制”构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着眼于中国的客观实际,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目标】1.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国家统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实现祖国统一必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台湾回归祖国,不仅对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有诸多好处,而且反过来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应特别注意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升综合国力;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化、法制化建设;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方针,确保香港、澳门的稳定与繁荣;四、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台独”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国的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全中国人民的支持,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证。其中,台湾人民的支持,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坚持人民观,就是要从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就是要坚决反对台独,就是要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深刻的认识, 主张坚决摒弃资本主义制度下腐朽没落的东西。但中国可以学习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作为 “一国两制”允许小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和适当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这是祖国统一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方针在其提出、发展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处处充满民主精神。首先,在其提出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充分考虑了台、港、澳的历史和现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国两制’是从中国实际提出的。”其次,在其发展过程中,即在以“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给与台、港、澳同胞广泛的参与权,广泛听取包括台、港、澳同胞在内的各界人士的意见,集思广益,从而制定了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并成立了以港、澳代表为主的筹备委员会,同时充分尊重台湾当局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在其实施过程中,即以“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后,台、港、澳人民不仅享有高度自制权,还可参与国家管理和国际事务。总之,“一国两制”方针为“民主”一词注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内容。它顺应民意,得到人民的坚决拥护。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一国两制”的提法中,“一国“是重心所在,因而“一国两制”的流行英又译法“onecountry,twosystems”是不妥当的,应双改为“twosystems,onecountry,或改为“onecountrywithtwosystems”。本又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认为这种观点是忽视了提出“一国两制”的本意或出发.点的结果,并指出:“onecountry,twosystems”是“一国两制”的既形似又义合的英文译法。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是我国夺取革命胜利和进行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面临着加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我国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这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看待社会历史问题.总是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而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文从创立经济特区、处理好“先富”与“共富”、“一国两制”构想几个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探讨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阐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论述"一国两制"理论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为实现祖国统一找到了最佳方案,它既反映了全中国人民要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又充分尊重了港、澳、台地区的特殊历史和现实。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理论宝库。这一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一国两制”所蕴含的深刻的唯物辩证法:“一国两制”是创造性利用矛盾同性一解决争端;“一国两制”矛盾统一体的前提和基础性的规定是“一国”;“一国两制”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统一体;“一国两制”是突出矛盾同一性的统一体;“一国两制”是直接体现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利益与中华民族利益同一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