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西藏的企图和为侵略西藏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却在很早以前就已开始了.十七世纪以来,随着各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欲望的高涨,对于我国这块世界屋脊上的肥美地方——西藏.自然是垂涎三尺.于是以安夺德(de And-rcde)为首的第一批为侵略势力开路的先锋——披着宗教外衣的教士,便于十七世纪20年代最先来到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是美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張的最早目标。一百多年来,美帝国主义运用門罗主义、金元外交、大棒政策、炮舰外交、睦邻政策、好伙伴政策等一系列手段,不断侵略拉丁美洲国家, 排挤其他帝国主义的势力,終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了它在拉丁美洲的新殖民主义霸权,造成了当代一个帝国主义統治一整个大陆的独特現象。  相似文献   

3.
半月述评     
国际战争势力对和平力量的反击,曾经使已趋缓和的国际局势一度趋于紧张。但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一致努力,终于遏制了侵略者的气焰,使侵略势力又一次遭到重大的失败。侵入埃及的英、法、以侵略部队已被迫开始从埃及领土上撤退;匈牙利反革命势力已受到致命的打击。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力图利用联合国旗帜来煽起冷战,无理干涉匈牙利内政,但这只能更显出它们的丑恶的嘴脸而已。英法侵略者被迫撤兵 12月3日,英国外相和法国外长分别在英、法的议会中宣布从埃及撤回他们的侵略军队。这就等于宣告它们对埃及的武装侵略的政策已可恥地失败了。大家知道,英法勾结以色列发动对埃及的武装进攻的目的,是夺取苏伊士运河、推翻独立自主的纳赛尔政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最强悍的侵略狂在不同历史时期,英国几乎侵略了世界上近90%的国家和地区。在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世界地图上有差不多1/4的区域都是粉红色的,粉红色代表的就是英国的统治区域。然而,英国历史学家斯图亚特·雷考克(Stuart Laycock)出版的新作表明,人们其实低估了英国的势力延伸。雷考克毕业于剑桥大学古典学系,曾  相似文献   

5.
美英帝国主义在中东发动的武装侵略和战争挑衅,己遭到阿拉伯各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展开一场和平势力和战争势力、反帝国主义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严重斗争。对于美英帝国主义来说,他们在侵朝战争和前年侵略埃及的战争中所遭受的沉重打击和可耻失败,应该是记忆犹新的事。但是现在当伊拉克人民打碎帝国  相似文献   

6.
尽管侵略集团用尽一切方法来分化亚洲人民的团结,以便扩大它们的侵略势力,奴役当地的人民,但是它们的阴谋活动都是徒劳无功的。去年十二月二十八  相似文献   

7.
苏伊士运河事件以来在英法侵略埃及失败以后,中东地区的反殖民主义力量和殖民主义势力之间的斗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尖锐的阶段。从反殖民主义力量这方面来说,以埃及、叙利亚这两个坚持和平中立政策的国家为首的中东各国的人民,更加坚决地展开了争取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苏伊士运河事件,使得中东人民进一步看穿了帝国主义者的凶恶面目,同时也看清了帝国主义者在日前国际局势下的无能为力。埃及人民在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支持下对侵略者的英勇抵抗,大大加强了中东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信心。他们也从这里面认识到了谁是他们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以信赖的真正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1,(6):69-69
一般来说,人们提到南海问题,通常是指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60年代末以来,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南海诸岛提出领土主权及相关海洋权益要求而引发的争端。南海问题的产生、发展与区域外势力的侵略、影响与介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美帝国主义是对亚非国家进行文化侵略的老手。长期以来,它在对亚非国家的侵略活动中,比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早在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传教士就开始侵入亚非许多地区进行传教、办学校、办医院,从事精神侵略活动,传播和塑造虚假的“美国形象”,物色和培养维护美国利益的外国代理人。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的文化侵略活动不断有所发展和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广大地区成为世界革命风暴的中心,世界形势的发展对美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日益不利。它为了镇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推行新殖民主义统治,更加紧运用反革命的两手策略。除了采用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手段以外,还进一步把对外文化侵略活动提高到  相似文献   

10.
在拉丁美洲幅员辽阔、美丽富绕的土地上,由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束缚,人民过着贫困落后的悲惨生活。为了摆脱这种贫困和落后、维护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拉丁美洲人民目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同美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封建势力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局势起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次战争是以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失败、反法西斯的民主和进步力量的胜利而告终的。这种情况不能不极为强烈地影响战后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一的苏联,在反侵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和建立的伟大功勋,使它在国际上和在各国人民中间的地位和威望空前地提高了。在反法西斯的残酷斗争中经过了锻炼的各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进步的力量和信心大大地加强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民,亲身经历了这样严重的时刻:在遭到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时候,宗主国的老爷们卑怯地不战而逃,使得抵抗侵略、争取解放的重担落在这些国家的人民身上。战后,他们决意保卫英勇抗战的果实,  相似文献   

12.
半月谈     
从联大的风向谈起从8月8日到8月21日的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是专门为了讨论要求美英侵略军撤出黎巴嫩和约旦、制止美英侵略行动扩大化和缓和中东地区紧张局势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结果一致通过了十个阿拉伯国家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尊重阿拉伯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作出安排以便迅速撤出美英侵略军的提案。这是和平力量的又一次巨大胜利,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又一次严重失败。这是东风压倒西风的国际总形势在联合国斗争中的初步反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第19期上,本刊发表了杨公素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深刻地反映出: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在西藏仍然存在着帝国主义势力和外国特权。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我国主权。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西藏上层分裂势力的干扰,西藏地方涉外事务受到影响和破坏。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签订,其中明确规定:“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并在平等、互利和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邻国和平共处,建立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佐籐政府上台以来,更加投靠美帝国主义。它不遺余力地为美国侵越战爭效劳,它秉承美国的旨意强行通过“日韓条約”,把日本紧紧地拴在美国的战車上。佐藤政府如此亦步亦趋地追随美国在亚洲的战爭政策和侵略政策,是有着明显的野心的。这就是企图借助美国的势力,实現对外侵略和扩张,在亚洲重新建立一个殖民势力范围,重温“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本文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日本反动统治集团如何积极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扩张活动。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植下死灰复燃的日本軍国主义势力,已經日益成为亚洲各国独立、和平和安全的严重威胁,这不能不引起亚洲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警惕。——編者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否定侵略战争的历史认知问题,是困挠中国实施周边外交和破坏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历史性难题。每当中日、韩日或者中日韩双边或多边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之时,日本否定侵略罪行历史的阴风便会四起,导致各方多年谈判取得的进展前功尽弃,东北亚人民重回互相猜疑、仇视的境地。战后70年以来,日本标榜和平宪法、和平国家、和平道路,得到世界的肯定,但日本政界右翼势力却经久不息地淡化和否定殖民和军国主义侵略罪行,其政治领导人再三参  相似文献   

16.
一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帝国主义者一面加紧援助台湾的蒋介石残余匪帮,并用航空母舰、飞机在我国的东南沿海进行新的挑衅;一面加紧拼凑太平洋侵略集团,扩张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势力.在五国军事参谋会议之后,美国现在正企图在菲律实的碧瑶召集一次东南亚国家讨论所谓太平洋联盟问题的会议,以谋实现其蓄意已久的阴谋.  相似文献   

17.
东风日盛,西风日衰,世界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一系列维护和平的措施,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热烈拥护。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到处碰壁。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出于缓兵之计,不得不说一些关于和平的空话,甚至改变一些做法,而美国的有势力集团在实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的封建势力美国控制日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将日本社会中的统治势力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通过他们将魔爪伸入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农业方面,美日反动势力在'农地改革'的名义下,保存与巩固了农村中的封建势力——地主、富农对农民的统治.占日本农村总面积一半以上的山林、原野是在旧皇族、官僚及封建地主手中.正因'农地改革'中不包括山林与原野在内,所以就给农村中的封建势力留下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基础.自一九四六年以来,地主不断地夺回农民手中的已被'改革'了的土地.一九五三年,由于吉田政府奉行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扩充军备的结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经验教训很多,至今仍应重视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有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力量的问题。当德、日、意加紧侵略和扩军备战时,许多国家人民掀起了反法西斯、反侵略、反战运动的高潮,而且在中国,在阿比西尼亚(现埃塞俄比亚),在西班牙的正面较量中显示了力量。当时,如果有些国家的执政者不是压制、摧残,而是发展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是绥靖、姑息,而是抵制法西斯战争势力,大战不是不  相似文献   

20.
试论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中央王朝,在治理西藏的过程中,根据西藏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清朝末年,54名驻藏大臣在如何反对外国侵略的问题上,由于清朝中央政府确定的对外“妥协退让”的政治策略,使驻藏大臣在执行中央“妥协退让”政策上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坚决抗英出现了严重裂痕,这不仅给英、俄帝国主义挑拨离间,培养民族分裂势力提供了历史契机,而且也使坚决抵制外国侵略的西藏地方政府一度产生过向外寻求政治依靠的倾向。后来,由于清朝中央政府为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挽救危局,让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了一系列近代化改革,这种改革又影响和威胁到达赖喇嘛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驻藏大臣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清朝末期帝国主义入侵的角度入手,分析和阐述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