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是高速铁路成功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分析高速铁路测量工程的主要内容及工程的测量目的,然后阐述高速铁路轨道铺设的主要要求,最后提出高速铁路建设中精密工程测量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城市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为了发挥更大的经济链接作用,高速铁路的开通是关键。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较好地承受外荷载的压力,在高速铁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普遍运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从而提高高速铁路桥梁的承受能力和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3.
隋慧君 《河南科技》2015,(2):114-1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高速铁路建设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要确保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性,不仅需要保证铁路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更应该做好铁路设备后期维护工作。道岔是高速铁路中重要的基础设备,对铁路平稳运行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首先对高速铁路道岔设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析了高速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的重点,最后提出了提高铁路道岔维修养护水平的有效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已有既有线列车运行图评价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既有线不同点,建立符合高速铁路自身特性的运行图评价指标体系,对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质量评价和编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建设给国家、城市、乡镇发展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正面临转型期,高速铁路将成为促进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加速器,本文从经济、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城镇集聚角度进行系统分析高速铁路对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文就高速铁路接触网跳闸的故障查找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跳闸查找的管理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已超过300km/h,铁路列车噪声所带来的影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因此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噪声预测与控制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关心的一大课题.在欧美国家,高速铁路噪声早已引起各国政府、铁路运输部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适合本国情况的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噪声预测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高速铁路既有线环境噪声评估及新线设计中环境噪声的预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无碴轨道的采用被世界各国所公认,无碴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德国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有90%区段采用无碴轨道;日本盛冈—八户高速铁路80%以上区段采用无碴轨道;九州新干线新八代—鹿儿岛间线路90%区段采用无碴轨道。  相似文献   

9.
杨大伟 《河南科技》2011,(11):37-38
<正>一、高速铁路的定义与优点1.高速铁路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铁路营运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千米以上,或者专门修建的高速新线,使铁路营运速度达到每小时250千米以上的铁路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一、高速铁路的定义与优点 1.高速铁路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铁路营运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千米以上,或者专门修建的高速新线,使铁路营运速度达到每小时250千米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要求运行列牛要在速度上达到一定标准外,运输组织也需要得到配合、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为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获得较好的网络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近似静态分簇的高效概率覆盖协议EPCSC. 该协议通过近似静态分簇节省网络资源,保持网络连通性. 根据网络QoS期望值选择必需节点数目来保证网络服务质量,实行簇头轮换机制,并在簇头间构建近似Prim最小生成树来有效延长网络生命期. 仿真结果表明,EPCSC协议能有效降 低控制开销,显著延长网络生命期,提供满足应用期望的网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形理论的黑龙江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形理论对黑龙江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维数计算和牛鸦维数的比值分析揭示出黑龙江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较为紧凑、城市空间格局呈线状沿主要交通线分布特征,分析也表明黑龙江省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性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各地市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交通建设、依托八大经济区发展推动路网覆盖、加快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是黑龙江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优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遥感传感器对地覆盖的几何特性,将常见的遥感传感器按照成像覆盖模式分为球冠面圆形覆盖和球面四边形覆盖,推导了两类覆盖模式的投影几何,建立了星下点和侧摆两种成像方式下的对地覆盖区域仿真计算模型. 基于覆盖区域仿真模型和星地空间基准的转换关系,设计了通用于常见遥感传感器的对地覆盖区域仿真算法流程,以实际的卫星平台、传感器和轨道参数实验验证了该仿真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 针对芯片功能验证中存在的验证时间长以及与被测系统依存度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芯片功能验证自动测试方法. 定义了事件的功能覆盖率和翻转覆盖率,分析了两种覆盖率之间的关系,采用两种覆盖率共同构造适应函数,提高了验证的可靠性. 与采用经典遗传算法的验证方法相比较,能达到相同的覆盖率,同时可减少25%-30%的测试时间,提高了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15.
运用1993年和2001年的2期TM影像,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沙坪坝区植被覆盖格局动态变化,揭示了沙坪坝区植被覆盖格局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1年期间沙坪坝区植被覆盖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沙坪坝城区下降趋势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以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数据为依据,将地下水位划分为6个环境梯度,各梯度上6次重复采集植被样地数据.从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等几方面分析了不同地下水位梯度上植被的受损过程,以及不同河段的受损程度.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m,而木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8m;(2)植被盖度减少始于草本植物盖度受损,与群落多样性受损的临界地下水位相同,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m;在地下水埋深大于6m之后,植被盖度不断减少则是由木本植物盖度的减少所引起.(3)生态受损程度可归为三类:潜在沙漠化类(轻度退化),轻度沙漠化类(中度退化),中度或重度沙漠化类(重度退化).三种退化类型的地下水埋深依次增大,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盖度依次减小,沙漠化指数也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遗传算法和覆盖率驱动的功能验证向量自动生成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春  杨军  凌明 《应用科学学报》2005,23(4):375-379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覆盖率驱动的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代码功能验证向量自动生成算法.其特点是自动反馈覆盖率信息,构成一个闭环系统;用遗传算法动态分析覆盖率信息,自动生成针对性更强的验证向量.在SoC(syetem on chip)的模块验证中采用了该方法来自动生成验证向量;与受限随机生成方法相比,能快速达到覆盖率目标,缩短验证周期.  相似文献   

18.
王成超 《松辽学刊》2013,(4):134-137
生态脆弱区农户薪柴采集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农户传统炊事能源的升级对于地表植被恢复以及生态环境改善都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利用长汀县社会统计数据以及农户调查数据,阐述了农户炊事能源的变迁过程,并揭示了农户炊事能源升级的森林保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在农户生计变化驱动下,农户炊事能源结构中薪柴比重逐渐下降,人均能源消耗量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二者导致户均薪柴消耗量的稳定下降;而薪柴的节省使大面积的森林免遭砍伐,有效保护了森林,促进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测试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所面临的不同测试技术中测试方法选择问题,阐明了对基于结构覆盖和基于状态识别的测试生成技术进行实验评估的必要性,以10个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 FSM)应用实例为实验对象,从测试开销和错误覆盖能力两方面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为FSM一致性测试中这两种技术的选择应用提供了经验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无线传输直放站的基本工作原理,给出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直放站的一般技术要求和服务区域覆盖范围的计算方法,并举出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