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玉康 《科技信息》2007,(8):110-110,149
自中国证监会2001年8月16日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现已初步建立起来。然而,由于市场环境、传统文化障碍等配套措施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将在梳理独立董事的概念以及回顾独立董事制度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赵文金 《大自然》2010,(5):66-70
最近几年,我经常在云南的曲靖地区开展野外地质考察。由于泥盆系中的早期脊椎动物化石门类齐全、原始类群种类多、在鱼类尤其是肉鳍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中意义重大。2007年以前,我的考察重点都是这里的泥盆系、特别是下泥盆统,主要考察并发掘其中的鱼类化石。  相似文献   

3.
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承担的“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QS041-C31—03),先后于2004年9月12—27日、2005年8月26—9月24日进行了两次综合科学考察,成功穿越整个沙漠。项目组成员从库姆塔格沙漠的地质地貌、沙漠起源与演化、沙丘形态及形成机理、古疏勒河水系变迁和库姆塔格沙漠对周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资料收集。科考发现了多处极具研究价值的河湖相、湖积相连续地层剖面,共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50多份,地层、沙体取样2000多份,调查和测定数据10000多条。这些样品和数据的分析将对研究库姆塔格沙漠的形成、沙漠运动及演化过程、古环境变化和古疏勒河水系变迁、青藏高原隆升对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影响、库姆塔格沙漠的形成演化与罗布泊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浅间一男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古植物学家,他所创立的植物分类体系、植物三元起源的观点、“生长迟滞论”、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起源的新理论以及他对达尔文主义的批判,在国际上均有一定的影响,他的研究主要是以太原煤田的材料为基础,所以,对我国研究者更有特殊的意义。 为促进我国古植物及被子植物起源的研究,应我校邀请,浅间博士于7月15~8月23日来华讲学,7月21日~8月10日于我校举办了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者五十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5.
第14届生命起源国际大会(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Origin of Life)于2005年6月19~24日在北京清华大学隆重举行。生命起源国际大会由国际生命起源协会主办,每3年举行1次,是生命起源研究领域最高级别会议,受到全世界化学、生物、天文、地质、物理、考古及航天等广阔领域专家的关注与参与。  相似文献   

6.
27届国际地质大会是1984年8月4日至14日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的,会议地点主要是莫斯科大学和苏联外贸中心,开幕和闭幕式都在克里姆林宫.参加会议的人数多达5600,来自112个国家。这届大会分为地层、古生物、第四纪地质、沉积学、前寒武纪地质、海洋地质、构造地质、地球物理、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金属矿床学、油气地质、固体燃料矿床、非金属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遥感、比较行星学、数学地质、地质学史和地质教育等22个学科组。每个学科组的工作可按主题分别在各组进行,也有各相关组之间的讨论.地层组的主题有:地层学的原理及方法,地层学与地质年代学,地层单位的准确限度及地理稳定性,地层界限的性质及类型,显生宙地层问题。地层学的组间讨论有不同相和生物地理区沉积的对比,文德系(前寒武最后的系),前寒武系与显生宙的界限,二迭系,胞粉地层学。古生物组的主题有:早期的生物,生态系统的古生态学及演化,脊椎动物的起源及分布,作为系统发育分析钥匙的古构造与结构形态学,化石的微细构造及化学。古生物的组间讨论有地球历史中的基本生物变化与化石群的灭绝,迭层石,类迭层石的微小生物和灰藻,植物群的生成与大陆的历史,古植物群分区的起源及演化,寒武纪动物群、植物群的演化、迁移与区划,牙形刺的生物学及生物地层学。考虑到世界地层工作的进展,作者提出了加强与我国地层有关的古地理、同位素、磁性的研究。至于我国古生物的研究则应特别注意于早期的生物,古生态与进化论,寒武纪植物群,化石的微细构造与化学,牙形刺的生物学及生物地层学等。  相似文献   

7.
去年8月初,由中、日、美三国古生物学家联合组成“亚洲恐龙足迹考察团”,赴蒙古国进行考察。我代表北京自然博物馆也随团同行。考察团一行共13人,其中有来自日本东京学芸大学的古生物教授松川正树以及其他几个日本学者,还有美国的著名孢粉学家道格拉斯,以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8月4日上午9时登机,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我们乘坐的班机抵达蒙古首都乌兰  相似文献   

8.
去年8月下旬,笔者所在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科考队赴罗布泊南缘阿尔金山的红柳沟地区进行为期两周的地质考察。罗布泊曾是一望无际、碧波浩淼的中国第二大咸水湖,面积仅次于青海湖。周边地区曾是一派水美草肥、胡杨成林、红柳遍地的自然美景。然而,受剧烈的地壳运动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珊瑚起源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石珊瑚是现代最重要的造礁动物,在地质史的过去和现在都非常重要。石珊瑚的起源一直是珊瑚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重大问题:石珊瑚究竟是起源于古生代的皱壁珊瑚、一种石珊瑚形珊瑚,还是一类软体海葵,目前还很难下定论。建立在现代石珊瑚及其化石的形态学特征基础上的传统研究手段和新兴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手段,是研究石珊瑚起源问题的2种主要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了珊瑚的18S rDNA,构建了珊瑚纲珊瑚的系统发育树,对当前国际上争论纷纷的有关石珊瑚起源问题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更好地解决石珊瑚起源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前言有关歌圩的问题一般分四个部分来研究。a、有关歌圩的起源的问题,b、有关举行歌圩的地点和时间的问题,c、有关在歌圩上唱的歌谣的问题,d、有关参加歌圩的人的问题。比如 a 类的研究有,考察有关歌圩起源的故事和风俗习惯的《壮族歌圩的社会基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类学家、华盛顿州立大学克兰茨及其夫人应邀于1983年3月31日至4月8日来京进行学术访问。为了协助北京自然博物馆充实人类起源的展览,克兰茨教授考察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北京猿人展览馆有关  相似文献   

12.
笔者参加了2004年8月20至9月4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Florence)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32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及会后的野外地质考察活动。该大会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主办,主题是“从地中海地区走向全球地质复兴”。来自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其中美国代表600多人,俄罗斯代表500多人,中国代表有400多人。中国政府对此次大会高度重视,专门组织了中国代表团参会,委派国土资源部孙文盛部长代表中国在开幕布式上致词。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内蒙古中低山区坚硬的花岗岩山脊、山峰上,多处发现基岩洞穴和其它奇异地貌现象,引起地质、地理、古气候等学科专家学者的关注。1998年3月9日,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学术讨论会。就上述地区“洞穴”成因问题展开讨论。北京大学崔之久教授依据国外相关资料和对这一现象考察分析,认为这些洞穴是由风蚀而形成的“风蚀锅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韩同林研究员等提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编制的1:500万南极地质图最近在北京通过了专家初审。1:500万南极地质图的编制是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立项的,得到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地质行业基金资助。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地矿部地质研究所承担了  相似文献   

15.
2000年8月6~17日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第三个千年的挑战:地质和可持续发展。而于2003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第四纪大会的主题是:下  相似文献   

16.
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被称为我国第六大沙漠.由于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对库姆塔格沙漠没有进行过综合科学考察,成为中国沙漠科学考察的一个空白.2005年8月26日至9月24日,在甘肃省科研项目资助下(QS041-C31-03),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组织发起,聘请中国科学院郑度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根生研究员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卢琦研究员为科学考察顾问,在2004年9月前期考察的基础上,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兰州大学15名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库姆塔格沙漠科考队,首次对库姆塔格沙漠的地质、风沙地貌、动植物种类及分布、地表水系分布特征和变迁、沙漠气候和风沙活动等进行了全面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五弦琵琶是在中国史上传习已久的乐器,特别是在中国唐代盛极一时。本文通过考古图像、史料记载以及中日学者的研究,对五弦琵琶的起源、传入、以及在中国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盛衰作了考察,试图论证该乐器在中国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2002年8月20日至24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对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了为期5天的非正式访问,并同俄总统普京进行了会晤。双方主要讨论了两国经济合作,特别是关于朝鲜铁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连接问题,并就紧迫的国际问题及朝韩对话进程交换了意见。这是金正日继去年8月历经24天、行程20000公里的首访俄罗斯之后的第二次。访俄期间,金正日大部分时间用于考察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参观了一些著名企业、工业、贸易和交通设施,还会见了当地企业家。他对远东地区的经济改革表现出浓厚兴趣。此外,金正日还参观了当  相似文献   

19.
从水热生物化学角度阐述了水热条件下生命起源的可能性,并综述了化学合成,微生物学,分子系统树,海洋考察等方面的证据以及水热生命起源模型.通过模拟原始环境,由无机小分子出发合成一系列有机生物分子,实现了有机生物分子的非生物合成,并探讨了此过程中的手性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合肥科技》2006,(8):5-8
2006年7月27日至8月2日,市科技局组织人员,考察了昆明市和长沙市的科技工作,双方开展了交流座谈,探讨了不同城市科技工作思路和方法,考察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