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建筑业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社会群体和阶层。这一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创造了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辉煌业绩。然而,该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却令人担忧,建筑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建筑业农民工合法权益应急处理机制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立法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芳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46-49
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同一社会中,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发展潜力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特殊人群。当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是由新生贫困群体、农民群体、城市农民工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和妇女群体六大类构成。帮扶和保护弱势群体是立法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必须制定和完善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税法等相关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群体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有特殊身份的群体。这个群体处于中国社会底层,因生存压力而充满活力,是中国社会的底层精英。这一群体对农村社区建设和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身权可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部分,人格权是指以民事主体作为法律上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固有民事权利,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权利。人身权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法律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身权遭受损害的可能性与日俱增,探讨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人身权民法保护体系的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从体制外和体制内两条路径,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也使工人阶级队伍形成了不同阶层,即公有制企业的高管阶层、普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阶层、公有制企业工人阶层、农民工阶层和下岗失业阶层。在这五大阶层中,高管和农民工、下岗失业工人阶层处于工人阶级队伍的两极,普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处于高管和普通工人的过渡阶层,公有制企业工人的地位略高于农民工和下岗、失业阶层。我国工人阶级内部出现的阶层变化,不利于工人阶级的团结,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一部关系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及其法律保护的探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公民人身权的特征公民的人身权,就是法律规定的,与公民的人身不可分离,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权利。它是民法上规定的两大类权利(财产权和人身权)之一,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公民的人身权不是从来就有的。在阶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特殊阶层.由于没有城市居民身份,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合法利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文章从法律的视角,分析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缺失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体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二代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代农民工是我国今后城市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劳动力资源,这一超过一亿人口的群体依然徘徊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权益得不到保障.本文深入剖析该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的障碍性因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险种之一,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作为我国现阶段城乡特殊职工群体,其养老保险实现与否,关系到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切实得到保护,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就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利益被损害首先在于其合法的劳动合同利益被侵犯。由于立法上的不完善、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农民工利益保护组织缺失、社会歧视的存在以及自身法律素质和能力的低下是农民工合同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原因。农民工合同利益保护不仅是一个立法、执法、法律监督等多维互动的过程,更需要培育农民工维权组织,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特别是合同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对传统民法人身权定论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身权是财产权的对称,二者皆为我国民法确认和保护,而二者的区别则在于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同。由于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作为权利主体构成要素的人身及相关利益,因此人身权与财产权有着不同的法律属性。传统民法认为:人身权就是指民事上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它与权利主体的人身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即不能继承、不能转让、不能抛弃,并随着权利主体的消亡而消亡,这几乎成为传统民法的一个定论,令立法、司法、法学工作者等闲不敢越雷池一步。笔者认为,人身权与权利主体的人身不可分割这一传统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作权限制制度主要是对针对著作财产权利进行限制,法律中并未直接规定对著作人身权的限制。这并不意味着在我国不存在着对著作人身权的限制,实际上在著作财产权的限制中已隐含着对著作人身权的限制。结合我国著作权财产权限制条款设置的具体目的分析其中包含的对著作人身权的限制,主要包括了对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作品的权利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海市颁布的各项有关农民工的政策进行评估分析,上海农民工及其后代一般处在社会结构的最低端,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不应忽视其应有权利。农民工群体是个急需保护的群体,上海对农民工的保护在全国范围来说,已是做得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民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目前依然存在着就业服务缺位、拖欠工资、权益缺乏保障、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农民工素质偏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实施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保护农民工权益、创建农民工工会组织、发挥农民工阶层的政治作用等政策措施,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转型期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即由农民、老年群体、失业人群以及残障人群等组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无论社会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非常低,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律权益也经常会受到侵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权益保护,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特征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不仅为我国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输入了新的观念和思想,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既是推进城市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长期以来,农民工权益受损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地影响了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城市社会秩序的维护,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不仅要完善现行立法,使法律能真正体现正义,保护弱势群体利益,而且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7.
高洁光 《当代地方科技》2010,(23):158-158,144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高度政治自觉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农民工政治自觉是在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中政治因素的显现,是在时空变化中权利观的凸显;农民工政治自觉的量变性、常恒性、能动性等特性,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中国农民工群体和解决农民工问题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我国法律对这部分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十分欠缺,由此出现了许多法律问题。本文列举了农民工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从法律的角度探讨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网络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为研究中国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空间和理论工具。国内学者就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社会支持、群体内部分化、群体意识形成等问题运用社会网络理论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取得很多成果。在对农民工自身的社会网络研究方面,学者们集中于对“关系强度”的理论运用、社会网络与信任的关系、以及社会网络建构规模等问题的研究。就国内学者在社会网络理论视野下研究的农民工问题成果进行文献述评,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宋德涛 《科技信息》2008,(15):195-195
伴随着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成为一个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群体。在我国以户籍制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有着非常复杂的身份,他们生活、工作并居住在城市,但是他们的户籍在农村。在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以户籍制为基础划分的,这样特殊的背景导致了农民工群体在很多方面被排除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之外。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个大背景的感召下,农民工群体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社会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在医疗保险、用工制度、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缺失,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