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活     
新加坡推出反恐生物护照据报道,作为政府加强反恐的一项措施,新加坡将于2005年10月前推出包含人体生物特征信息的新护照。这种高科技护照中加入的芯片储存有持照人的脸部特征、指纹甚至虹膜资料,因而能够更准确地鉴别持有者的身份,提高护照安全性能,防止犯罪分子伪造。蜘蛛的吐丝织网技能要受到挑战了。德国科学家说,他们利用转基因细菌成功制造出了优质“蛛丝”,将来能利用这种丝纺织出精美布料或者轻巧结实的绳索。据报道,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改良过的大肠杆菌刺激昆虫细胞,使其产生分泌蛛丝所需的特定蛋白质,最终得到质量极佳的人工丝,其韧…  相似文献   

2.
以指纹代替钥匙,以眼睛虹膜“通关”,大多数人仅在国外的一些科幻大片里见到。如今这种技术与合肥市民近在咫尺——我市科学岛上的科学家们研制出通常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能够识别人的指纹、掌纹甚至指甲纹和手形的生物智能芯片。使用带有这种芯片的锁具,只要用手触摸一下就可以开门。  相似文献   

3.
英国打开生产绿色环保芯片大门英国科研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利用低温紫外灯制造二氧化硅的新技德国一家服装厂最近研制出内置MP3播放器的夹克衫等高科技服装产品。MP3播放器被缝制在内侧口袋中,微型扬声器则藏在领子里,连接两者的防水线路在制衣时缝入。MP3播放器的操作通过袖口上的纽扣完成,耳机则采用了蓝牙技术。另外,夹克衫里还有一个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芯片,穿夹克衫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被精确定位。德国推出高科技服装术,不仅可以降低计算机芯片的制造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电子工业的能耗,为生产绿色环保芯片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4.
从事电子计算技术的专家们预言,用不了几年,一种能辨别气味的生化电脑即将问世。它是一个电脑数字显示装置和生物传感器的组合体。所谓生物传感器,专家们考虑采用一种肠道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同时对  相似文献   

5.
《宜宾科技》2005,(3):32
未来,IC芯片也可以应用在老龄化社会的交通安全领域。给老年人和残疾人配备一个IC芯片,并预先设置好基础数据。外出时将IC芯片固定在他们的胸前,当他们靠近带有感应装置的信号灯时,控制信号灯的电脑知道有老人或者残疾人要过马路,  相似文献   

6.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134-134
为了实现超速数据处理,德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具有前所未有的高光学质量和传输光学信号能力的有机材料,并使这种材料可以与芯片技术集成而制成只有手指甲大小的芯片。  相似文献   

7.
德国奔驰汽车的工程师和程式设计师联合。在奔驰 E420车里装设了具备人格化特色的电脑,运用先进的无线通讯科技可以连上因特网(Internet)邀游,这是全球首部“网络车”。这辆装配电脑的银色奔驰 E420汽车.车上有三个扁平显示器,一个在仪表板中间、收音机的  相似文献   

8.
《少儿科技》2010,(4):43-43
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研究人员不久前宣布,他们利用眼动跟踪技术开发出一种电脑用户不用鼠标而仅用目光就可以控制电脑执行各种命令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英特尔公司(Intel)的戈登-摩尔(Gordan Moore)预言: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将每隔18个月至两年就会翻一番。这即是电脑行业在幕后称之为的“摩尔定律”,这一定律至今依然在发挥着作用。但是,如果“摩尔定律”一直有效,那么小小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将继续呈指数级的增长。,可以想像不久的将来芯片将承受怎样的负担,这就需要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小小芯片上的SoC(System on Chip)技术。这个激动人心的技术将曾经占据整个房间的庞大的计算机变得如今只有小拇指的指甲那么大小。正如很多专家所言,自从以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为基础的计算技术出现以来,片上系统(SoC)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CeBIT)上人头攒动,大家围着一个坐在弹球桌旁的人,他头戴一个布满连接线的帽子,这些连接线都与头部相连接,而他不用手就可以进行娴熟的操作。“电极监测着与思维相连的脑电波,把信息送到电脑里后就开始执行。”柏林的米歇尔·唐格曼解释说。  相似文献   

11.
关键词     
《华东科技》2012,(6):8-9
电子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普通护照于5月15日正式签发启动,这标志着我国公民的国际旅行证件正式迈入全数字化时代。此次是按照有关国际标准设计,采用了大量新型防伪技术,并内置高性能的加密智能芯片,将为持照人带来更多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尖新科技     
<正>德国能感知人情绪好坏的电脑如果电脑能感知你何时对其不耐烦,并做出相应调整以稳定你的情绪,这无疑令人极为兴奋。而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情绪感知技术将来某一天将令电脑具备上述功能。德国电脑专家目前正在开发一种新系统,这种系统能利用视觉、语音和触摸技术收集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数据。接着,系统会解译这些数据,并做出反应。例如,如果电脑感觉到用户情绪激动,它可能会自动让屏幕背景颜色的强度柔和下来,关闭背景音乐,放大或减小图形数据,调节传递给用户的信息量,或直接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3.
西门子公司研究开发部最近研究成功一种指纹敏感片,这种芯片仅有1.3厘米见方,大小如人体手指甲,它上面却分布着65000个微型敏感元件,每个敏感元件的线度不超过50微米,这么多精细敏感元件可以非常详细非常准确地把人手指上的各种各样的纹路信息摄取下来,储藏于电脑里,若将这种芯片使用到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取款时就可以不再使用原来的取款密码,取款者只需把手指放在该芯片上,它就能自动将取  相似文献   

14.
许多军事预测专家认为,未来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已不再是坦克、大炮、导弹,而是精密的电脑,聪明的程序编制人员和数字网络里敏捷的信息传输。当某个国家或者其盟国受到战争威胁时,它可以不必再派大规模的武装部队去应付,而只需在室内使用鼠标、键盘和显示器,来实施一场精心策划的信息战。  相似文献   

15.
新研究     
<正>电子纸张将彻底杀死平板电脑德国发行商Axel Springer CEO多夫纳表示,未来用户将通过电子纸张,而不是手机或平板电脑阅读新闻。新的设备将会超薄、超柔,而用户可以将这样的电子纸张卷起来放在外套口袋里,类似平板电脑的使用体验。美研发基于剪纸艺术的可伸缩电池美国科学家描述了一种基于剪纸技艺的可伸缩电池。它可以伸展到原始尺寸的150%以上。因此能够很容易结合到手表的弹性腕带中,未来在开发同类设备时或将替代刚性电池和块状电池。  相似文献   

16.
何平里 《世界博览》2010,(23):13-13
医生?企业家?教师?电脑专家?在美国《时代周刊》发布的关于经济衰退时代最棒工作的榜单里,这些职业都榜上有名。还有一个职业你可能没有想到,那就是政府机构的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7.
问:美国和英国的学校课堂里-同德国不一样-在电脑旁学习已是家常便饭。我们是不是误了同信息时代的接轨? 海夫纳:肯定非采取点措施不可。如果想一下,今天电脑的效率有多高,它在社会上引起了多么巨大的变革,那么,德国学生始终还在埋头于背诵、运算和其它老一套的学习程式,简直近乎荒谬了。智能信息:它和作为呼之即来的思维支承,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的计算机共生。但是,德国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却偏偏练上还没有电脑的文字处理、画解程序、数据库和数学专用系统。德国所有的学校虽然都已开设了以“信息技术”为题的必修基础知识课,然而,电脑作为运算、写作或模拟整体教学内容的基本辅助手段,却根本未经使用。在美国和英国,电子计算机在学校的深入程度大概  相似文献   

18.
public opinion     
正新浪网#苹果宣布Mac放弃英特尔芯片#再造生态闭环!6月22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首次在线上举办,苹果表示未来的Mac电脑将不再使用英特尔芯片,而是全面引入自研的ARM架构芯片,结束了与英特尔长达15年的合作。苹果方面表示,他们首款基于自研芯片的Mac,计划在今年底开始出货,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过渡,其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知识》2010,(20):12-12
巴拿马政府10月4日向民众公开道歉,承认政府将六万本巴拿马护照的国徽印错,其中四万本护照已投入使用。巴拿马内政部长穆利尼奥当天说,国家护照管理局审查护照封面设计图时不够仔细,犯下错误,但实属“无心之过”。  相似文献   

20.
护照的故事     
范振水 《世界知识》2008,(23):54-5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护照已经司空见惯。然而。你知道新中国第一批护照什么样吗?这些护照发给了谁?本文为你讲述新中国护照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