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波尔多历来有着国际色彩,中国势力在传播的链条中被制造新闻的人有意放大了。据多家法国媒体消息,2016年春节刚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购买了一个名叫"萨尔斯城堡(Chateau de Sours)"的酒庄。酒庄位于著名葡萄酒产区波尔多,和赵薇的梦洛酒庄在一个地方。其实这并不是近期最大的收购。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2016年2月一位黄姓中国投资家收购了法国葡萄酒公司Les Domaines CGR(以下简称CGR),该公司旗下包括三家波尔多酒庄,共计125公顷葡萄田。此次交易总额高达数千万欧元,是迄今为止中国人在波尔多地区最大的收购案。近年来,投资酒庄的中国富豪和明星越来越多。在  相似文献   

2.
1970年世界10大银行中,美国一国占6家,英国为2家,法国和意大利各1家。到1980年,日本仅有第一劝业银行进入10大银行之列。可是到了1987年底,按总资产计算,世界10大银行中日本一国就占了前6名。第一劝业银行的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名列第一。最近资产超过富士银行的住友银行跃居第二。富士银行名列第三。三菱、三和和日本兴业银行分别为第四、第五和第六。80年代初一直是世界最大商业银行的美国花旗公司,现在名列第八。70年代作为世界最大商业银行的美洲银行已落到世界第27位。在10大银行中,欧洲银行只有3家,全部属法国。它们是农业信贷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和农林金库银行。  相似文献   

3.
丝瑞 《华东科技》2003,(7):40-41
风险资本正遭遇“严寒”,业界一片喊冷。在美国,新经济和高科技的风向标——纳斯达克正处在命运的交叉路口,股指连创新低,从2000年初的5048点掉到现在的1200多点。2001年,纳斯达克有778家上市公司退市,新上市的却只有146家;2002年又有521家公司被摘牌,而新上市公司只有116家。这种局面直接殃及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第一轮落败的主角,是那些曾经飞速增长的明星公司,第二轮遭殃的是这些公司的老总们,第三轮便轮到了风险投资者。 中国的情形也不容乐观:风险投资在中国只有不到10  相似文献   

4.
胜家公司是美国首家国际性公司,它所生产的"胜家"缝纫机操作简便,倍受人们喜爱,是风靡世界的名牌产品。一九四○年,世界每三部缝纫机中,就有两部是"胜家"牌。然而到了一九八六年,胜家公司董事会不得不沉痛地宝布:胜家将忍痛割爱,抛开它赖以成名的"胜家",从此再也不生产缝纫机了。上述例子颇给人启示。胜家套司为什么从名牌到"倒  相似文献   

5.
《科技智囊》2011,(4):94-95
1.2月21日.中粮酒业与波尔多地区的雷沃堡酒庄正式签署协议,宣布斥资亿元收购该酒庄。此次收购是继收购智利酒庄之后,中粮再度出手生产型海外收购,也是首次有国有资本把触角延伸到波尔多酒庄,  相似文献   

6.
《天津科技》2013,40(1):10
从新区科委了解到,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新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经正式下发.按照该《行动计划》,今后3年,新区将实现"112"的目标,即到2015年,力争形成10亿以上规模科技企业100家,1亿以上规模小巨人企业1 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20 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收入超过6 000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3年美国著名投资人阿里·李(Aileen Lee)第一个提出"独角兽"企业的概念以来,独角兽的名称迅速在全球科技界和投资界得到了认可。Tech Crunch(美国著名的科技博客)、CB Insights、Digi-Capital、《华尔街日报》、《财富》在内的多家研究机构公布了自己的独角兽榜单。各榜单标准相对比较类似,均有估值超过10亿美元(约65亿元)的限制,其中,2家榜单要求是初创企业,1家榜单明确要求创办不超过10年。  相似文献   

8.
以1999年年中股票市值为标准,美国《华尔街日报》评出了1999年的全球100大上市公司。由于美股、美元的强势地位,使得美国上市公司在全球100大上市公司中的比重逐年增加——1997年只有54家,1998年是59家,1999年已达62家。欧洲企业在这次排行中从1998年的38家降到32家,日本企业只有4家入榜。此外,微软在本次调查中首度拿下通用电器蝉  相似文献   

9.
<正>据美联社、美国广播公司(ABC)和《西雅图时报》等多家媒体2004年12日报道,美国西雅图一名17岁少女劳拉·海契10月2日晚在参加朋友聚会后离奇失踪,尽管警方展开6天6夜地毯式搜索,她却依然音讯皆无。但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家人准备放弃希望之际,海契一位朋友的母亲竟在睡梦中梦到海契出车祸的地点,并于10日根据梦境中的指示,真的在一处60米深的山谷中找到汽车残骸和困在汽车后座的海契!  相似文献   

10.
电子工业产品中的重要家族电视在经历了黑白到彩色的近40年之后,如今又再次面临从模拟到数码的革命。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前不久做出决定,在今后10年内全美国2000多家无线电视台将淘汰传统的模拟信号技术,代之以数码传输技术。按照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计划,美国四家最大的广播公司将在两年内开始向美国十个主要地区发射数码电视信号,然后逐渐增加数码电视信号的覆盖面积,争取在本世纪末让53%的美国人口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清晰的图象,听到能同激光唱盘媲美的高  相似文献   

11.
何青青 《世界博览》2013,(18):60-61
好酒都有一段传奇"老字号"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背后,是经营者无穷的智慧与创新。不管是对于懂红酒、爱红酒的行家里手,还是叶公好龙的门外汉来说,"拉菲"二字都是如雷贯耳。作为法国波尔多的顶级酒庄,拉菲的滋味自然非比寻常。但到底是这好酒醉人,还是酒背后波尔多名庄古堡的血统和那掌管着拉菲酒庄的神秘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传奇迷人,或许旋转在水晶杯中的红色液体很难告诉你一个准确答案。  相似文献   

12.
国际资讯     
正1泰晤士河水上酒店住完还可买下它到英国旅行,游泰晤士河是不错的选择。如今,在河上运营的由游船改造的水上酒店只有两家,其中一条船名为"非洲女王"。"非洲女王"的前身是一条1924年建成的荷兰驳船,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交流     
江苏农村三资企业多。到1994年底,江苏省乡镇兴办的"三资"企业已由1993年底累计的10800多家发展到13000家。至此,这个省的乡镇企业中平均10家就有1家三资企业。江苏省乡镇兴办的三资企业有三大特点:一、骨干企业多。近年来全省农村新增上百家总投资超过200万美元的企业,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在苏南也成批涌现。无锡、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武进等市县的不少乡镇已先后同日本的"日立",美国的"佳殿",韩国的"大宇"等国际上著名的大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二、外资比例上升、到帐率提高。据去年下半年统计,全省乡镇三资企业外资平均比例达到40%以上,苏南不少市县超过80%;苏、锡、常三市外资到帐率占合同利用外资的60%左右。三、盈利率高于内资企业。到去年底,  相似文献   

14.
美国硅谷的发展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 ,硅谷已成为美国高科技发展的标志 ,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的发展都不能和硅谷相比。经济论坛硅谷位于海湾和山谷之间 ,东西宽16公里 ,南北跨度50公里 ,并且正在不断延长。硅谷有4000家公司 ,他们都很小。80年代后期 ,IBM公司总裁访问了我大学 ,他告诉我硅谷3000多家公司中只有少于100家的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硅谷是从事信息技术的、小的、成长型公司的产地。直到硅半导体芯片运用于微电子工业 ,硅谷才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科技工业的中心。现在 ,许多大公司将生…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国际商业银行很多是借助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美国允许商业银行在全美设立分行,总数达到约8600家,而其他发达国家一般都在1000家以下,日本只有不到100家商业银行,而日本的经济总量是美国的一半左右;美国大部分商业银行比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规模要小,14%的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不到2500万美元;英国不到5家商业银行,统率了整个商业银行业。相反,美国的最大的10家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世界上广播电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1920年,美国的第一家广播公司只有50千瓦的发射机播送新闻和商品广告节目。到七十年代末,全国共有810多家广播公司,8,400多座广播电台和1,400多座电视台,广播电台总发射功率达8.6万千瓦,广播电台、电视台、收  相似文献   

17.
《奇闻怪事》2011,(5):55
2010年10月10日,一位美国母亲产下她的第二个孩子,你可能觉得,恰好在"三连10"这天产子是件很幸运的事情。殊不知,这样的幸运事在他们家已经"司空见惯",因为  相似文献   

18.
正1971年,专跑半导体和电子口的加州小报记者唐纳德·霍夫莱(Donald C.Hoefler)根据自己的职业嗅觉,认定微电子产业前途无量,而集聚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微电子产业精华的加州圣克拉拉山谷(Santa Clara Valley)则将成为光芒四射的高科技产业天堂。他打算根据自己在这条山谷中各高科技企业多年跟踪、采访和蹲点的经验,写一组足以彪炳史册的"定调"专栏文章。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11,(8):11-12
中国人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但质量仍有待提高。 直到2003年,全球科技论文数量只有不到1/20来自中国。但是从2004年到2008年,这个数量上升到了1/10。  相似文献   

20.
<正>美洲国家组织峰会(简称美洲峰会)向来是观察美国与拉美关系走向的"最佳窗口"。4月10日,第七届美洲国家峰会在巴拿马开幕。从1994年首届峰会克林顿意气风发地提出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一宏大的"西半球一体化设想",到2005年小布什在阿根廷举行的第四届峰会遭到拉美左翼国家的冷遇,再到2009年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第五届峰会上奥巴马首次亮相、欲以"柔性外交"缓和与拉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