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周易》研讨宇宙人生的发展规律,从《系辞传》出发,最核心内容即《易》道规律,其由乾阳与坤阴构成。二者有各自的现实来源,天地是乾坤的象征物,乾坤是天地之用,以乾坤变化象征天地自然变化,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二者有各自的性质特征,古人从直观形象思维出发,天体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常动不已,地体安而不动,有常静之象,类推到自然万物,禀赋乾阳之性为动,禀赋坤阴之性为静,类推到人类社会,有大人小人,属性不同,分工不同,行为标准也不同;二者构成《易》道,缺一不可,独阳不能自生,独阴不能自成,是必阴阳相须,然后可以生成万物。  相似文献   

2.
《周易》中的八种卦象之一的坤,是纯阴之卦。"夫坤,天下之至顺也"(《说卦下》)。坤卦以"柔顺"为其基本特征。作为《周易》的门户之一,作为乾的对立卦,极阴之卦,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坤阴,道之得生之一也。无坤不成道,无坤不成天地,无坤不化万物,无坤不得四时也。  相似文献   

3.
小易 《科技智囊》2013,(6):73-73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这段话的原意是:天地之大德,在于使万物生生不息;圣人之大宝,在于有着崇高的地位。"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指乾坤道物;德,可理解为性质、功能;生,即阴阳二物在不断交合变动之中的生化状态。若无此生化功能,就没  相似文献   

4.
<正>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这句话的意思是:乾,是天下最刚健者,其德性常常是平易,而作为崇山峻岭。坤,是天下最柔顺者,其德性常常是简约,而作为坑坎险阻。此句话中,"德行"是指功能与效应而言。又有注解,"德"是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行"是常规、规律之意;"恒",永久不变的,固定的。系辞有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卦刚健,所以容易,然后稍有偏差,立即"知险";坤卦柔顺,所以简单,然后一遇状况,立刻"知阻"。  相似文献   

5.
小易 《科技智囊》2013,(4):79-79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这段活的原意是:乾,刚健而示人以平易;坤,柔顺而示人以简约。爻,仿效于此;卦象,取象于此。此句言说的是"乾、坤"二物的本性,即无为自然的"易、简"性能。确然,坚确,可延其义为非常清楚、明朗;隤然,柔顺,可延其义为自然、柔和。谓乾之易性,让人看得见它,其形象是那样清楚明朗;坤之简能,使人也能感受到它,其情状是那样真切自然。  相似文献   

6.
“易”之阴阳乃辨证关系,坤(或阴)与乾(或阳)相互依存。目前学术界对《周易》有两种看法:传统的以之为儒家经典之道,陈鼓应则认为它主要表达了道家思想,似乎有各执一偏之嫌。本对《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提出阴性的坤道哲学是其重要部分并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7.
小易 《科技智囊》2013,(2):73-73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焉;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这段话的原意是:八卦布列成位,卦象就包含在其中了;又将八卦相重,六爻也包含在其中了,阴阳刚柔爻画相互推移演变,变动也包含在其中了;缀以文辞而明示,爻动就包含在其中了。本段话依次从"象、爻、变、辞、动"几个彼此相连的元素阐述出易卦的性质、特点及其功能。历史记载,我们的老祖宗最开始画的是三  相似文献   

8.
易與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氣爲物游魂爲为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从这几句开始,即为第四章。前三章的主要内容综合起来,是对《易经》基本要素内涵的阐释:第一章主要讲乾、坤和易;第二、三章主要讲吉、凶、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6,(4):74-75
《易经》六十四卦中,最重要的是乾、坤两卦,因为二者最集中代表了两仪的原生力量。从无极到太极,继太极的初始状态后,这种力量进一步分化和延展,从最初的混元衍生出——阴、阳。说到阴、阳,最充分的体现就是男、女,在他们的身上,乾、坤两者的特性也完美的呈现了出来。因此,男、女之间那种天然的互补性,是从本源中就承载了阴阳之间相辅相成的特性——在和谐统一的过程中既保持相对的独立,又在一定程度上可转化、可融合。道家对此有形象的阐述:男性一身都是阴性,就是有一点纯阳;女性一身都是阳性,就是有一点纯阴。“阴阳和合”在一起不就是一幅完整的太极图吗?!所以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男女之间都有逆转的现象:男人也有女人的敏感和脆弱,  相似文献   

10.
正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八卦以卦象告知,卦爻辞以实情说明,刚柔爻画互相杂居,而吉凶因此可以显现。先看第一句话:"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这句话中: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用在自然界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大现象;"象",卦象、卦画;"爻彖",爻辞与卦辞;"情",真情、实情,既可理解为事物的真实情况,也可理解为解读卦象之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1.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是故,即因此,此后八句,将进一步阐说易卦的由来及其神奇功用。这里我们先看前四句。先看第一、二分句——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先看何为"阖"?《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门扇也。一曰闭也。从门盍声。胡腊切。原义为门窗,后引申为关门窗。再看何为"辟"?《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凡辟之属皆从辟。必益切。辟,开也。  相似文献   

12.
图、书之数本为星宿,可从天地两个角度索解。在天分阴阳,阳数为四时太阳位置,阴数为月亮位置,同表历法;在地分刚柔,星有分野方位,表水土州分,地数星宿分野恰为《周礼·职方》四正方位。合而言之,“天地之数”表四时五方。  相似文献   

13.
《易经》虽是卜筮资料的汇编,但包含有决策和管理思想的萌芽。《易传》撇开其巫术的成分,肯定了其认识和行为紧密相连的思维模式,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高度来指导人们避凶趋吉,转祸为安。因此,《周易》成了群经之首,“治理备矣”,历代统治者无不以之作为“定天下之业”的理论指南,堪称我国古代管理学大全。《周易》一书,“贞”字迭拾俯摭,六十四卦中,除大有、大过等几卦外,余皆言及。贞、正、政相通,即管理国家事务的意思。《系辞传》指出:“乾、坤,易之蕴也”,“乾、坤其易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阅读古史籍或古诗文时,经常会接触到"四象"这个词。那么,中国传统的四象到底是指什么?根据《辞海》,四象一谓指春、夏、秋、冬四时;或谓指分布于四方的水、火、木、金;或谓指四时变化。古人认为白天、黑夜,四时变化皆由阴阳两种势力产生,曰:"两仪生四象"。《易经》中,乾对天,主阳;坤对地,主阴。两仪即阴阳或天地,四象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  相似文献   

15.
马辉 《科技信息》2012,(2):302-302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所谓太极,古人"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易系辞》)。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把太极形容为混沌初分后的阴阳两气,而混沌未分的状态称为"无极"状态。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关于人类有两种“生产”的论述,是中华“阴阳”观念产生的依据。先秦儒家孔孟未涉及阴阳和兰蕙,至《荀子》之言“兰”,旨在明“礼”。此前屈原视兰蕙为“君子”,其阴阳与之无直接关系。阴阳观念对于《易》学的贡献,落到了道家的身上。发端于《老子》的“道”的阴阳“气”说,经《庄子》的发挥提升以及《易传》的系统深化,遂将“天道”推及于人事,解释大千世界。“阴阳”由此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范畴和根本法则。《易传》的“阴阳合德”至汉武以后演为“阳为阴纲”,其“原型”(阴阳)的“置换变形”,可以儒家的礼制和人诗中的“兰蕙”为证。此乃以今人的立场,借古人的眼光,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生生”《易》理作尝试性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董巧珍 《科技信息》2010,(2):285-285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身法是指活动性的,以躯干为主结合攻防的变化方法。本文从动静、阴阳、刚柔方面具体描述了在武术身法中的运用,时时处处都充满了阴阳变化之理,随势而变,顺势而化,这一切都与身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文!本章开始一句即上期所解读的内容为: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温故之后,从字面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前一节和本节之间总分的逻辑关系:前一节是综合来讲《易》之广、之大,而这一节则细分何为广、何为大。  相似文献   

19.
小易 《科技智囊》2013,(3):77-77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这段话的原意是:吉凶悔吝,产生于爻动;刚柔,是立卦的根本;变通,起于因应时势:吉凶,以其守正执一无往不胜;天地之道,以其正昭示于人;日月之道,以其正明照天下。天下蠢动不已,以正而归于纯一。  相似文献   

20.
小易 《科技智囊》2008,(4):61-61
圣人有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如果以章来区分的话,此句为第八章的章首。通览一下前面的文字,在此前的七章中,约略可以对主要内容做一归纳:前三章主要谈的是《易经》中的基本概念,比如乾坤、阴阳、彖、爻、辞等而后四章是在基本概念基础上的系统推演,其中谈到了《易》的弥纶天地,又进一步推及人事,谈到如何成就圣人的盛德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