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文胸材料弹性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研究了如何选择文胸材料弹性的问题.测量了18~22岁的西北部健康成年女性在5种不同动作姿势时前胸、后背和体侧的表面皮肤拉伸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前胸、后背和体侧的人体表面皮肤的变形率,得出在普通型文胸的杯片、侧片以及肩带靠近颈侧处应选择弹性较小的紧密材料,后片及肩带靠近肩端处应选用弹性及回弹性较好的材料;运动型文胸在近前、后腋点以及腋下等区间内应选用弹性及回弹性较好的材料才能使文胸达到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协调统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人体测量为基础,对90名年龄在18~25岁的南方地区女大学生的乳房基本形态进行研究.通过频度分析得出,南方地区女大学生胸围均值为80.2cm,比国标的中间体胸围(84cm)小,穿着的文胸号型集中在70A~70B之间.从影响女性乳房形态美的主要因素--乳间距、胸点高出发,利用SPSS统计软件将乳房基本形态分为9类,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及文胸类型的选择做了分析,得出青年女性胸身比在0.71左右,乳间距与胸宽比在0.5左右;在文胸穿着上以普通型为主,其次是提胸型和侧收型,较少的人需要穿着同时具有提胸和侧收功能的文胸.为内衣企业制定文胸生产方案及女性的文胸号型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运动文胸在不同健美操运动状态下的压力舒适性和生理舒适性,以10名从事健美操运动的年轻女性为实验对象,测试在9种健美操运动状态下不同运动文胸的着装压力值和血流值,分析不同运动状态对测量部位的着装压力和血流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运动状态对着装压力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背肩侧胸,运动对肩部的血流影响较大,对胸部的血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内衣企业在文胸肩带配伍时缺乏有效的选择依据,没有形成规范的、切实可行的文胸肩带选取方法的问题,以文胸肩带舒适性理论研究为基础,提取了影响文胸压力舒适性的因素,并实施了文胸肩带拉伸强力实验,采用YG(B)026H型电子织物强力机测试了6款规格的18个肩带样本,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SPSS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开度的条件下,肩带模量和宽度的比值(M/W)、模量拉伸率曲线曲率是选用文胸肩带的重要指标,其中M/W的数值范围应在0.04~0.0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文胸被誉为女性的"第二肌肤",是服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胸产业的快速发展,文胸设计形式除了功能性外更加侧重精神文化审美需求.中国刺绣内敛神秘的气质,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在文胸装饰上别样的审美趣味,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对刺绣与蕾丝的对比、品牌文胸上刺绣设计分析,进而进行刺绣文胸设计实践,表明现代审美和传统优秀文化之间的关系,符合设计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湖南市场青年女性运动文胸消费情况,运用网络问卷调查和SPSS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湖南青年女性运动文胸市场现状和消费需求进行调研,从受访对象的基本信息、运动情况、运动文胸消费行为、运动文胸需求偏好四个方面得出结论:大多数青年女性平均每周运动1~3次,了解运动文胸品牌,购买运动文胸接受的价格集中分布于100~300元之间,多在实体店购买运动文胸;大部分青年女性在选购文胸时最关注的因素就是舒适性和功能性设计,偏好于纯棉质地和莱卡材质的运动文胸.  相似文献   

7.
依据人体工效学原理以及运动文胸面料、款式造型、图案和色彩的组合形式探究运动文胸的设计要素.以少女和成年女性运动文胸为例,从形态、运动、生理、心理分析运动文胸的设计要点,使运动文胸的设计与女性的需求相适应,也使运动文胸的艺术元素与穿着的实际效用达到最佳匹配状态.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值求解RANS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典型燃气透平动叶凹槽叶顶的传热和气膜冷却性能,通过计算获得了3种叶顶间隙(1.31mm、1.97mm和3.29mm)、2种吹风比(1和2)、2种气膜孔分布(中弧线位置单排孔、中弧线+近压力面位置两排孔)条件下叶顶传热系数和气膜冷却有效度分布,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中弧线位置的单排气膜孔,冷却流可以对凹槽底部近压力面侧形成有效的冷却;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凹槽底部靠近前缘吸力面侧的高传热系数区域减小,凹槽底部压力面侧的传热系数减小且气膜冷却有效度显著增大;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大,凹槽底部前缘吸力面侧的高传热系数区向压力面侧扩大,凹槽底部平均传热系数明显增大,凹槽底部近压力面侧和尾缘处的气膜冷却有效度减小。对于中弧线+近压力面两排气膜孔,近压力面气膜孔内的冷却流覆盖了凹槽肩壁和叶顶尾缘区域,且强化了凹槽底部靠近压力面侧的冷却性能;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凹槽底部近压力面侧、肩壁和叶顶尾缘区域的传热系数明显减小,气膜冷却有效度明显增大;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大,凹槽底部吸力面侧高传热系数区域向压力面侧扩大,凹槽底部近压力面侧、肩壁和叶顶尾缘区域的传热系数显著增大,气膜冷却有效度减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问卷调查、不同里层面料文胸的穿着试验,整理出关于文胸里层面料变化对穿着舒适度影响相关数据,并结合服装材料学理论知识,对此作出分析,提出文胸里层面料变化对舒适度影响的建议,为文胸设计、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海地区210名孕产妇的问卷调查和市场调研结果.分析了上海孕产妇文胸市场状况.综合孕产妇生理、心理变化特征和特殊需求,从罩杯、肩带、钢圈、后比等部位进行孕产妇文胸结构优化,以及面料、色彩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平行带线的带通滤波器,在不增加电路尺寸的基础上增强了滤波器的阻带抑制.该滤波器以平行带线进行馈电,包含顶层和底层2个完全相同的电路,两层电路中电流反相,可以认为这2个电路是级联工作的.与传统的微带线构成的相似结构和同样带宽的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具有更强的阻带抑制、更陡峭的衰减以及更小的尺寸,其中阻带抑制最大能提高近50%.仿真和测试结果对比表明,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一种改进后的U型管圆锥泡声致发光装置,研究了乙二醇溶液中圆锥泡声致发光的发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光谱为从紫外到可见光波长范围的连续谱,在589 nm附近叠加有钠的3p-3s原子发射谱线.在钠的原子发射谱线左侧测量得到了Na-Ar分子激发态跃迁形成的蓝卫星带,并首次在声致发光实验中测得了Na-Ar的红卫星带以及钠的3d-3p原子发射谱线.最后,讨论了钠的原子发射谱线以及卫星带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记录静止液体中气泡生长及脱离过程,并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后处理,研究了两种管径下气泡生长过程的形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管径下气泡生长过程中起主导的作用力不同,导致小管径生成气泡的高宽比随时间变化呈先陡后缓的上升趋势,大管径生成气泡的高宽比随时间变化呈先缓后陡的上升趋势;由于生长前期不满足脱离条件,小管径生成的气泡会出现下边缘向液体侧迁移的现象;大管径生成的气泡在气液面与固液面夹角小于接触角时即达到脱离条件,因此不会出现迁移;3.80 mm气泡脱离上浮的临界高宽比稍大于9.28 mm气泡相应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罩杯达到理想的形状\,做出美观\,自然,舒适的文胸,通过对75B人模胸凸全省的实测,对罩杯纸样分割和省量的关系加以分析,找出胸凸全省分配规律,从而设计出符合胸部特征和美学方面要求的罩杯纸样.分析表明,在文胸设计中,款式造型的立体感是依靠罩杯分割线来完成的,通过收省或分割来达到立体的造型.结合人体胸部形态和罩杯省量分布的效果,得到罩杯省量的两种基本收取方式.一种方式是在胸围线处作水平分割,省量分布在前中心和肋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BP点作垂直分割,分别在胸围线上方和下方各形成一个省.在这两种基本收省方式的基础上,根据造型、功能形式美等要求来设计罩杯分割线.  相似文献   

15.
直线提取是图像理解和识别的基础,相位编组法是常用且较为快速的直线提取方法之一。传统的相位编组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一条直线容易断裂成若干段,直线交点及其附近直线上的点检测不到,无法得到物体的封闭轮廓,造成对物体描述与识别的困难。本文对相位编组方法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利用角点信息对相位编组方法提取的直线进行修正,同时利用相交直线信息对角点位置进行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传统的插别式纸盒盒底不同摇翼上啮合点位置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一种用已知边长作三角形,来确定啮合点在纸盒不同摇翼上的个数、位置,根据载重量确定纸板的定量及啮合点的个数进行结构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散变分法计算了PbWO4晶体的能带结构,并用F心及F^ 心的类氢离子1S波函数结合离散变分法计算了F心及F^ 心的电子基态能级,计算结果表明,F心及F^ 心电子基态能级分布在禁带中,分别位于距导带底1.97eV(630nm)及2.36eV(525nm)处,它们的吸收跃迁对应于基态到导带底的跃迁,使晶体呈现F心及F^ 心吸收带,化学计量PbWO4晶体的辐照诱导吸收谱位于500-700nm,呈现一个宽吸收带,高斯分解的结果表明;该吸收带是由两个峰值分别位于550nm和680nm的吸收带叠加而成的,这两个吸收带分别对应于F^ 心及F心吸收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印刷电路板(PCB) 上高速信号线与电源线间的串扰问题,提出了运用简洁的RC 低通滤波网络减小互连线间串扰的方法.在分析串扰抵消原理的基础上,对传输电源信号的互连线终端串接一阶RC 低通滤波电路网络,对来自于干扰线上的串扰信号进行滤波,从而减小串扰来保证电源信号的稳定;通过理论分析,给出滤波电路中 RC 取值的近似计算公式.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法在频率低于660MHz 时,可使串扰减少10dB 以上;当频率范围为660M ~ 1. 22GHz 时,串扰减少6-10dB;当频率范围为1. 23G-3G 时,串扰减少2-6dB.本文提出的方法与传统通过使用物理结构减小串扰的方法相比,串扰减小的效果比较明显,且电路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9.
滚动轴承早期故障在线监测与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的诊断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阐明频域和时域分离故障信息的原理,讨论了窄带滤波器设计参数选取的方法,特别是对窄带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及带宽与故障特征频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定量的描述,对窄带信号峰值包络包含的低频分量的放大作用给出了定量的分析.最后以5套307轴承为例进行了成功的诊断.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可由功率谱直接判读故障谱峰,该方法直观、快速、简便,非常适用于滚动轴承的在线监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20.
交叉能量矩阵在海底地震仪水平分量旋转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地震仪(OBS)地震数据为4个分量:1个垂直分量,2个水平分量和1个水听器.OBS采集数据为共接收点数据,即炮点沿测线移动而检波点不动,这就导致同一采集系统中道与道之间不具有一致的振幅和极化方向,从而道与道之间振幅能量不一致,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水平分量旋转完成的.利用x,y分量构成的交叉能量矩阵求解其最大本征特征向量值,从而确定极化方向进行水平分量旋转.通过实际OBS数据应用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且计算速度快,缩短了处理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