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编码的OFDM系统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FDM在多径衰落信道中,一些子载波由于深衰落会完全被丢失,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误码性能因此,必须将OFDM系统与信道编码结合起来以提高整系统的误码性能。构建了基于编码的OFDM仿真系统,通过仿真比较了基于LDPC码、乘积积累码(PA)和卷积码的OFDM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BER性能。研究了信道块衰落长度与编码性能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分析表明,LDPC码和PA码在不引入交织的情况下,均可获得比引入交织的卷积码更大的性能增益,表明LDPC码和PA码在无线信道环境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编码的OFDM系统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FDM在多径衰落信道中,一些子载波由于深衰落会完全被丢失,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误码性能.因此,必须将OFDM系统与信道编码结合起来以提高整系统的误码性能.构建了基于编码的OFDM仿真系统,通过仿真比较了基于LDPC码、乘积积累码(PA)和卷积码的OFDM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BER性能.研究了信道块衰落长度与编码性能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分析表明,LDPC码和PA码在不引入交织的情况下,均可获得比引入交织的卷积码更大的性能增益,表明LDPC码和PA码在无线信道环境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Turbo码在具有高噪声、低信噪比的无线移动通信信道中具有很强的抗衰落和抗干扰能力,因此它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IMT-2000已经将Turbo码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传输高速业务数据的信道编码标准之一.分析了移动通信系统WCDMA的前向链路在加性高斯白躁声信道AWGN和衰落瑞利信道下的Turbo码技术及其性能,并给出了仿真结果.最后讨论了Turbo码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AWGN信道下 Turbo码在静止图像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像经压缩后,在噪声信道中传输时很容易受到干扰,需要采用有较强纠错能力的信道编码来提高可靠性.给出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下静止图像传输系统结构,其中信源编码采用矢量量化编码,利用LBG算法生成码本,使用分裂法生成初始码本;信道编码采用Turbo码.简要介绍由两个并行级联的递归系统卷积编码器和一个交织器组成的Turbo码编码器,由两个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串行级联为主体的Turbo码译码器的结构及原理;并详细介绍用于Turbo码译码的Log-MAP算法.应用MATLAB仿真软件,给出3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无信道编码;信道编码采用卷积码(2,1,6);信道编码采用生成多项式为g=(7,5)8,码率=1/2,交织长度为63630,软输入软输出算法采用Iog-MAP算法的Turbo码.仿真结果表明,当Turbo码应用于有噪声的静止图像传输系统时,其性能优于卷积码,不仅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还节省了系统发射功率.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非二进制级联码结构,将非二进制LDPC码(码率R=0.9)和Turbo码(码率R=0.5)串行级联,利用非二进制LDPC码在高信噪比时性能较佳,Turbo码在低信噪比时性能较佳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级联码在低信噪比和高信噪比的性能.分析了新的级联码系统在白噪声信道的性能,并与RS码和卷积码级联的RS级联码系统、二进制LDPC码和Turbo码级联的二进制级联码系统在高斯白噪声信道的误码性能和复杂度作了比较,仿真结果显示:在纠错能力方面,二进制和非二进制级联码系统的纠错能力大大优于RS级联码系统,非二进制级联码系统优于二进制级联码系统,在复杂度方面,新的级联码系统的复杂度高于RS级联码系统,但与二进制级联码系统相比,复杂度降低了.  相似文献   

6.
李鸿林  王伟利 《应用科技》2009,36(12):13-16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CM—ID)是一种编码、调制和迭代译码相结合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译码.BICM—ID在结构设计上加入了比特交织器和软输入软输出(SISO)译码器,结合迭代译码,最终实现次优译码.不同的编码方法在BICM—ID系统中也有着很大的性能差异,针对几种常见纠错编码方法——卷积码、Turbo码、LDPC码,在BICM—ID系统下的误码率性能进行比较.仿真得到系统在AWGN信道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曲线,表明不同纠错编码的BICM-ID系统性能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超宽带(UWB)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降低传输的误码率是UWB系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信道编码技术是无线通信中提高传输数据可靠性的有效方法.文中选用Turbo码,将其运用到UWB系统中来增强码字的稳健性,从理论上对Turbo译码进行了定量的时延估计,验证了Turbo信道编码在UWB系统中的适用性.并仿真比较了在高斯白噪声环境中跳时脉位调制(THPPM)UWB系统采用Turbo码和卷积码两种信道编码方式下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Turbo信道编码下的UWB通信系统具有更优的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8.
将低密度校验码(LDPC码)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相结合,分别给出了其在BPSK、QPSK和8PSK调制方式下AWGN信道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性能,研究了帧长和迭代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中分析了信道信息对于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BICM中采用LDPC码在AWGN信道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中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Turbo乘积码编码,研究了Turbo乘积码与空时分组码相结合的多发射天线单接收天线系统(MISO)在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这里Turbo乘积码作为外码提供编码增益,采用两个相同的扩展汉明码(64,57)构成;空时分组码作为内码提供分集增益,对于二根、三根和四根发射天线的系统空时分组码编码器的码率分别为1,1/2和1/2,空时分组码译码采用最大似然译码方式和理想信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空时分组码的基础上加入高效的信道编码方式,提高了系统编码增益,能满足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高速无线数据通信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10.
交织分复用空时码(IDM-ST)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设计了一种基于LDPC编码的交织分复用空时码系统,并将它与传统的基于卷积码编码的IDM-ST系统在准静态的瑞利衰落信道下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帧长,不同天线数情况下,基于LDPC编码的IDM-ST系统和基于卷积码编码系统各有其优势。整个系统具有接收简单,复杂度低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适合于高速的数据传输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