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易定红 《世界知识》2010,(23):40-41
<正>退休制度改革的背后是包括政府、雇主和员工各方利益的纷争。老龄化的"银色浪潮"席卷全球。与这一浪潮相伴的退休制度改革于上世纪90年代逐步在西方国家蔓延开来。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纷纷拿退休年龄开刀,对退休制度进行大手术。2010年6月法国政府宣布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计划,即退休年龄从60岁延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退休年龄后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实行老年社会保险的发达国家,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出现了明显后移的倾向。如日本,政府明令退休年龄从55岁后移到60岁,美国则从本世纪30年代规定的65岁后移到70岁。发达国家退休年龄普遍后移是由一系列原因促成的。劳动力短缺发达国家出生率低,人口衰退,造成劳动力短缺。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的紧张。此外,依靠引进外籍工人以从事那些繁重、肮脏、有害健康和危险的生产操作以及吸引退休人员再就业等,也是发达国家为解决劳动力短缺而采取的重要措施。然而实施了这种种措施后,发达国家仍不能根本解决劳动力短缺这个难题。考虑到未来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还会绝对减少,各国政府自然或势将推迟法定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人对于退休及退休生活有认知误区,比如说,很多美国雇员希望能够推迟退休的年龄,事实上,他们绝大多数人部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提前退休。延迟退休问题近两年来一直是社会热点,2014年丽会期间,延迟退休问题又成为讨论的焦点。目前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工是50岁,女干部是55岁。某些政府部门和学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对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提出了挑战。退休年龄的划定是退休政策中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就是否调整退休年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影响退休年龄调整的因素入手,介绍国外退休年龄政策的调整经验,对我国退休年龄调整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长期在中学工作,近年来看到普通教育潜伏着严重危机,深感忧虑。一中学师资队伍严重老化,后继乏人。清华附中1986年度有教师121人,平均年龄近44岁。1987年达到退休年龄的11人,其余教师到1997年前要退休的51人,这就是说十年内将有62人退休,占全体教师的51%。北京市101中学现有教师118人,45岁以上的63人占53%,已到退休年龄的7人,到1997年前要退休的47人,也就是说十年内将有54人要退休,占全体教师的45%。这个数字在北京市有一定代表性。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将要退休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当前中学师资队伍中既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而又具有丰富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此,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其中,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国家,采取了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及公共养老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加而带来的挑战。中国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延迟退休政策在中国尚处于争议当中。本文通过对英国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背景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提出英国延迟退休政策对中国的4点启示:1.结合本国国情,渐进式地延迟退休年龄;2.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分群体、分职业、分地区逐步延长退休年龄;3.逐步延长女性退休年龄,最终实现男女退休年龄一致;4.对延迟退休者予以适当地激励。  相似文献   

7.
李星辉 《科技信息》2007,(27):356-357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为了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是否延长退休年龄成为当前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目前全面延长退休年龄不合时宜,但可作局部调整,推行弹性退休制和统一女性退休年龄,与未来全面延长退休年龄接轨。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20世纪末进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提高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这一议题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在我国退休年龄偏低、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以及养老基金缺口加大的背景之下,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是考虑到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综合考虑,实行弹性退休、分步退休、加强与群众沟通等多种政策。  相似文献   

9.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0,(23):10-10
<正>法国退休制度改革法案生效法国总统萨科齐11月9日签署并颁布了极有争议的退休制度改革法案,法案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2岁。该法案从签署之日起生效。但社会党和共产党认为,这一改革打上了"不公正的烙印",是执政党强行通过的法案。社会党总书记奥贝里曾宣布,  相似文献   

10.
李静雅 《世界知识》2017,(10):11-11
近年来.俄罗斯出现退休人员旅游潮和迁移潮.这些人多来自军队.国防部、内政部、联邦安全局,法院等单位.其退休年龄普遍小于50岁.经济和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生活经验丰富,接受过良好教育.并且有出行愿望。这类退休人员被认为处于人生第三年龄。  相似文献   

11.
正据外媒近日报道,德国政府已计划在不晚于2029年时把退休年龄推迟至67岁。但德国央行计算后表示,2029年后退休年龄还得再推迟两岁。德国央行表示,由于德国良好的经济形势,养老金系统目前运转正常,但是在未来几十年恐怕将面临很大压力,这是由于随着二战后婴儿潮时期的人群退休,替代他们的年轻人数量不足。目前,在德国,上了年纪的劳动者可在工作年头满  相似文献   

12.
正泰国政府日前公布实施延长退休年龄计划,规定未来六年内逐步将政府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0岁延长至63岁。据报道,这是泰国政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而采取的一项改革举措。由于改革将导致公职人员人事制度出现一系列重大调整,涉及人事法规和薪酬制度等方面事务,因此设置了六年的过渡期。根据改革计划,从今年起的六年内,泰国公职人员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即2019  相似文献   

13.
张林 《当代地方科技》2011,(18):133-133
退休是职工因年老而离开工作岗位,按月领取基本生活待遇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对此国家在退休年龄等方面有具体的条件规定。那么现如今,提前退休现状的出现对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针对提前退休过猛的现状又应该采取何种对策,都将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人均寿命延长、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以及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使原有的退休年龄显得不合时宜。本文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分析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希望通过弹性退休、分步实施等方式稳步实现推迟退休年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鼓励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从事成果转化《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提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兼职办科技企业,兼职从事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工作,所在单位应继续为科技人员从事应用研究开发提供科研实验条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离岗办科技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允许保留其在原单位的工作关系。《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组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本市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作出贡献的工程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男女退休年龄差异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女性的身体健康状况、知识水平和社会性别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这使得人们对男女不同年龄退休的退休政策提出了质疑。退休制度实质上是对劳动义务的豁免,是一项不以现在的劳动作为对价就可以获得的报酬的制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项对劳动者的保护制度,女性不能放弃法律对自己的保护。因此,建议在原则上统一男女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允许女性根据自我情况选择提前退休。  相似文献   

17.
罗马尼亚为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和知识化,使干部退休形成制度,制定了退休法令。规定:1.凡有30年以上工龄、年满62岁男职工,凡有25年以上工龄、年满57岁女职工,均有权退休;2.凡有30年以上工龄男职工、25年以上工龄女职工,如本人要求,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均可退休。3.62岁男职工、57岁女职工在年满前3个月申请继续工作者最  相似文献   

18.
王辉  李志红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9):1776-1782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延迟退休是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关于延迟退休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我国2010~2020有关延迟退休问题研究的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等进行分析,并对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延迟退休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延迟退休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退休年龄、养老金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延迟退休的相关具体政策实施效果将成为延迟退休研究的重点方向,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延迟退休政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50年代初制定的现行退休制度已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行的退休制度呈现许多弊端,造成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为防止多年后社会养老基金储备不足及劳动力供不应求,延长我国的退休年龄应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金账户压力陡增,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酝酿和探讨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大多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支持了政府设想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其研究大多只局限于延迟退休的收入效应,而没有考虑到其在就业效应和生产率效应方面是否存在负面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全面分析我国延迟退休的三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该在何种条件下试行延迟退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