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日益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随着新时代的开启,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绿化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 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贺金生  王政权  方精云 《科学通报》2004,49(13):1226-1233
生态学10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 然而, 当今的生态学家已经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 鲜为人知的地下部分已成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 因而严重制约着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理论拓展. 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 伴随着全球生态学研究的深入, 一个新兴的生态学领域——地下生态学(belowground ecology)开始形成, 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地下生态学从不同学科层次探索地下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与地上部分的关系, 并特别关注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植物根系、地下动物和土壤微生物. 分析了生态系统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关联、根系生态、根系生物地理, 以及地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着重评述地下过程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若干理论问题, 指出地下生态学将是21 世纪生态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前的文明思想“文明”一词,自古以来是人们对美好、进步的追求。我国早在西周前的《易经·乾·文言》中记载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进一步阐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这些多少带有神秘色彩的表述,既有物质内容,又有精神含意,反映了“文明”乃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进步,也反映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对“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阶段,是当前人类社会面对的共同话题。通过践行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绿色中国、低碳中国、优美中国与幸福中国,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的实现路径。生态文明源于环保,又高于环保,环保是生态文明的主阵地。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的实现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使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逐渐毁灭,使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逐渐消失。而悠久的长江流域文明则延续至今,甚至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上的重要地位。但是,今天的长江流域同其他地区一样,也面临着“生态问题”。回首过去的生态经济历史,或许有助于我们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和寻找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十几万种微生物,它们中大多数是人类的朋友,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其中也不乏坏蛋,这就是让人畜和植物得病的病原菌。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因病原菌侵害农作物造成饥荒,侵入人体造成疾病流行,甚至毁灭文明的记载并不鲜见。在征服病菌的道路上,科学家们有过许多丰功伟绩,其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莫过于青霉素的发明。  相似文献   

7.
周广胜  周梦子  周莉  汲玉河 《科学通报》2022,(31):3625-3632
碳达峰与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厘清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潜力不仅对准确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更是人类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方案的基本前提.本文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视角,综述了中国森林、灌丛、草原、农田和湿地等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发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的评价结果因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资料差异较大,需要不断完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的评估方法并基于最新资料不断更新评估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现有研究对未来不同时期、不同排放情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尤其是同一区域不同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增汇潜力的整合研究仍不足,对氮沉降及其与气候变化、大气CO2浓度变化协同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对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增汇潜力影响的研究仍不够,还没有开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增汇的气候变化风险研究.据此,本文指出,未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增汇研究需要重视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增汇潜力及其风险评价,重点关注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模拟技术和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气象资料获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2021,66(9):1014-1025
生态修复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学者多主张将生态系统修复至退化前状态,这种模式在生态系统遭严重退化的地区短期内难以推广应用.本研究提出了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旨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退化状况,分阶段、分步骤地采取"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自然恢复"的修复治理模式,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循序渐进的修复.该理论强调在生态监测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参考生态系统,并精准定位生态修复目标.渐进式生态修复应当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面向"未来"进行修复,而非修复"历史".这种修复模式需要厘清修复场地与流域/区域之间的关联与互馈关系,坚持系统治理的思路;也需要充分利用生态大数据,发挥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作用.同时,渐进式生态修复需要明晰生态修复与居民生计和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渐进式生态修复为全球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供了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9.
害虫种群治理是农业昆虫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论述了害虫综合治理与生态调控的关系、地位、内涵和发展史,以及目前害虫种群治理的形势和需求.经典害虫综合治理(IPM)在集约化农业和粮食增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体系框架下的害虫治理策略逐步引发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尤其在全球变化加速的背景下,生态安全和环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这要求害虫种群治理更需要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这就是害虫生态调控理论(EBPM).EBPM能够在更全面的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文明建设层次上通过调控食物网拓扑学结构和能量流动,通过天敌的下行控制(top to down)和土壤的上行效应(bottom to up)共同调控害虫种群,最终实现害虫种群的可持续控制.因此,害虫综合治理到生态调控的转变和过渡是可持续农业的要求,也是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维持农业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关键区域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建设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独特而敏感的生态系统,是中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由于青藏高原内部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各区生态功能及区域问题也不尽相同,生态建设亟需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与保护的对策和措施。本文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脆弱程度、变化趋势及面临风险等特征,辨识出阿里西部、那曲中南部、三江源地区和三江并流区等4 个生态建设的关键区;并在分析各区环境和生态特征与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提升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措施与建议,对于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林伟宏  张福锁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99,44(16):1690-1696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针对地上部分如植物光合作用,生物量以及作物产量等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和细致,相对而言,CO2浓度升高对地下部分包括植物 系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还鲜为人知。植物的根际微生态系统是土壤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生态建设是人类应用生态学原理通过生态规划、生态设计、生态工程、生态管理等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协调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类活动。无疑,生态建设与一般的经济建设有重大的差异,前以追求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后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但是,两  相似文献   

13.
环境领域若干前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鉴明 《自然杂志》2002,24(5):249-253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富裕和繁荣 ,写下了人类历史辉煌的一页 ,是人类引以自豪的文明 ;但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自身发展 ,它又使自然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威胁 ,因而又是人类不得不抛弃的文明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惟一的选择 ,这是一种以绿色为标志的发展道路 ,这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互惠共生的新的文明 ,是带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希望的绿色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苏美尔文明之谜关于人类的文明和起源,我们是否错过了什么?或者我们的历史学家所解释的人类早期文明是否就是历史的真相?就像埃及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一样,圣经中所述的"希纳尔平原"(即苏美尔或马比伦地区)——亚伯拉罕的出生地,是一个非常炎热、贫瘠、空旷的沙漠,一条大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与任何生态系统类型相比,农业生态系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因为它既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纤维,同时也强烈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当今的农业生产在维持其供应能力并减缓环境危害的同时正将重点从最大化转移到更新化和最优化上来.我们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在我们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唯独地球存在生命,并已繁衍和发展到今天的高度文明程度。人们不禁会问:昔日的太阳系是否也曾有过类似我们地球人类的文明星球呢?要真正搞清这一问题,还需从头谈起。许多年来,在宇宙学家中一直流传着"法艾东灾变说",它始终是学者们关于"太阳系是否存在昔日文明"问题的焦点。"法艾东灾变说"认为,迄今依然存在的五光十色的土星环、冥王星的起源、天王星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自组织的产业生态系统演化与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目前生态工业园建设或构建中存在效率低下、动力不足和系统不稳等问题,本文认为需要重新认识产业生态系统演化发展规律及其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从系统自组织的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出发,分析了产业生态系统自组织条件和机制;并应用自组织理论,结合芬兰Uimaharju地区例子,分析和探讨了产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的演化规律和特征。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产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发展中的误区,厘清了产业生态系统中自组织和“被组织”关系,并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培育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张志强  孙成权 《科学通报》1999,44(5):464-477
在简述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体系的基础上,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全球生态系统变化(地图和生物圈变化)研究、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人类减缓全球变化的策略研究等4个方面概括总结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并涉及到了我国在有关领域的研究情况,最后特别指出了全球变化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在人类的发展观从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向生态文明的发展观的转变中、在环境安全保护与环境外交中都具有  相似文献   

19.
1964年5月20日,国际外星文明和星际无线电通讯代表大会在亚美尼亚的比尤拉坎市开幕,会议的宗旨是探讨同外星文明取得联系的方法.在会议的一个文件中这样写道:"我们一致认为,科学不能无视宇宙中是否存在着智能生命这个问题,科学应该探索同外星文明进行联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颜士州 《科学之友》2009,(10):16-16
1964年5月20日,国际外星文明和星际无线电通讯代表大会在亚美尼亚的比尤拉坎市开幕,会议的宗旨是探讨同外星文明取得联系的方法。在会议的一个文件中这样写道:"我们一致认为,科学不能无视宇宙中是否存在着智能生命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