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者采用调用绘图软件包的方法,在微机上进行了等值线绘图程序(EQNUP)设计。该程序可直接与从头计算配套使用,也可单独用来绘制各类原子轨道,分子轨道和轨道电子云密度截面等值图。程序具有使用方便灵活、运行速度快等特点,用户使用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精确的原子或分子轨道界面图及电子云密度界面图,近年来国内已有人设计了计算等值点的电子计算机程序,利用其计算结果可以绘制出较为精确的界面图.无疑,这方面的工作,对于理论化学的研究和教学都是十分有益的.但是人工的成图过程仍然是一项麻烦的工作,而且成图质量也会因人因时而异.考虑到目前计算机绘图设备日趋完善,且成图过程将更为客观和简便.故本文为利用计算机绘图仪直接绘制分子轨道界面图及电子云密度界面图设计了一套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3.
<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的一门科学。在中学化学有机关结构知识的教学中,主要涉及到原子或分子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目前中学教材中避开电子运动的轨道(函数)概念,把电子云(|ψ|)说成原子轨道ψ,容易把几率说成几率密度让学生接受为原子轨道。事实上,电子云只是证实了原子轨道不同一般轨道的存在。原子轨道不仅有物理意义,而且有自己的运动空间所占据的几何图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作者绘制的包括5g轨道在内的新的氢原子电子云界面图。  相似文献   

5.
氢原子中电子运动图形的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氢原子中电子运动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像的绘制方法,给出了BASIC语言编写的绘图程序以及绘制的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立体、等值、界面图。  相似文献   

6.
采用唐敖庆提出的HMO模型.算得[1,3]б同迁移过程中分子轨道能量及系数随反应坐标变化.但对反应坐标入=0.5时出现的偶然简并性相应的前线轨道,采用陈志行等的系数.对过渡态的分子几何,采用MNDO全几何优化计算结果.加上其它分子几何及原子轨道补充暇设.绘制了反应过程中分子轨道界面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S、P、d轨道的杂化为例,从一个或几个原子轨道电子云整体图象的对称性出发,再结合考虑能量近似原则和归一化条件,根据分子的立体构型,就可得到构成σ—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类型.杂化轨道理论的研究常采用量子化学方法(1—4)。目前,杂化轨道理论对研究多原子分子结构及其性质还是十分有用的。但要推导杂化轨道函数,首先要用群体方法⑥来确定构成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这种方法既要利用群论知识、同时也不直观。本文从一个或几个原子轨道电子云整体图象的对称性出发,讨论了构顾σ——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既σ轨道的杂化方案。对于常见的S-P--d杂化轨道,本文所得到的结论不仅与群论方法完全相同,同时方法直观,物理意义明确,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绘制锂化氢分子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的方法,并给出了VB绘图程序,对程序略加求改,可以绘制其他双原子分子的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原子轨道的角度和径向分布图与原子轨道波函数之间的关系;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密度函数图与几率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原子轨道等值面和电子云等密度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L.Pauling在三十年代提出的原子轨道杂化,就是指孤单原子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不同原子轨道的混杂。混杂后所得的原子轨道称为杂化轨道。应用轨道重叠的方法研究分子结构时,原子轨道的杂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偶极矩,力常数及键矩等分子性质的有力工具。此外,在分子轨道理论的计算中,也应用杂化轨道。因此,原子轨道的杂化是个重要的概念。由于研究原子轨道的杂化需要一些群论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对于f轨道感到兴趣.但是氢原子f轨道的图形表示,尤其是较定量的电子云界面图在有关的资料中还不很完整和精确.为了适应这方面的需要,本文把Scaife,孙聚昌近似方法和扇型空间近似方法两者相结合,得出了一组氢原子4f电子云界面方程及其界面的剖面图(界面内电子出现的几率约为93.6%)和一组氢原子5f电子云界面方程及其界面的剖面图(界面内电子出现的几率约为95%).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群论,阐述了对称性匹配的原子轨道不仅可以组成成键分子轨道,同样可组成反键分子轨道,否定了反键分子轨道是由对称性不匹配原子轨道组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杂化轨道的研究常采用量子化学方法。本文从每类原子轨道的总电子云图象的对称性出发,对常见的S—P—d杂化轨道,根据杂化方式,即可确定构成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和分子的立体构型。对于等性杂化轨道,还可确定杂化轨道函数。 鲍林和斯莱脱在1931年首先提出杂化轨道理论。开始仅属于VB理论的范畴。后来,MO法中的定域轨道模型也取杂化轨道为组合基函。目前,杂化轨道理论对于研究多原子分子结构还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人们用图解法来研究杂化,不仅直观,容易掌握,而且也能揭示出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对称性在无机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子的性质是由分子中的化学键和分子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分子的结构特征可以通过对称性来描述。因此 ,分子的许多性质与分子的对称性紧密相关。本文就对称性与物质的诸方面性质 (如偶极矩、旋光性、熔点等 )进行讨论。  一、对称性与 L CAO— MO理论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对称性。原子轨道 (AO)要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 (MO) ,其中首要条件 (或先决条件 )是参与线性组合的原子轨道 ,无论是轨道类型 ,还是重叠方式都必须满足对称性匹配。不同的原子轨道其对称性是各有区别的 ,如 S轨道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原子结构一章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波函数的图象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具体作出了波函数的角度部分和经向部分及电子云图,比较清楚的阐明了原子轨道、电子云、几率、几率密度等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6.
MATLAB以其精确的数值与符号运算能力,强大的作图与拟合功能,在工程技术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强大计算优势运用于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结构化学中尚很少。本文以休克尔分子轨道的求解,波函数的计算,原子轨道径向和角向分布图的绘制以及节面和最值的求解等过程为例,将MATLAB应用于结构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17.
大家知道,原子轨道杂化在预测和说明成键作用及分子形状方面很有价值。自ⅢA族到ⅧA族元素,内层d轨道已填满电子不参与杂化,或者无内层d轨道,因此这些元素仅仅涉及外层d轨道参与杂化。本文仅就非过渡元素多原子分子中d轨道参与杂化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般在结构化学的书籍中,是根据对称性特点将分子轨道(MO)进行分类的,即σ轨道是沿键轴呈园柱形对称的,若有一个包含键轴的节面则是π轨道等等。但是在量子化学的书中,却有时是一方面由量子数λ=0、1、2、…分别命名为σ、π、δ、…分子轨道,另一方面又说“除按以前讲过的以角动量沿键轴的分量(即按λ值)来对分子轨道进行分类外,还常按照由原子轨道组成的分子轨道的电子云分布的情况来进行分类。”这样,似乎是两种没有联系的分类方法,对一些初学的同志来说,就难于明白这  相似文献   

19.
运用G94程序,采用HF方法LANL2DZ基组对于还原型FeSOD的晶体结构活性中心进行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获得了分子轨道能量,电荷分布及原子轨道对前沿分子轨道贡献的信息。结果表明,其活性中心易于接受超氧自由基(O2^-.)的进攻并完成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双原子分子C_2,CN,N_2,NO,O_2和F_2为例,讨论了分子电子结构和形状共振中的原子轨道杂化效应,我们根据多重散射自恰场理论方法,具体计算了这些分子的电子结构,以及其fσ通道的形状共振能量,展示了原子轨道杂化效应。本文还讨论了形状共振能量随原子核间距的变化规律,发现共振动能和核间距的平方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