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从传统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有反思的科学传播,是广义的科普(科学传播)经历的3个阶段。科普宣传工作渠道主要为电视、广播、平面、网络、移动终端等,电视、广播、平面等传统媒体都是固定的单向传播,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智能手机的迅速升级、微信广泛使用以来,科普传播由固定的单向传播、被动接收,如传统的科普传播,走向双向互动、主动关注、选择接收的模式。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科普  相似文献   

2.
科普挂图是科学传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其生动、形象、幽默、图文并茂、成本低廉、受众面广而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研究科普挂图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发现科普挂图目前存在编创选题单一、缺乏互动调研,科普画廊、宣传栏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挂图资源.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传播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传播路径和方式。以"科普天津"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了新媒体在科普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即时传达,受众范围广;便捷易读,科学传播化整为零;互动广泛,效果可持续;内容丰富,传播精准化的优势。从未来科普工作的发展来看,新媒体具有优化科普内容,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吸引科普人才,提高平台编创水平;促进媒体融合,建立科普传播立体模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浙江省青少年科普杂志《科学24小时》为例,选取2020—2021年间国内外发生的科普性社会热点事件为研究素材,分析青少年科普杂志在嵌入社会热点事件进行选题策划、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的实践经验和具体作用,同时从提高编辑队伍能力、优化传播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对科普杂志如何增强科学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我国科普网站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认为我国科普网站当前主要存在传播资源匮乏、传播方式单调、传播内容缺少监管等问题。通过问题成因分析,对科普网站运营经费、科学传播资源、科学传播质量和科学传播队伍等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加强我国科普网站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异军突起,并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进入千家万户,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科普传播的重要渠道,基于网络的科学传播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效的科学普及的方式和手段,科普网站已经成为科普传播的中坚力量。与传统科普设施相比,网络科普在信息数量、表现形式以及受众的参号性和交互性上均有较大突破。同时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网络科普将视觉性、互动性和娱乐性结合在一起,在质量、内容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对科学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种类繁多且不断迭代更新,科普场馆亟须通过各种新兴技术手段更好地传播科技内容与科学精神。因此,将合适的数字技术应用到场馆建设、更新改造与运行维护之中对于实现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该文从场馆自身数字资源、可用新兴数字技术、场馆数实融合策略与途径、融合实践的问题与对策、融合发展的未来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以期为数字技术与场馆融合发展提供路径指引和参考,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场馆科普文化传播事业,从而促进场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近些年大陆地区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与人交谈"是大陆地区农村居民获取科技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与人交谈是人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人际传播在大陆地区农村科普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大陆地区农村科普模式。该文分析了当前大陆地区在提升农民实用科学素质方面的三种科普模式,并对如何借助于这些模式来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曾铁 《海峡科学》2012,(3):88-89
报纸是重要的传媒和现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渠道,它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不小,仍有自己的优势."报纸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是.能否继续是社会的先锋与灯塔,报纸的质量是关键.报纸的品位、品格和品牌以及报纸的亲和力、公信力、话语权和滋补力、感染力均与报纸的整体水平有关(包括科学传播的质量). 大众传媒时代,报纸的科学传播及其质量很重要.科学是主流文化的构成,科学及其传播是主旋律的一部分.科学是一种教养,是一种气质;科学传播既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又是大科普或全面科普(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的重要渠道.科学传播的目的是宣传、普及科学,让更多的人了解、感悟、理解和应用科学;用科学滋养国民,传递并帮助国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报纸的科学传播对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至关重要,科学传播不能浮躁、粗糙,其质量出了问题,既有违初衷,且危害性不小.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普内容建设是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亟须完善与充实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规范气象科普内容,将气象科普分为气象科学知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利用、气象与生活、气象文化、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科技发展、气象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等8个方面内容。同时,针对气象科普内容的传播载体和效果反馈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近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相关数据发现,“与人交谈”方式是中国农村居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与人交谈”是人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人际传播在中国农村科普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决定了中国农村科普方式。分析了当前“与人交谈”方式影响下,中国农村在提升农民实用科学素质方面以“意见领袖”、“共同体”等为纽带的农村科普方式,提出应充分利用农村“与人交谈”方式,转变思维方式,通过扶持发展农村“草根科普力量”等进一步全面提升中国农民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2.
黄亚萍 《广东科技》2013,(14):235-236
当今社会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传统科普理念面临着诸多挑战。着重讨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普场馆如何从受众、施众、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等视角,重新审视科学传播的发展方向,促进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实现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为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近年来,安徽省科普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科普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科普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科普传播形式多样,科普活动内容丰富,公民科学素养逐步提高,全省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科普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大众科学》杂志是由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普期刊,创刊于1980年;1985年获中宣部、国家科委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1年获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首届国家科技期刊奖。自2012年改版以来,《大众科学》秉承"为大众生活提供科学意见"的办刊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内容丰富、注重实用,致力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理念、实践科学生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主席在致第二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的信中指出:要把科普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起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使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教育中,应将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设立大学科普工作岗位、开设相应的公共选修课体系、定期开展科学讲座、合理利用大众媒介中的科技传播内容等,全方位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在1996年6月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科普宣传要坚持内容的科学和方法的科学,警惕和防范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利用宣传渠道传播。在对待科学与迷信、真理与谬误这类重大问题上,新闻宣传要勇于捍卫科学与真理,不能模棱两可。对违反科学事实、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的荒诞学说,对反科学、伪科学的“奇闻怪事”,对求神弄鬼的封建迷信  相似文献   

18.
特别声明     
正《大众科学》杂志是由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主管主办、贵州大众科学杂志传媒有限公司编辑出版的综合性科普期刊。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由北京世纪国力科技发展中心和重庆雅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创业》杂志系盗用《大众科学》杂志刊号出版的非法出版物.与大众科学杂志社无关.本社保留进一步追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泛指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新科技,给传统媒体的形式、内容及类型带来了质变。例如:入口网站、搜寻引擎、虚拟社群等。在数字化时代,科学信息必须利用最新传播媒介进行普及和传播。该文探讨如何进行科普的信息化建设,认为,科普的信息化以信息制造者为源头,必须先将难懂的科学知识简单化、图表化、口语化、生活化,形成科普信息。然后再由信息传播者利用各种新传媒渠道向大众传播。最后是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可以分为各种不同年龄层、不同教育水平,依照个别科学信息的接收能力获取不同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和利用科学宣言》中提到:在21 世纪,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未来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公平生产、传播和使用.由此可以看出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科普活动是较常见和效果较好的科普形式之一,也是推进科普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在整个社会的科普体系中具有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科普活动平台必将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