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高柏良 《杭州科技》2001,22(1):40-40
本院外科自1995年3月至2000年10月,对62例软组织感染致局限性脓肿病人采用切开排脓、湿润烧伤膏纱条(MEBO)引流换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病人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5岁。感染部位:四肢25例,臀部17例,背部12例,颈部8例。脓肿范围最大8*10cm,最小2*2cm,脓肿最深达4cm。62例病人均为软组织浅表脓肿。2 MEBO纱条制作方法将中号绷带连续折叠于圆角器械盘中,每隔5层纱布涂布MEBO 0.5cm厚,加盖后高压蒸汽灭菌,时间15分钟,消毒后备用。3 治疗方法62例病人均为全身应用抗生素后…  相似文献   

2.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从而统计出待检标本深部真菌感染的阳性率。结果60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经传统培养方法诊断28例阳性,32例阴性,阳性率为46.7%;经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33例阳性,12例为可疑感染,阳性率为55.0%,2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说明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迅速、病情凶险、且并发症多,死亡率极高[1]。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5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优质护理,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22岁-83岁,平均年龄48.2岁。其中胆源性33例,暴饮暴食性8例,酒精性7例,原因不明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楚雄州医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发生肺部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63例患者临床症状、感染的危险因素、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均为院内感染 ,与基础疾病 ,使用抗菌素、激素 ,介入治疗有关。结论 :合理应用抗菌素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基础病的治疗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是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经外固定术后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行外固定术的255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创口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61)和非感染组(n=194).取感染组患者创口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观察患者创口细菌分布情况,并对造成术后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5例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率为23.92%,其中,48例为浅表感染,13例为深部感染.对感染组进行细菌学分析,发现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大,均在20.00%以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骨折分度(Ⅲ度)、受伤至医院就诊时间(>6 h)、创口遗留死腔是术后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清创彻底是术后创口感染的保护因素(OR=7.290、4.230、12.500、0.450,P<0.05).结论 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骨折分度Ⅲ度、受伤至医院就诊时间>6h、创口遗留死腔是术后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清创彻底是术后创口感染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观察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血小板的变化及其变化对治疗的指导意义。选择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34例,年龄≥65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8例,肺心病合并肺部感染1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9例,单纯重症肺部感染7例。34例患者中,血小板均不同程度减少,其中18例(52.9%)发生DIC,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16例临床治愈。慢性心功能衰竭和有肺基础病的老年人合并肺部感染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DIC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时血小板减少,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预防DIC,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并发症,探讨其围术期处理,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33例病例,研究该疾病的临床并发症和围术期处理.结果显示,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1.15%,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终止妊娠,其中子宫切除率为24.24%(8/33).认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应警惕并发胎盘植入,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子宫切除率高,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需要结合多种止血方法控制出血,止血无效者需适时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节段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症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6例2~4节段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症患者进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6例患者平均改善率为72%,有显著疗效。结论颈前路减压是治疗多节段钳夹型脊髓压迫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1998-2002年8月期间我院重症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ICU监测及呼吸、循环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5例患者中11例为原位肝移植,4例为肝肾联合移植,住ICU期间共死亡3例.术后初期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低于正常,经积极扩充血容量后8h明显改善(P<0.05),24h内基本恢复正常.5例患者因术后肾功能不全早期应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其中4例于24h内肾功能明显好转而停用.严重感染多发生于术后3周内,以肺部感染多见;24h内成功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者预后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拔管延迟患者.出血是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常见并发症,而胆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确诊为排斥反应者仅1例.分析表明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多为血容量不足、肾功能障碍、感染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因此上述环节为术后早期ICU监测重点,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术后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患合并呼吸道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病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住院87例肺心病合并呼吸道深部念珠菌感染患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患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特皮质激素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念珠菌中致病力最强的真菌。结论:临床医生应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强机体免疫、营养支持治疗,以达到预防念珠菌感染,控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不典型肺脓肿的CT影像诊断及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脓肿的CT特点.方法重点分析28例不典型肺脓肿的CT影像表现.结果不典型肺脓肿可分为孤立团块型和不规则浸润型,且具有以下共同CT特点:局限融解或小空洞、局部充血征、边缘粗长索条影、周围局限浸润片影和邻近胸膜增厚粘连.结论明确脓腔的存在和病灶周围的炎性改变是确定诊断和鉴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其特点。方法:本组18例,平均35.2岁。其中头下型4例,经颈型8例,基底型6例,均用双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18例中12例囊内骨折联合股方肌骨瓣植入。术后8个月负重活动。平均随访1~5年。结果:本组18例全部愈合,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恰当选择肌骨瓣植入,有利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是比较理想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90例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行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和D-二聚体浓度检测,并采取常规血栓防治流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合并内科基础疾病情况,分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41例(13.85%),明显低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5例,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24 h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19例(46.34%)股骨颈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52.00%)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降低.骨折后24 h内D-二聚体浓度300 ng/m L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00 ng/m 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应从急症诊断开始给予预防措施,避免危险因素,以降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在行为识别领域有着良好的识别效果,但是由于深度学习需要较大数据集训练模型,而现今公开数据集中危险行为识别相关方向没有大量数据集。针对危险行为识别领域样本少、无法进行深度学习训练等问题,建立了危险行为识别数据集,并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对C3D网络模型进行迁移训练。结果表明,迁移学习后C3D网络模型对危险行为识别数据集平均识别率达到了83. 2%,可以有效识别危险行为动作。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H.p),lori antigens in the gastric mucosa in patients with H.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and gastric cancer. Methods: Of 112 patients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study to have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precancerous change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ntestinal metaplasia or atypical hyperplasia) and gastric cancer, 28 were H.pylori negative and 84 were H.pylori positive. H.pylori antigens in the gastric mucosa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H.pylori positive group, comprised 12 of 22 (50.0%) in the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group, 22 of 25 (88.0%) in the precancerous changes group and 13 of 35 (37.1%) in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 The positive rates of H.pylori antigens in the cytoplasm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respectively at 0.0% (0/12), 63.6% (14/22) and 84.6% (11/13) for the same groups (χ^2= 19.76, P=0.000); H.pylori antigens were located in the mucus layer and above the neck of the mucosal gland in 9 of 12 (75.0%) cases with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at the neck of the mucosal gland and the isthmus in 12 of 22 (54.5%) cases with precancerous changes, below the isthmus in 9 of 13 (69.2%) cases with gastric cancer (χ^2=25.30, P=0.000). In the H.pvlori negative group, no H.pylori antigen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precancerous changes→gastric cancer, H.pylori antigens progressively migrated from the outer part 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cell, and from the superficial to the deep gastric mucos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关节活动器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01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8例临床资料,使用关节活动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运动功能。结果平均随访8月(3~11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踝关节功能根据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9,良12,可5,差2,优良率为81.3%,术后无伤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结论正确评估软组织条件,根据损伤分型选择合理手术时机及固定方法,使用关节活动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伤口感染率低,骨骼血供破坏小,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愈合快等优点,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和临床观察--附186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18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临床治疗过程,探讨其病因和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广谱抗菌素,反复针穿刺,排脓及扁桃体摘除术。结果:184例痊愈,2例并发颈部坏死性筋膜炎死亡。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扁周脓肿是防止脓肿复发和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国际(GB4789.28-84)的检验方法,对4450份猴粪便检测,检出志贺氏菌172株,阳性检出率3.9%,取其中50株做血清学分型,皆属于B群志贺氏菌,主要血清型为3c型32株(占64%),Y变种12株(占24%)其次4b型3株,X变种2株2a型1株(分别占6%,4%,2%),以此50株福氏志贺氏菌对10种抗菌素作了敏感度及抑菌效果评价,结果丁胺卡那霉素及先锋霉素V敏感度为100%(高度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联性,为早期诊断和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按入选标准对5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记录临床体征、血液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值,x线摄片记录胸主动脉和髂动脉的血管钙化情况,并对各因素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腰椎骨量分析可见:骨质疏松6例(10.2%),骨量减少27例(45.8%);股骨颈骨量分析可见:骨质疏松7例(11.8%),骨量减少28例(49%).髂动脉钙化与腰椎(L1—L4)骨质疏松(P=0.04)和股骨颈骨质疏松(P=0.036)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髂动脉钙化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发现动脉钙化可能提示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90例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率约为18.5%,主要基础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肿瘤、慢性肾衰、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不合理使用抗菌素药物是院内肺部疾真菌感染的一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营养不良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另一个重要诱因。结论 :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是不合理使用抗菌素药物及基础疾病的存在 ,应引起我们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