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对以乌思藏为主的广大藏族地区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的政策,有的被封者经常派使者朝贡,有的被封者长期居住在京城,这些活动使藏传佛教扩大了影响,加强了广大藏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在"广行招谕""、多封众建"的过程中,明朝中央政府以各种方式派出进藏人员。这些政府官员、宦官、内地僧人、驻京藏僧、藏区首领或宣布诏谕、或延请宗教领袖、或平定动乱、或设置驿站。这些从实际出发的治藏方略能充分反映出当时中央王朝的主权意识。  相似文献   

2.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治藏方略",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考虑青藏高原特殊自然条件和群众风俗习惯,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的更好.青藏高原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保护好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本文通过对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代表的云南藏区的实际调查,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结合生态人类学、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和藏学,从理论上提出并研究"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概念以及"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核心体系",并对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实践应用展开论述.云南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将为习近平"治藏方略"在云南藏区的有效实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四四  陶柯 《长春大学学报》2012,(6):749-751,755
贯彻落实中华多民族文学理念对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政治意义。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是藏区高校的主要民族学生。《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与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加强藏区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刻不容缓。应注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教材内容从重视藏、回等少数民族当代汉语书写、选用和主动创作藏、回等民族对中华文明历史贡献的文学作品和应用最新的有关藏回汉文化互动的科研成果来解析课文三方面来调整。  相似文献   

4.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很多运动项目体现了藏族人民集体的智慧,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所以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源于人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继承沿袭.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藏族宗教、生产、生活等文化的彰显,具有浓郁的藏民族文化色彩和生活气息.研究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美学虽属新的研究领域,但其有利于提高传统体育的艺术性、技巧性和竞赛性,对于进一步在藏区或更大范围内推广普及藏族传统体育,为提高藏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体质和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燕 《科技咨询导报》2012,(35):150-150
河西走廊藏区民族中学学生的纷纷转校成了当前其民族中学发展的重要难题,而这些学生的校际流动,也给藏族民族文化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改善民族中学现状,促进藏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藏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现代“时尚”渗透到西藏的大街小巷,高楼大厦、网吧、洗浴中心、迪厅等随处可见。与此同时,传统的藏餐馆和具有浓郁藏族歌舞艺术特色的“朗玛”歌舞厅也深受广大藏区藏族同胞和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朗玛”歌舞厅不仅是适宜一家老少聚会娱乐的场所,也是表现藏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舞台之一。  相似文献   

7.
雍正元年,清王朝在丽江进行改土归流,知府改为流官,木氏土司降为虚有其名的土通判。丽江改土归流是滇西北地区的一件大事,对以丽江为中心的西部纳西族地区社会发展影响重大。丽江没有在顺治、康熙年间改土归流,也没有在雍正四年高潮兴起之后才改土归流,而是在雍正元年初进行。其主要原因,与清王朝逐渐定型的稳定藏区的治藏大战略有关。丽江地处滇西北,紧邻滇西北藏区,为滇藏交通要冲,在清王朝治藏大战略和相关战略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军进藏驱逐准噶尔军队后,丽江在确保西藏和康区稳定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丽江的改土归流实为清王朝在罗卜藏丹津叛乱前夕为确保滇藏交通畅通和藏区稳定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之所以要在雍正元年初进行,主要原因是要及时作好防止罗卜藏丹津叛乱波及藏区和影响藏区稳定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 拉卜楞寺建于公元1709年,近三个世纪以来,在历辈嘉木样大师和诸多高僧活佛的苦心经营下,该寺对包括华锐藏区在内的安多地区乃至西北藏、蒙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过颇为深刻的影响,为整个安多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除西藏之外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和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文化教育园地、佛教文化艺术中心,高僧学者层出不穷,遍及藏、蒙广大地区。世居河西走廊交通要道的华锐藏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转型与藏区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藏族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化体系,当前,藏化正面临着化转型的挑战。在化转型过程中作为一种化现象的藏区学校教育要定位于培养藏族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化价值观、理性精神、自主意识、法律规则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这要求学校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两方面着手去实现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司法管辖,是研究清王朝涉藏刑事案件处理时,必须认真考察的问题。在青海藏区,由于生产方式、民族习惯、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涉藏案件的司法管辖权体现出许多民族地方的特点。同时,由于涉藏案件主要涉及藏族与其他民族间的冲突解决,也使得青海藏区司法管辖权分配更为独特。在清王朝对青海藏区的全面施治过程中,在"农牧分治"的总原则下,清王朝结合地方特点,不仅设置了专门的管辖机构,而且在分管区域内,又结合冲突主体、地域、原因等分别作出了制度上的安排。这有效保障了涉藏刑事案件的及时解决,也有利于王朝统治的巩固和藏区的秩序安定。  相似文献   

11.
洲塔先生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洲塔教授致力于藏族社会历史、藏语言文学、佛教哲学、古藏文文献等研究,几乎走遍了藏区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和《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是具有代表性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对洲塔教授的学术生涯、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2.
藏族对自然的神圣崇拜蕴含着朴实的生态意识,而其中对神山的崇拜尤为突出.本文以滇西北藏区为例,分析了藏区神山的生态学内涵,认为藏族的神山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实地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对滇藏川交界地区天主教堂的音乐文献进行梳理介绍。在西藏、云南和四川交界地带的康巴藏区,有一群以藏族为主的天主教信徒,他们世代奉教,用藏语唱着承袭百年的格里高利圣咏和藏族民歌,这个令人诧异的现实以另一种文化遗产的面貌打破常人对雪域藏族群体的陈念,也叙述着和谐美妙的香巴拉神话。  相似文献   

14.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源流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渊源流长,它反映着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风俗、文化、宗教、种族繁衍及审美取向,成为藏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萌生于人类生存的物质生产过程、形成发展于古代军事活动、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保存与流传、在传统的民族习俗中衍传完善.研究和探析甘南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弘扬藏族民族文化,丰富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建设和谐藏区社会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佛教的轮回思想、利他思想以及施舍精神贯穿于整个藏族丧葬习俗的仪式过程中,成为藏族丧葬习俗最根本的思想基础。藏族丧葬习俗主要包括卜算、施"颇瓦"法、送殡、天葬、吊祭等内容。文章指出藏族的丧葬习俗是在藏区地方性文化的时空中,按仪式顺序依次展演分离-过渡-聚合的全部过程,充分反映了藏民族对待死亡的智慧,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死亡打破平衡后,通过仪式的净化,得到新的平衡,使生者的生活能够继续。  相似文献   

16.
张荣 《科技信息》2010,(27):I0132-I0132,I0172
文章应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调查法对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质、作用、功能以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积极探讨。历史发展到今天,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推广,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还需借助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借助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主导作用才能达到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蕴涵的体育文化得以利用和发展的目的,进而推动藏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藏区旅游在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到当地藏族女性的发展。尝试从女性发展的角度分析藏区旅游给当地藏族女性带来的正反面影响,并探讨性地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应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博弈小组的邀请,青海省玉树曲麻莱县巴干乡寄宿制小学松巴江措校长4月7日与计算机博弈小组进行了藏棋文化交流.松巴江措校长致力于藏棋文化的保护,在传承藏棋技艺和守护藏文化精粹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积极走访藏区各地,翻阅书籍、访谈老人,了解棋盘形状、游戏规则、棋艺故事,整理汇编成《黑白石文化——藏族民俗棋艺》册子.在交流中,松巴江措校长对藏棋文化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生动展示了藏棋文化的独特魅力.藏棋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化述了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主要的教授与考试方法一诤辩的学术渊源和在藏区的传播发展,以及诤辩的主要内容、方法等。阐明诤辩不仅是藏族哲学思想的方法论,也是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最重要的手段,对现代教育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格萨尔》中的谚语言简意赅,音律和谐,哲理性强,形象地总结了古代藏族人民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经验。渗透着藏民族抹不去的爱国情结,对了解和研究古代藏区的军事、历史、道德准则和精神世界等方面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