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应对中国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严重生存问题,以海绵城市建设肌体-绿地系统的规划更新方法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探究城市暴雨内涝成因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绿地规划的雨洪管理体系。运用GIS平台对城市绿地与雨洪管理协同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梳理城市总体雨洪生态绿量需求、探求斑块绿地雨洪生态拓扑关系、通过绿地蓄水和净化能力等评估进行雨洪数据与地形叠加的城市绿地空间可视模型预演。研究结果表明:在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管网形成有效沟通时,若城市绿地土壤能富集竖向降水,且绿地/斑块产生一定的空间拓扑聚集效应时,可计算出绿地系统雨洪截水量,即绿地系统对城市雨洪的竖向涵养以及对接雨洪管廊的有效排放。这可视为绿地系统规划与雨洪管理双系统协同的基本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佛山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Quickbird数据对佛山市禅城区绿地信息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生态功能、景观多样性指数、绿地规划指标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对禅城区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禅城区绿地系统仍处于一般状态,绿地分布不均匀,总体绿化水平不高,说明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3.
景观生态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能够充分考虑到绿地系统景观和生态两种效应.常州市新北区濒临长江,位于其南岸.在新北区的绿地系统规划中,首先分析并指出了新北区的现状绿地存在的景观生态格局和过程缺乏连续性、绿地斑块的面积和数量偏少等一系列问题,进而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确立了整体性与连续性、自然优先、地方精神等五条规划原则;然后确立本区域的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构.依据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效应原理,根据研究需要,将新北区复杂的景观系统分成区域宏观尺度、分区中观尺度以及具体规划设计的微观尺度这三个尺度层次,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机联系的绿地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4.
杨宗选 《科技资讯》2014,(33):38-39
城市绿地具有改善城市气候、蓄水防洪、绿化防灾、美化环境、承载游憩等功能。以红寺堡区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在调查、分析红寺堡区城区现状园林绿地布局的基础上,提出红寺堡区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目标、规划结构,提出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绿地,突出当地文化特色绿地系统规划思路,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来推动红寺堡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富足、秀美、宜居、和谐"的生态型城市。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是现代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以加快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支持城市生态建设为宗旨,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提出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目标及其基本特征,总结出构建生态绿地系统的若干重要技术手段及其布局形式,并在文章中作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以期对现代城市生态绿地体系建设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是城市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增进师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地方院校——阜阳师范学院清河校区(老校区)和西湖校区(新校区)为例,依据景观生态异质性原理,采用多样性指数、廊道密度指数、最小距离指数、破碎化指数、分维分析等景观格局数量指标,对两校区绿地系统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两校园生态质量方面的总体评价,同时对绿地系统今后的落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苏州市空间数据库系统,对苏州绿地空间防灾信息进行查询、分类和统计,对绿地分布现状和人员避难场所进行选择和分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符合避难条件的绿地和学校操场等空间场所进行防灾避险空间分布及服务半径分析,对绿地空间进行面积量算,认为苏州市中心城区绿地规划应以"五片多面双网碎点"为基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式、全覆盖的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遂川县以生态园林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基本形成了以公园绿地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单位和居住区绿化为基础的绿化格局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绿地及其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绿地系统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是创建生态城市的关键因素,该文拟从兰州市绿地现状,存在问题,绿地信息系统等方面简单探讨绿地系统对兰州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相关统计年鉴及覆盖新疆乌鲁木齐市主城区的E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并建立相对差异度计算公式,对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中,除新市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一般外,其他区均较差,相对生态服务功能西部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西北部最佳.籍此研究优化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结构,提升绿地系统生态价值,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绿地景观多样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