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立伟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1):181-181,176
现代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锻炼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其中,学校体育就是以身体训练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要使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特定作用,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意识是关键.明确学校体育的目的;营造体育意识环境;因材施教,灵活教学;强化...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3.
张孝辉 《科技信息》2010,(28):I0263-I0263,I0265
绿色体育以全面协调的思想和手段,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体育理念的分析,对绿色体育怎样进入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绿色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育的切入点,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加强绿色体育意识的教育,以高质量的师资保障协调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分析了绿色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育具有鲜明的教学民主化与和谐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以学生终身体育为主导、采用绿色的教学评价方式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杨健  赵晓玲 《科技信息》2010,(18):I0237-I0238
绿色体育以全面协调的思想和手段,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体育理念的分析,对绿色体育怎样进入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绿色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育的切入点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加强绿色体育意识的教育,以高质量的师资保障协调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分析了绿色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育具有鲜明的教学民主化与和谐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以学生终身体育为主导、采用绿色的教学评价方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西北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了解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体验和认识,分析西北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实际活动的项目、时间、动机、影响因素等,了解西北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探讨西北高校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以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思路和方略。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河南省城市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只有少部分人与老乡、工友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以散步、跑步以及街头、小区的健身器械为主;活动场地以公园、街道和广场为主.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强度大,缺少时间和精力,缺少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场地器材等.  相似文献   

7.
楼一峰 《科技信息》2009,(24):364-365,368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结构的特点;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馆)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毕中旋 《科技资讯》2011,(27):220-22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喜欢程度较高,参与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种类较广,但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次数明显不足,参加活动的意识较淡薄。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动机比较明显,以增强体质、丰富生活、消遣娱乐、发展个性、减轻压力为主,主要以间接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主等等;建议:积极营造校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组织比赛,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广泛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相结合等等。  相似文献   

9.
以呼和浩特市四区一县的社区居民和街道居委会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呼和浩特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社区体育的认识比较模糊,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较低;居民的体育活动频度和活动时间高于体育人口评定标准,但活动强度明显偏低;社区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宣传力度不够、活动经费和场地设施不足,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呼和浩特社区体育应健全管理和监督体系,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办体育的模式,实现社区体育的多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部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兴趣、动机、项目和活动方式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特点;探讨普通高校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以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思路和方略,并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志军 《科技信息》2007,(16):205-20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宜兴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男女生在体育需求方面存在差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体育兴趣和爱好、学校运动氛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上饶师范学院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上饶师范学院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明确,认知良好,选择体育锻炼以大众化的体育活动为主,但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不尽人意,特别是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主动。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积极的主要因素是功课忙、运动场地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等。学校应采取的对策是制定一系列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制度;减轻学业负担;合理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从隐性和显性角度对西安市6所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体育态度较好,有较全面的体育价值观;其活动内容、活动时空及活动形式出现多元化;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体育信息获取不足。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 ,对海口市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以球类居多 ,其次为健身健美和跑步 ;活动地点主要为空地和体育场馆 ;多数人每周参加体育活动 1~ 2次 ,每天所用时间大都在 1h左右 ;锻炼目的以增强体质为主 ;工作忙、无兴趣是影响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活动的频度较高;强身健体、消遣娱乐是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体育意识淡薄、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场馆的收费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不力和缺乏锻炼的指导是影响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人类学的仪式理论与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体育就是一种仪式活动。因此,我们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应该大力依靠仪式活动。在民俗体育传承过程中,认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正确对待民俗体育文化;在具体实践中,不能以简单、强制的法令形式让民俗体育退却;可将民俗体育文化的象征意义建构为城市精神,为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砚 《科技信息》2006,(11):191-19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部分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侨乡晋江13个乡镇13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侨乡乡镇居民体育参与人口比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体育人口比率偏低;活动时间的安排表现为随意性、间断性;活动人际环境以同伴形式为主;活动项目以散步、跑步、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为主;活动场所以村落体育场地、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为主;组织化程度较高:增进健康、丰富生活、延年益寿以及受朋友同事、学校体育教育、乡村体育氛围等内外动因是影响侨乡乡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缺乏时间、兴趣和趣群等是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多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要遏制学生体质下滑,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要负起责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注重家庭体育健身教育,把家庭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健身习惯的重要基础;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与价值,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多方参与,立体的教育与监管模式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青少年体育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较为淡薄;参加体育活动目的不明确;选择体育活动项目汉族学生有明显的差异;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上都很难到达国家要求的体育锻炼标准。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对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民族区域体育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