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山西省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雄华 《太原科技》2007,165(10):75-76
金红石在基性岩中是由于自变质作用和后期热液作用的结果,使矿体中金红石加富,该区矿床属岩浆矿床。介绍了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产的地质特征,就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的成矿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门源县铜厂沟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产于蚀变闪长岩内或超基性岩接触带附近,为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矿床中矿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等特征,研究表明金的赋存状态是以独立的矿物自然金存在为主,而自然金又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包裹金较少,通过对单一浮选工艺试验和全泥氰化工艺试验进行对比,认为全泥氰化工艺选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及其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数千个榴辉岩体中,已发现了40个含金红石榴辉岩体,金红石储量达数百万吨。在综述、分析该带榴耀岩的空间分布、岩石矿物学、含矿性等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块状榴辉型和片麻状榴辉岩型两种主要矿石类型。金红石在矿石中主要呈包裹体、粒间充填、蚀变残余和热液充填四种赋存形式,分别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形成阶段。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期间,富含Na的深部流体对金红石的成矿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该矿床属典型的榴耀岩型金红石矿床,在成因上与超高压变质作用有关,类似于挪威的Engebφfjellet、俄罗斯的Shubino村和意大利的Pian Paludo矿床,而不同于我国已知的主要金红石矿床。  相似文献   

4.
刘春先 《甘肃科技》2011,27(22):55-57,7
枣子沟金矿矿化蚀变以低温热液蚀变为特征,形成了以石英、黄铁矿、辉锑矿、毒砂等为主的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结构以半自形晶和它形晶粒状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星散浸染状等。矿石中金均以自然金形式产出,以微粒金为主分布于石英、黄铁矿、毒砂的裂隙、粒间或包裹于其中。  相似文献   

5.
赵留升 《科技资讯》2014,(26):238-239
本文通过研究灵宝东闯金矿床围岩蚀变及矿石矿物,讨论了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蚀变分带情况及矿石矿物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以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其中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多金属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脉石矿物则以石英、绢云母、绿泥石为主。矿石中含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较少,在矿石中分布极不均匀,多以粒间金和裂隙金为等形式赋存于矿石中,粗粒金相对较多,细粒和显微金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龙沟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床矿石矿物学特征的研究,初步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金的主要富集阶段,金以可见金的方式赋存在于毒砂、黄铁矿和石英中,该阶段金属硫化物的生成顺序为:闪锌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黄铁矿。根据金属硫化物形成的相变图解,推测由不可见金到可见金形成过程中热液温度有一定幅度升高,硫逸度也随之升高,毒砂由富硫向富砷变化。  相似文献   

7.
马衔山萤石矿床层控属性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衔山萤石矿床产于前震旦系混合岩中,成矿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控制,矿床(点)断续出现,工带状分布,矿石成分简单,围岩蚀变微弱,成矿温度低,具层控矿床特征.该萤石矿床是由元古代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的矿源层经变质、混合岩化热液以及地下水热液改进而成改追成矿时间最终完成于印支末期.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宝龙山地段砂岩型铀矿床的热液蚀变极为发育,常见高岭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和水云母—绢云母化等蚀变类型,以低温热液蚀变为主,呈现多期次、脉动性特点.铀矿物与热液蚀变矿物紧密共生,表明铀成矿作用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初步分析,基性岩浆活动是促使热液作用的动因,有利的构造条件为热液作用提供了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9.
马脑壳大型金矿床内金的资源量为39t。作为西秦岭内与构造蚀变带有关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典型代表,马脑壳矿床是研究金矿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的理想场所。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阶段进行了划分,但划分结果不统一,论证不系统。本文在前人成矿阶段划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矿床地质特点(矿体构造及矿石构造特点),依据矿石标本和光片内矿物标型特征和内部结构厘定该矿床的成矿阶段。结果显示马脑壳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具有3期:(1)沉积成岩期(金预富集)。(2)热液成矿期。(3)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为金的主要成矿期。热液金成矿作用主要可以划分为如下4个成矿阶段,即I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II石英-方解石-辉锑矿阶段、III石英-雄(雌)黄-方解石阶段、IV石英-方解石阶段。  相似文献   

10.
广东长坑—富湾金银矿床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矿体位于同一矿田并共存在同一个构造破碎蚀变带内,严格地受控于下石炭统梓门桥组(C1z)和上三叠统小坪组(T3x)之间的滑覆构造破碎带,这一构造带也是C1z和T3x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围岩蚀变以硅化、粘土化和硫化物化为主.本文通过对金、银矿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的分析,认为金、银矿物质来源是不同的:金可能来源于矿区周围的下石炭统梓门桥组地层,银则来源于粤西地区广泛分布的中-新元古代地层(云开杂岩和震旦系).在对金、银矿体和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推断金、银成矿作用和围岩蚀变作用皆属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而非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余宪红  金文江 《科技信息》2013,(14):473-475
档山金矿地处石泉-紫阳基性岩带,赋矿岩石为交代蚀变斜长岩。档山金矿的发现无疑是该带金矿地质勘查的一个重大突破,分析研究该区金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也就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将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矿石和矿体特征等分析研究,总结该岩带金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旨在能为该带的金矿找矿工作指起到促进作用,对同类型的金矿地质勘查能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岫岩老虎山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东北侧的辽东铀成矿带内。通过岩相学和矿物地球化学对研究区的铀矿化(异常)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异常)点的分布主要受不整合面,以及后期脉岩和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具有范围较小,强度大的特征,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和硅化与铀成矿的关系最为密切。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铌钛铀矿和钍石,主要呈脉状或星点状,与金红石、锆石、赤铁矿等矿物共生。矿化特征和成矿作用分析表明,该区域经历了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为成矿物质的多次活化提供了动力和热液,不整合面、断裂和构造破碎带等薄弱的位置,是热液流动的优良通道,为成矿热液的沉淀富集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3.
赵凯  王新宇  赵大鹏 《科技信息》2013,(5):403-403,438
论述河南省下蒿坪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层、岩浆和构造控矿条件、母岩、围岩、夹石、铅同位素、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分析其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认为该区内成矿与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合峪岩体(岩浆热液)及熊耳群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是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状和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陈战浩 《科技资讯》2012,(33):92-93
围岩蚀变是热液成矿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围岩蚀变能提供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热液的性质和演化,以及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和矿石沉淀的有关信息,丰富并发展成矿理论。它不仅能指示盲矿体的存在,还可根据蚀变岩石的类型、特征,预测矿产的种类、矿体赋存的位置及矿化富集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新井铀矿点是北大山地区已发现的重要铀矿点之一。在总结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从新井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入手,详细阐述了新井地区含铀建造、区域构造、围岩蚀变、矿体及矿石特征等,认为铀矿化位于断裂构造交叉部位的地层弧形拐弯地段,多期次、长期活动的断裂构造对铀成矿有利;古元古代浅变质片岩为有利的含铀建造,在浅变质片岩与富铀的伟晶状花岗岩接触带上矿化显示好;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呈多期次产出,铀偏向于最晚期岩浆活动形成的酸性伟晶状花岗岩中富集成矿,多期、多次性岩浆活动对铀成矿有利;区内后期热液蚀变改造类型多样,蚀变较强部位铀矿化显示好。综合分析认为,区域性断裂带、古元古代浅变质片岩与富铀的伟晶状花岗岩接触带及热液蚀变带是新井地区铀成矿的有利空间,同时指明了下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金红石矿物不仅是提取钛金属的重要原料,在航空和宇宙科学上,它已被用做具有特殊性能的高温焊接材料。四川省地质局111地质队于1978年初在我省德昌巴洞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发现了原生金红石—钛铁矿矿体后,我们在同年9月曾去该岩体进行野外地质研究并采集样品,其后对该区金红石矿物的物、化性质及产出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17.
江西相山铀矿田位于火山盆地中,前人对该地区铀矿床已经做了较多工作,但对于铀矿床的成因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对盆地周缘斑岩体的认知以及深部铅锌的发现,更是增添了矿床成因的复杂性。近年部分学者提出了相山铀矿应属于斑岩型矿床。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工作,对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围岩蚀变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与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斑岩体以及矿石形态等特征进行了对比,认为:相山铀矿田与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差别较大,赋矿围岩为中上地壳变质基底重熔的S型花岗岩,矿石矿物虽然以浸染状为主但是围岩蚀变具有典型的线状特征,应该属于火山(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8.
罗高培 《甘肃科技》2016,(13):17-22
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通过对加甘滩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相学和矿石化学成分分析,金矿体赋存于三叠纪隆务河组石英长石砂岩夹粉砂质板岩中,呈雁行状、羽状分布,围岩蚀变强烈。矿石全分析结果显示Fe_2O_3、K_2O、Al_2O_3含量较正常沉积砂岩略高,说明含矿热液与地层发生元素间的交代作用;微量元素中Th、U、Ta、Sr、Co、Zr、Y低于地壳均值,而Ba、Co、Ga、La、W较高,且Th/U(0.19)、Th/Sc(2.7)比值明显低于地壳均值,说明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富铁镁质物源的参与。矿石中主要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毒砂为主,次为辉锑矿、少量的石墨,极少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金矿物组成主要为自然金,很少的银金矿。金主要为自然金,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加甘滩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热液充填(渗滤)交代成矿,具多期性成矿的特点,不同阶段热液成矿作用的叠加,对金起到一定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庙沟金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金庙沟金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在近东西向的破碎蚀变带中的细小石英脉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系统总结了金庙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江西相山铀矿田位于火山盆地中,前人对该地区铀矿床已经做了较多工作,但对于铀矿床的成因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对盆地周缘斑岩体的认知以及深部铅锌的发现,更增添了矿床成因的复杂性。近年部分学者提出相山铀矿应属于斑岩型矿床。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工作,对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围岩蚀变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与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斑岩体以及矿石形态等特征进行了对比,认为:相山铀矿田与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差别较大,赋矿围岩为中上地壳变质基底重熔的S型花岗岩,矿石矿物虽然以浸染状为主但是围岩蚀变具有典型的线状特征,应该属于火山(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