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锈蚀损伤耐久性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而研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对提高其耐久性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外混凝土抗渗性研究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机理的研究可以分析水灰比、孔隙率和掺入粉煤灰、硅灰等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在工程中,我们可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改善孔结构,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本文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并对其发展中存在问题予以分析,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际工程中C50以下的普强混凝土应用十分广泛,为了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对普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普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的基础上,又对其单轴受拉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受拉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提出了普强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拉全曲线方程,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吻合较好.同时根据试验测得的纵横应变,就其受拉弹性泊松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功能之一,文章在对耐久性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基础上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分析,最后提出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混凝土(HPC)通常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及高致密性等特点.然而也由于其高致密性,在当其暴露在急速升温的环境下易爆裂致使构件的承载能力迅速下降.文章对现有的关于高性能混凝土耐火性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包括高温(火)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变形的影响以及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温下的爆裂机理的探讨,最后对高性能混凝土耐火性能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全计算法等三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混凝土耐久性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普遍存在的对耐久性评价模糊问题,建立了以最大表观密度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通过表观密度和孔隙分布判断所配制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是否与使用环境相适应以及满足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三方面性能要求。实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综合研究了国内外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采用一个指标评价混凝土抗冻-抗氯离子渗透综合性能的方法,冻渗性或R值评价方法;给出了R值的数学表达式,用抗冻耐久性指数(DF)和氯离子扩散系数(DNEL)试验值做变量,DF做冻渗性临界破坏的判定值,R值是二者的比值计算结果;讨论分析了R值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物理意义,确定了参数的取值范围和评价涵义。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可以较好地综合评价认识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混凝土技术及其耐久性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动态。分析比较了各种混凝土的材料费用与建设费用、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环境保护等,对混凝土技术及其耐久性研究与应用作了简要的归纳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体积稳定性差、容易开裂的缺点,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方法、耐久性指标的控制要点和检测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过程控制,有效提高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为特大桥梁建设过程中正确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对全计算法等三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混凝土耐久性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普遍存在的对耐久性评价模糊问题,建立了以最大表观密度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通过表观密度和孔隙分布判断所配制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是否与使用环境相适应以及满足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三方面性能要求.实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聚羧酸类混凝土引气剂的工程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高施工性、高耐久性要求,通过掺用具有梳型结构的聚羧酸类引气剂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了聚羧酸类引气剂对混凝土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工作性、强度和抗冻融耐久性的影响及其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分析了聚羧酸类引气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机理.研究表明:聚羧酸类引气剂在掺量为0.006%时,混凝土含气量和气泡间距系数便可满足高性能混凝土工程使用要求;该类引气剂与常用混凝土减水剂、缓凝剂相容,可与减水剂、缓凝剂复合使用;除引气作用外,聚羧酸类引气剂还具有塑化和保塑作用,尤其适用于低水胶质量比混凝土,可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因此,聚羧酸类引气剂可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融、耐磨、抗渗、抗化学侵蚀能力 ,综合论述了网状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探讨和分析了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提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李军 《中国西部科技》2006,(17):20-21,19
本文介绍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着重对粉煤灰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和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进行了论述,验证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密实性和高抗氯离子渗透性,对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概况,论述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发展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骨料质量差)。  相似文献   

16.
从混凝土渗透性评价混凝土耐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慎江  曾严红 《工程与建设》2006,20(2):162-163,169
渗透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文章探讨了混凝土渗透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指出可以通过混凝土的渗透性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并给出一些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的耐久性,特别是高性能混凝土(HPC)的耐久性一直是混凝土行业关注的课题。但迄今为止,对HPC耐久性的检测、评价、设计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电学和电化学技术在混凝土耐久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使用电学和电化学技术来检测混凝土的腐蚀、增强混凝土及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保护或使已碳化或受污染的混凝土再生。并评述了这些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中等强度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工怍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抗压强度、干缩以及耐久性等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它在道路工程、大体积工程及房建工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混凝土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国内外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与定义,并详细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同时,还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如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配制高性能泥凝土应注意的问题,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发展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林春波 《科技资讯》2013,(4):102-102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耐久性,具有高强度、高渗透性、高工作性能与体积稳定性等特点。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路线并不十分复杂,但它要求的综合技术指标却不容易达到。在设计中必须在满足了混凝土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韵同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在较低的水灰比以及较低的胶结材料含量下具有高流动性和抗离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