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的“迷惘的一代”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这篇小说通过主人公盖茨比浪漫、悲壮、富有戏剧色彩的一生,反映了在浮华享乐、迷惘失落的爵士时代,年轻人对“美国梦”的狂热追求及其遭遇破灭的过程。在文中,作者大量运用象征艺术手法来表现其深邃的思想与主题。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的“迷惘的一代”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这篇小说通过主人公盖茨比浪漫、悲壮、富有戏剧色彩的一生,反映了在浮华享乐、迷惘失落的爵士时代,年轻人对“美国梦”的狂热追求及其遭遇破灭的过程。在文中,作者大量运用象征艺术手法来表现其深邃的思想与主题。  相似文献   

3.
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从追求理想的"美国梦"到梦幻破灭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艺术形象、小说中运用的象征手段和小说的叙述艺术来体现小说的主题: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将财富当成人生成败的标志,在物质追求和理想追求之间划上等号,理想破灭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费.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具有鲜明自觉意识的有关美国的成功和理想的小说。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反思了社会现实,展现了浮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5.
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从追求理想的“美国梦”到梦幻破灭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艺术形象、小说中运用的象征手段和小说的叙述艺术来体现小说的主题: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将财富当成人生成败的标志,在物质追求和理想追求之间划上等号,理想破灭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弗.司.菲兹杰拉德的《大人物盖茨比》是形式导演成的一场“美国梦”幻灭的戏。小说的叙述者尼克被置于故事当中,且有他自己的故事。尼克的故事与盖茨比的故事的交叉与并列,构成了一个青年“美国梦”的梦幻世界。作者运用了各种叙事策略,如叙述时间,叙事情境及其转换,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经验自我视角与叙述自我视角交替使用。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突现一个美丽绝伦的“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7.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记录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对美国梦的追求.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的一生见证了美国梦在那个时代的实现和破灭,他实现了"黄金梦",而他的"爱情梦"最后却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8.
郁邓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56-57
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理想破灭、精神空虚的"迷惘的一代"的坎坷命运。本文尝试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主要关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海伦,初步探讨海明威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的双重妇女观。  相似文献   

9.
盖茨比是生活在美国20世纪“喧嚣时代”的迷惘一代的杰出代表。与他的同龄人一样,盖茨比心中怀有一个美丽的美国梦。他认为只要通过自我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所谓的美国梦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盖茨比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重压下被撕得粉碎。他的悲剧性的结局展现了美国梦必然失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很多,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人们认为是"一部象征性的,甚至是讽刺性的作品,代表了美国社会本身",[1]它是"我们现代文学史上仅有的几部真正的神话小说之一"。[1]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家以其丰富的色彩描写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刻画了"爵士时代"美国社会的风貌,成功地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的"美国梦"破灭的历史全程。这部小说在运用色彩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本文从色彩这一角度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一般认为是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而实际上<西线无战事>比其更具代表性,因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鲜明深刻地表现了"迷惘的一代"的两个主题:迷惘与厌战情绪.它不仅深刻地表现了青年士兵的迷惘情绪,而且展示了其形成的动态过程,并抓住年龄等因素深入分析了青年迷惘的原因;小说还通过对战场残酷景象的自然主义描绘,从人"生"的本能以及人道主义的立场等多个角度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战争的不合理性,表达了极度的厌战情绪.  相似文献   

12.
"迷惘的一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内斯特·海明威以他非凡的才华和真实的情感写出了一部部几乎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其中之一.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充分反映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理想破灭、精神空虚与孤独的"迷惘一代"的坎坷命运.笔者通过对美国战后的一代人的精神危机,着重从男女主人公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对爱情的态度与追求截然不同出发,分析了海伦的无私给予、哈利的麻木索取;海伦的温柔体贴、哈利的冷酷无情;指出是战争毁了人们的理想与爱情,战后的和平与繁荣亦无法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都曾想与命运抗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高大、宏伟、洁白无暇的乞力马扎罗山被哈得看作是"上帝的庙殿",但对于海伦却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地方.透过<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无望与无爱的"爱情",海明威激起了我们对战争的痛恨与谴责、对自由与和平的追求、对爱情的珍惜及对妇女前途、命运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著名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短篇小说《宣叙》通过白人特怀拉的叙述,讲述了残疾黑人玛吉遭受种族和性别歧视的残酷事实。本文着重分析特怀拉第一人称叙述的不可靠性,旨在揭示不可靠叙述的文本功能及与小说主题传达的微妙关联。  相似文献   

14.
<玩笑>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第一部小说.独特而高超的叙事技巧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而其精湛的叙事技巧主要体现在"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交替、多角度第一人称内视角以及叙述视角的越界现象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从文本内部分析了<伟人盖茨比>的情节结构、人物结构及其与主题"美国梦幻"的破灭如何协调一致,水乳相融.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作家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在其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讲述了一个崇拜财富、奢华和敏感的年轻人盖茨比美国梦破灭的故事。小说从叙述者尼克·卡拉韦的角度,解读了主人公梦想的幻灭,从而达到抨击"美国梦"的目的。文中东卵、西卵、灰谷等不同场景和地点相互切换,给予读者一种很强地画面感,具有强烈地象征意义,充满了反讽意味。本文将从场景的角度进行此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吴组缃小说多选择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我"的多重角色,变换叙述视角展开文本叙事,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以冷静但不冷漠的叙述模式展现客观现实,尤其是技法圆熟的速写,更是借"缩影"来显示社会生活的全貌,形成其小说精确、细密,又蕴涵巨大情绪力量的叙事风格,让读者领略文本更深层次的蕴意.  相似文献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展现了一幅爱情与理想的幻灭图景。从叙述与形象创造的关系中,可以看得出作品的三类主要形象是通过分层叙述和叙述者的权威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班维尔在其小说《海》中运用不可靠叙述这一强有力的叙事策略探讨了死亡、记忆、创伤、表达及自我这些深刻的主题。首先明确了小说主角兼叙述者莫顿的不可靠叙述者的身份,分析其叙述在“事实/事件”、“价值/判断”及“知识/感知”三个维度上的偏离;接着通过分析小说中三个明显的不可靠叙述的叙事特征,即第一人称叙事、创伤叙事和写画来具体探讨小说的不可靠叙述的呈现;最后指出班维尔通过不可靠叙述这一叙事策略,质疑了记忆的客观性、语言表达的可靠性和自我身份的确定性,并通过不断的质疑和解疑最终完成了主角自我身份的建构。此外,通过不可靠叙述,作者还邀请读者积极地参与到文本互动当中,增强了小说的文学张力并鼓励他们思考自己的主观性如何影响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揭开了那些隐藏在金钱背后的肮脏秘密。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角度,去解读这部小说的主题、背景以及主角。作者透过爵士乐时代的光华看到传统的名门望族道德堕落、虚伪、玩世不恭、冷漠、贪婪并盲目追求享乐;而新富则粗俗、浮华、铺张卖弄、缺乏社交风度和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