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征主义认为经验的现象性特征可以由其表征内容得到说明。布洛克援引心理学中卡拉斯科等人关于隐性注意会改变经验现象性的实验结果对表征主义提出了独断性论证。文章将考察两种有代表性的对该论证给予回应的理论:注意—指示理论以及不确定解释理论;通过分析指出这两种理论都不能实现对表征主义的辩护,同时也指出布洛克的独断性论证本身也并非一个很强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幻觉论证一直是知觉知识研究领域的难题,而近年来兴起的知识论析取主义无疑为其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幻觉论证具有其普遍的形式,同时又可以依据论证目的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构造;笔者将尝试重构针对知觉知识的幻觉论证,试图说明对"内在不可分辨"概念内容的不同界定可以分辨出强弱不同的两种幻觉论证版本,并对幻觉论证背后的核心直觉进行分析;以麦克道尔和普里查德为代表的知识论析取主义进路针对幻觉论证做出了不同于传统内在主义或外在主义进路的回应,但在笔者看来,他们的回应至多只能对弱版本的幻觉论证加以说明,却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强版本的幻觉论证;笔者将分析知识论析取主义进路失败的深层原因,并尝试给出可能的修正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楠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4):19-23,108,125
当代心灵哲学中反驳物理主义的最著名论证之一就是障痹论证,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对这个论证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以表明它关于概念二元论的论证是成功的,而关于属性二元论的论证是失败的,进而从一种物理主义的角度对障痹论证给出回应。  相似文献   

4.
在心灵哲学里,物理主义一直信守着"物理知识具有完备性"这样一条知识论原则(完备性原则)。近年来,反物理主义试图借助解释鸿沟难题来攻击完备性原则,物理主义的最新回应则是采取一种现象概念策略。本文选介的是一种最小物理主义方案,我将论证,尽管不同的物理主义者对现象概念策略的理解不同,然而最小物理主义方案不但可以获得坚持现象概念策略的物理主义者的普遍认可,而且能够有效化解反物理主义关于完备性原则的攻击。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大多数哲学家对知识论证的反驳是不成功的,根源于他们无法割舍现象知识背后的二元论直觉。现象知识就是普通民众在比照物理知识基础上,通过直觉的臆测、猜想而对现象事实加工形成的。当代神经生物学成果表明,现象事实是大脑神经元集群的综合信息表征,是通过人类内在感官所呈现出来的。因此,人们是从不同的视角来描述大脑神经活动的,可称为视角物理主义。视角物理主义反驳了知识论证,也说明了心理感受性等现象事实的实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布兰顿反对表征主义将表征关系视为理解语义问题的基础,主张从推论出发理解句子的意义。同时,布兰顿承认句子的表征维度,并试图通过重新解释从言与从物的信念指派方式为句子的表征维度给出一个合适的解释。论证表明,布兰顿对推论与表征之间关系的解释是不恰当的,他对句子表征维度的解释已经预设了语词与对象之间的表征关系。推论与表征之间存在相互融贯的可能性,对于布兰顿来说,放弃强推论主义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在物理主义的框架中复兴和发展平行主义。我尝试论证,平行主义是非还原物理主义者解决排斥问题的一个最好进路。此外,我还表明,还原物理主义的一种最可行的版本—这种理论把心理属性等同于高阶物理属性而非基础物理属性—也会面临排斥问题的挑战,而还原物理主义也最好诉诸于平行主义来回应这一挑战。这就是说,还原主义与非还原主义在关于排斥问题上处于相同的境遇。那么,排斥问题不应再被视为支持还原物理主义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通过高阶的心理状态与一阶的心理状态间的外在的表征关系来解释现象意识。不过,它们面临着一个"来自亲密性的异议"。克里格的"自我表征主义"试图诉诸"构成表征"观点对此异议进行回应。他的回应策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其能否有效地解决"误表征"问题。然而,在面对"极端的误表征"和"温和的误表征"两种情况时,"构成表征"仅可以回应前者而对后者却无能无力,因而克里格的"自我表征主义"的回应策略同样面临着异议。  相似文献   

9.
亨普尔两难(Hempel’s Dilemma)从对"物理事项"(The Physical)的概念理解出发,展现了物理主义如何表述的内在困难:如果"物理事项"指的是当前物理学设定的对象、性质、事件,根据科学史,当前的物理学可能是错误的,因此物理主义就是一个错误的论题;如果"物理事项"指的是理想物理学所设定的对象、性质、事件,但是我们对理想物理学毫无所知,这种物理主义就可能是空洞的。本文引介了对亨普尔两难的三种处理方式:基于物理学(理想或现在)的回应,结构实在论的回应和新笛卡尔式的回应,但这些回应各有其麻烦,很难有效解决两难。本文对亨普尔两难进行了一种新的解释,主要分析亨普尔两难的内在结构,解释两难的内在矛盾,试图表明两难不过是一个虚假的困难,对物理主义不能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0.
关于命题何以表征世界的理论有自然化命题和命题原初主义。自然化命题包括语言事实理论和认知行为类型理论,前者将命题的表征能力诉诸人对语言的解释,后者将命题的表征能力诉诸人对事物的述谓。两种自然化命题都面临难以克服的问题。命题原初主义认为命题是简单的、抽象的实体,其表征能力不能也不需要进行解释。该理论具有较大缺陷。承认命题是独立于语言和心灵的抽象实体,将其表征能力诉诸命题与事态之间的镜像关系,既对命题何以表征世界进行了解释,又避免了自然化命题和命题原初主义的理论困难和缺陷,具有较大的理论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