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清风 《科学之友》2005,(12):75-75
长期住在强电磁场范围内,容易诱发白血病和癌症,该如何避免电磁场的无形伤害呢?住家附近的电磁场王小洋第一次意识到家里的电磁场问题,是下雨天空气中竟然有“口兹口兹”的声音。他家的阳台边,电线杆上挂着2个变压器和几根高压线,从房间里望出去,变电器就在眼前。直到他母亲患上直肠癌去世、妻子得了子宫肌瘤、儿子患了脊椎侧弯,自己在家里经常感觉头痛,他才感到有问题,但为时已晚。国际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住家暴露在2×10-7T以上磁场(此磁场强度大多发生于住家在高压电线两侧100m以内),就会增加儿童患上小儿白血病和脑癌的危险性。如果你认…  相似文献   

2.
研究证实,磁场会增加儿童患癌的风险,而且从2mG(毫高斯)起,风险开始加倍。事实上,长期处于磁场超过1mG的地方你就已经受到辐射污染了,而实际上在家中所测到的数据远远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磁场会增加儿童患癌的风险,而且从2 mG(毫高斯)起,风险开始加倍.事实上,长期处在磁场超过1 mG的地方你就已经受到辐射污染了,而实际上在家中所测到的数据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相似文献   

4.
瑞典的两项研究为人们确定电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迄今最好的证据。 电线会不会导致癌症呢?报纸、杂志上的许多报道已经警告人们的确有这种可能。于是,许多人因为家附近架有高压电线,而匆忙搬家;也有些人上法院去,要求不要在他们家附近架线。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提出,人在与从电吹风机到高压线等所有电器设备的接触中,会受到它们所产生的电磁场的影响,而有可能患上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 但是,直到现在,研究结果也并不确定。有些人发现威胁所在是脑瘤,而不是儿童白血病,而有些人的结论却正好相反。另外,当研  相似文献   

5.
研究证实,磁场会增加儿童患癌的风险,而且从2 mG(毫高斯)起,风险开始加倍.事实上,长期处于磁场超过1 mG的地方你就已经受到辐射污染了,而实际上在家中所测到的数据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因此,在你的生活被越来越多的电器包围之时,正确使用电器,防止电磁辐射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近年各国研究报告显示,电磁污染是比化学污染更为严重和危险的污染,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很可能就集聚在人的三大系统──遗传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方面。破坏遗传结构美国的科学杂志指出,60HZ或通讯电波可能会破坏细胞DNA结构。尤其是0.01~100HZ这一频段的极低频电磁波,具有传播遥远、穿透力极强的特征。动物实验发现,处于极低频电磁场下的小鼠细胞DNA增殖加快。将果蝇的唾液腺细胞置于极低频电磁场,也产生了DNA转录的增长。将人的白血病细胞系中正常表达的几个基因暴露于频率为to-70HZ的电磁场10-40分钟,与未暴露于同…  相似文献   

7.
农药白血病是农药对人浸染后造成的病症。在我国农村40~50%的白血病与农药直接有关,国内外近年来农药导致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这种病以儿童居多的原因是,一些农药或除草剂中的苯类衍生物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导致染色体的突变,儿童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解毒能力均比成年人弱,破坏其造血系统后,使白细胞发生突变,引发了白血病。另据美国专家对洛杉矶市267例家庭调查发现,父母经常使用农药杀虫剂,便可增加儿童得白血病的机会。在庭院给花卉或其它植物施用农药的儿童,发病率则相对上升。经常使用农药的家庭,在选用农药时要注意购买那些"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农药,尤其是植物农药。植物农药亦可起到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等家用电器纷纷拥入家庭。然而,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的同时,种种怪病也随之发生,有的人甚至成了老病号,可很少有人认识到这与家用电器有关。电磁场干扰各种家用电器工作时可形成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人体长期受电磁场的干扰,会影响生物钟和激素的功能,使人精力不集中,意志消沉,情绪反常。电磁场还会影响遗传体细胞,破坏细胞膜,导致生活节律失调,甚至影响遗传因子,削弱人体抵抗力。射线损害彩色电视机工作时  相似文献   

9.
粒子的电荷量可变与光子物质化的推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的电荷随能量而改变,带电粒子在高能短距离下的相互作用强度可达强相互作用强度。光子物质化是光子通过不同强度的电磁场耦合而成有质量及其他性质的粒子。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约为3-4/10万人,急性患者占70%以上,且13岁以下的儿童更是白血病高发人群。各型白血病在50岁以后人群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在近年国内恶性肿瘤死亡率抽样调查中,白血病死亡率占第6位,儿童则占第1位。目前认为白血病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的结果。白血病的易患因素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有研究资料表明,它的发病与病毒感染、遗传、物理及化学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病毒感染人类白血病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除ATL外其他类…  相似文献   

11.
郭宜祜 《科学通报》1958,3(1):20-20
在许多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中,我们可以经常遇到有关气体与液体直接接触进行传热、传质、或同时具有传热和传质的过程。对于这类设备强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了纤维黏连蛋白(FN)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小鼠胚泡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MMPs)表达的影响。将胚泡分别加入以下4种胚泡培养液中培养:第1组用FN铺碟;第2组,无FN铺碟;第3组,无FN铺碟,加入20ng/μ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第4组,用FN铺碟,加入20ng/μ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然后分别应用MMP-2,-9的引物对经不同培养液培养,培养时间不同(分别为6,12和24h)的小鼠胚泡总RNA进行RT-PCR检测、电泳分析及克隆鉴定。结果显示,第1组培养12和24h的胚泡可产生MMP-2和MMP-9 mRNA;第3组培养24h的胚泡可产生MMP-2和MMP-9 mRNA;第4组,培养6,12和24h的胚泡均可产生MMP-2和MMP-9 mRNA;而第2组培养6,12和24h的胚泡均无MMP-2和MMP-9 mRNA产生。以上结果表明,FN可能通过其整合素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启动MMP-2,MMP-9基因转录mRNA;另外LIF对MMPs mRNA的表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们共同协调胚泡的侵入能力和子宫内膜的接受能力,保证植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2000年5月21~25日,12000名科学家聚集洛杉矶,举行了美国微生物学会(ASM)的第100届年会。会上讨论了微生物,即从人体对微生物致病菌的防御,到涉及地质学过程的细菌。促使朊病毒形式 腐败的牛肉,能诱发疯牛病;遗传突变,可导致类似疯牛病的人脑变质。被称作传染性海绵状脑(TSEs)的大多数病例的诱因,既非污染的牛肉,也不是基因的突变,显然是可传染阮病毒(prion-朊病毒,也叫蛋白感染素)的异常沉积。通常认为,朊病毒会在未接触腐败牛肉和不被怀疑有突变基因的人中自发出现。那么,促进这些异常…  相似文献   

14.
接触社会学     
每个地区每个人的皮肤都带有独有的、稳定的、无害微生物生态学。任何皮肤接触就交换了一些这种细菌;入侵的这些细菌顽固地暂留在人的皮肤上,直到最后被适应性较好的皮肤上的本身细菌所消灭。科学家现在正利用这些接触的带菌指印来研究人类的交往。例如:经常握手的一群人就会共有寄  相似文献   

15.
磁悬浮列车许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梦想能利用磁性发明一种漂浮的交通工具。其实,这种理论早在1912年就被提出来了,但不幸的是,那时的科学家们既没有先进的设备,也不拥有像今天这样丰富的磁力学知识。1911年,物理学家海克·卡马林-奥莫尼斯在用4K的水银做实验时,发现了超导性。从那时起.科学家们就醉心于用某种强大的电磁场推动交通工具,使后者具有超常的速度。但是原理虽然有了.却不能实现,因为超导体只能被储存在极低的几乎是绝对零度(或—273.15℃)的温度中。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87年。就在这一年,两位科学家职得了突破性…  相似文献   

16.
讲到美国的教育,许多人会想到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一批蜚声世界的一流大学。而实际上美国人对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9-12年级)的自然科学教育恰恰是抓得很紧的,高质量的高中生造就了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一点是笔者5月初在美国参加第50届国际中学生科学和工程大奖赛(Intel3ISEF)后感触最深的。1950年,著名的西屋电器公司作为主要赞助商创办的首届西屋科学天才大奖赛,在美国东部城市费城揭幕。参赛者是从9-12年级的全美国高中生中层层选拔而出。许多中国人知道这一赛事是因为经常有华裔学生在该项大赛中获奖。如今…  相似文献   

17.
膜结合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介导的内吞及其半衰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结合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M-CSF)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异型体,兼有粘附分子和反向传导信号的作用.以m-M-CSF高表达的J6-1细胞系为模型,研究了重组人 M-CSF可溶性受体(rh-M-CSF-sR)与 m-M-CSF的结合、内化和再循环.结果显示: m-M-CSF与 rh-M-CSF-sR的结合具高亲和性( Kd= 1.78×10-12 mol/L),且 m-M-CSF能介导能量和温度依赖的 rh-M-CSF-sR内化(t_1/2= 20min);内化的 rh-M-CSF-sR能以 m-M-CSF结合的形式回到细胞表面,表明: m-M-CSF有受体样介导内化和再循环作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了4株白血病细胞系和正常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的m-M-CSF、膜结合型M-CSF-R、胞质和胞核M-CSF及胞质和胞核M-CSF-R的半衰期,结果显示:4株白血病细胞系的各种M-CSF和M-CSF-R半衰期均长于正常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相应M-CSF和M-CSF-R的半衰期,提示:白血病细胞降解M-CSF和M-CSF-R的速率明显降低;胞内M-CSF和M-CSF-R在瘤细胞中的作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的居家环境比几个世纪前干净了许多,但对人体免疫系统来说,这可能并不是好事。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缺少微生物暴露的现代生活,可能导致儿童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风险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在英国,每2000名儿童中约有1名儿童罹患该病,并且最常见于富裕家庭的儿童。英国癌症专家认为,该病的形成有  相似文献   

19.
黑洞不是洞     
最常见的东西往往最易被忽视,即便它对维持正常世界不可或缺,也不免如此。引力就是最佳例证。若非300年前有只苹果掉下来砸在一个伟大的脑袋上,人类认识引力恐怕还要多费些时日。 假定有一台引力调节机,拨动其旋钮就能改变引力的大小,我们就会看到许多有趣的事。引力接近于零的状况,经常可以从电视上看到: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们,像慢镜头似地飘来飘去。假如他们不慎打翻了一杯茶,茶水就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无数圆形的水滴,在空中跳动。此时引力若恢复到1g(即地球表面重力),宇航员就会重重地跌到地板上,随之而来的是…  相似文献   

20.
在量子场真空中具有加速度的粒子会导致温度的出现,这个理论用于粒子物理学是可行的.量子场真空存在着温度效应.宇宙空间飞行着大量的荷电粒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频繁地产生加速度.具有加速度的宇宙线粒子在真空(量子场的最低能量态)中也就应有温度效应发生. 粒子加速度a与温度T的关系为kT=1/2 ah/πc,(1)这里k是玻尔茨曼常数,c是光速,h是普朗克常数.现在我们用量纲的方法,从宇宙线和天体物理的观测数据来估算宇宙背景温度T_0的数量级.荷电粒子平均加速度(?)与电磁场强度成正比,因此,(?)与宇宙空间的电磁能密度成正比.对于背景温度,应当用星系际磁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